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新增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對於全球來說貌似是有福同享的“大蛋糕”,但“蛋糕”的切法卻值得再思量。需增加使用過程中的透明度和問責機制,以一種更加公平、合理、共商、共贏的方式普惠各國。
日前,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達成一致,同意支援國際貨幣組織(IMF)新增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以助推各經濟體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促進經濟復甦。如最終透過,這將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次、也是IMF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增加特別提款權規模,從目前的2042億SDR增至約6628億SDR。
新冠肺炎疫情已令全球經濟遭受重創,主要經濟體2020年經濟大幅衰退,經貿活動減弱,金融風險增加,全球流動性出現緊張。毫無疑問,大規模新增特別提款權分配將為補充成員國的官方儲備發揮重要作用,有利於克服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在後疫情時代為全球提供一定流動性,滿足全球對儲備資產的長期需求,降低全球經濟增長停滯風險,為經濟復甦及時注入推動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規模新增特別提款權貌似對於全球來說是有福同享的“大蛋糕”,但是“蛋糕”的切法卻值得再思量。
由於特別提款權是根據成員國在IMF的份額比例進行分配,因此美國、歐盟和英國將獲得新增流動性的近一半,單單美國一個國家就將從6500億美元的新增特別提款權中獲得超過100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而由於特別提款權的特殊性,擴大特別提款權將會伴隨美元的升值,加速吸引外資流入美國經濟,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而對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復甦帶來金融挑戰和復甦風險。經濟分析師估計,新增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將給低收入國家帶來大約210億美元的額外儲備,而富裕國家將獲得大約40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配額。
也就是說按照現有規定,新增特別提款權將更多為發達國家和富裕國家“錦上添花”,卻無法合理滿足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雪中送炭”