全年賣出5000萬隻潮玩,“腰斬”的泡泡瑪特還有泡沫嗎?
3月26日,泡泡瑪特(09992.HK)公佈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公司全年總營收25.1億元,同比增長49.3%。淨利潤5.2億元,同比增長16%,全年共賣出超5000萬隻潮玩。3月26日,泡泡瑪特跌1.02%,報收53.6港元,
股價較2月17日盤中歷史高點的107.6港元近乎腰斬,市值縮水至751億港元。
回到2020年12月港交所上市當天的高光時刻,其股價飆升至75港元左右,相比發行價38.5港元大漲95%,一度創下107.6港元/股紀錄,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此後其股價飆升至2月17日的最高點,隨即不斷下跌。
有觀點認為此前千億市值與投機炒作不無關係,股價下跌與其將在3月26日公佈全年業績有關。
泡泡瑪特上市聯席保薦人之一中信里昂證券近期釋出研報,將泡泡瑪特2021-2022年銷售預計下調9%-10%,純利預測下調10%-11%。
2017-2020年,泡泡瑪特總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16.83億元、25.13億元,同比增幅225.49%、227.19%、49.31%。淨利潤分別為0.02億元、1億元、4.51億元、5.23億元,同比增幅為490%、351%、15.96%。高速增長光環不再,外界唱衰之聲不斷,質疑泡泡瑪特為“泡沫瑪特”,“盲盒之王”究竟還能不能講好新故事?
泡泡瑪特去除泡沫:“去molly依賴”、線上化、下沉化
財報顯示,泡泡瑪特自有品牌產品收入佔比85%,其中自有IP佔39.0%,獨家IP佔28.3%。
自有IP中,作為泡泡瑪特靈魂IP的Molly營收佔比最高,為14.2%,其次為Dimoo,佔比12.5%。2020年發售的單系列產品中,“Dimoo太空旅行系列”和“Molly的一天系列”銷售額均超過1億元。全年營銷成本持續上漲:經銷及銷售開支為6.3億元,同比大漲73.2%。
值得一提的是,
“Molly依賴症”有所改善,反映出營收結構向多元化發展,以及使用者喜好的變遷,誕生多年的特定IP生命週期下行的趨勢,因此不斷開發新IP作為替代成為其必然選項:
Molly營收佔總營收比重為14.2%,營收佔比較去年下降12.9個百分點,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基於Molly形象的品牌產品銷售額佔總銷售額比重分別為89.4%、62.9%、32.9%,佔比逐年下降;與此同時,Dimoo營收佔比較去年增長6.6個百分點,BOBO&COCO;營收佔比較去年增長1.2個百分點。
從渠道貢獻來看,線下零售店仍為其最大營收渠道,全年實現營收10.02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達39.9%。線上渠道(包括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及其他中國主流電商)營收9.52億元,營收佔比37.9%;線下機器人商店營收3.29億元,營收佔比13.1%;批發渠道及其他營收2.30億元,營收佔比為9.1%。疫情催化下,
“無人化”和“線上化”的加重不僅限於泡泡瑪特,更是潮玩行業長期趨勢。
規模拓展方面,其大陸門店數為187家,機器人商店數從825家增長至1351家。從使用者資料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累計註冊會員總數達740萬人,同比增長236%。其中,會員貢獻的銷售額佔比達88.8%,同比增長9.9%。對會員經濟的重度依賴,反映出
潮玩核心受眾具有強烈的圈層性,市場規模相對有限,其情感粘度高、復購率高,但客單價天花板很難再抬高。
地域方面,2020年泡泡瑪特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及其他城市零售店收入分別為4.99億元、2.89億元、2.14億元,同比增長12.27%、40.37%、139.86%。
二線及以下城市增速明顯數倍於一線,隨著一線城市逼近增長天花板,挖掘下沉市場、培養新使用者成為當務之急
。從國內外收入來看,其中國大陸收入為15.67億元,同比增長21.37%。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收入為0.74億元,同比增長175.83%,增速翻倍。中國大陸毛利率為42.8%,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毛利率為48.8%,因此處在高速增長期的海外市場或將成為泡泡瑪特下一步發力重點。
總體而言,這並不是一份難看的財報,需要承認的是,
泡泡瑪特如今正在經歷一段泡沫去除期。
全球經濟下行,或令使用者對“非必需品”的需求有所下降。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此前接受採訪時曾提到,按照正常資本市場邏輯,泡泡瑪特的價格是偏高的,約三、四百倍的市盈率遠遠超出香港市場的平均水平,能否持續存疑。另外,泡泡瑪特已經透支了大量估值,企業能不能持續開發新的產品來支撐估值,也需要觀察。
上市以來,泡泡瑪特經歷了好幾次水逆:
12月24日,網友曝光泡泡瑪特濟南店鋪購買的盲盒封口處有黃色膠水痕跡,疑似被拆封過。泡泡瑪特核實後承認盲盒二次銷售情況屬實,該事件引發股價跌去3.79%。
“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
……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受此影響,當日名創優品股價盤前大跌超7%,“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股價大跌近10%。
除此之外,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與泡泡瑪特相關投訴多達3500餘條
,涉及未發貨不退款、盲盒商品缺失、玩偶有瑕疵返廠後不寄回、拖延發貨等多類品控、售後服務問題。1月26號,中消協在其官網釋出消費警示,直指盲盒市場存在商家過度營銷、涉嫌虛假宣傳、質量難以保障,以及糾紛難解決四大主要問題。2月3號,人民網發文評盲盒營銷熱。
泡泡瑪特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也是十二棟文化、52Toys、IP小站等同賽道玩家需要思考的問題。擠出水分,警惕過度炒作,迴歸價值理性本身,或將成為潮玩品牌們未來的長期選擇。
盲盒經濟下半場:B站優酷騰訊拼多多名創入局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潮玩零售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4.6%。到2024年,市場規模預期將達到763億元。阿里1688資料表示,今年12月上半個月,盲盒及衍生品的平臺成交額是11月同期的2.7倍,加工定製的買家數量同比增長300%。
作為“合法賭博”的盲盒,已經成為潮流玩具中受眾面最廣、熱度最高的品類,其核心消費者是一線城市女白領、Z世代大學生。從行業特徵來看,其生產週期短至一個月,開模費用僅需4000元,有IP圖紙即可找工廠代工,准入門檻較低,行業分散度較高,泡泡瑪特雖然是市場份額領導者,但僅佔比8.5%,包括傳統文創文具零售商、中小表情包工作室、插畫工作室轉型而來的行業長尾部分佔比近8成。
更多覬覦這塊蛋糕者持續入場。
餐飲,美妝,影視,服裝……萬物皆可“盲盒+”。
一類挑戰者是連鎖零售商。
名創優品推出的“TOPTOY”被視為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成立兩個月以來,其全渠道業績破1000萬,在5個城市開設了9家門店,即將開業30多家門店。其位於廣州的全球首店開業前三天營業額超108萬元,首月累計總客流量達20多萬人次,工作日業績穩定在10萬元以上,客單價保持在200元以上。其IP70%來自於外採,雖然IP暫時落後,但藉助名創優品的知名度和線下渠道優勢,在挑戰者中先下一城。
另一類挑戰者是平臺。
B站、優酷、騰訊、百度、拼多多等均有佈局。例如騰訊的“嚯App”,百度的潮玩專案“熱度潮玩”,拼多多的“潮衣館”和“潮鞋館”App。前不久優酷上線鄉村愛情繫列盲盒,第一批盲盒預售6小時售罄,3天銷量超1.23萬個,土味IP與潮流的跨界碰撞製造了話題效應,更登上微博熱搜。資料顯示,所有買家中18歲至25歲使用者超過三成,30歲以下買家接近80%。
在鄉愛盲盒熱銷背後,是長影片平臺試圖藉助盲盒經濟和衍生品經濟打破虧損局面的野心。
其佈局可以回溯到2020年5月,優酷UTS阿里旗下潮玩藝術品交流平臺——優酷UTS的成立,其業務涵蓋明星潮玩節目、潮玩電商營銷、IP跨界聯名打造、藝術家經紀、線上潮玩展等。
脫胎於日本福袋扭蛋的盲盒屬於手辦的一種,本身具有濃厚的二次元基因,因此二次元社群B站的入場也是情理之中。B站去年8月收購了潮玩衍生品公司ACTOYS,打通二次元內容變現鏈條。近日,B站魔力賞上線了“蔬菜精靈”系列潮玩,其中“菜狗”成為爆款,28天便眾籌超1390萬,賣出了25萬隻菜狗。在今年基金大熱,自嘲“菜狗”的諾安基金經理蔡嵩松火出圈後,與這隻盲盒手辦相關的影片創作大增,
網路迷因文化反過來進一步刺激其銷售情況。
由此不難看出,
成就類似鄉愛、菜狗爆款的因素除了有跨界反差感、國民好感度,還有輿論熱度、公眾情緒等時機運氣因素。
盲盒產品的根本生命力依附於IP自身生命力。
長期來看,
盲盒經濟的想象空間不僅限於產品本身,更涉及到衍生領域:
IP授權能夠形成穩定收入,盲盒開箱、測評、抽盒攻略影片在B站、抖音等各大平臺大熱帶來內容變現想象,“改娃師”、自行翻模DIY等新職業和新玩法受到熱捧,Z世代形成集消費、社交、宣傳於一體的“盲盒交流社群”,以愛好和保值升值之名,盲盒在二手電商交易平臺上銷售火爆。
天貓2019年釋出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盲盒已經成為95後玩家增長最快、燒錢最多的愛好。近20萬消費者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元,硬核玩家甚至一年豪擲百萬。雖然近幾年受到熱捧,但
盲盒隱憂逐漸浮現:例如政策導向對過度炒作的制約,部分發燒玩家的退坑,Z世代興趣喜好的轉移……
泡泡瑪特還能否重回市值巔峰?這些新入場玩家是否又能精準擊中善變的年輕市場興趣點?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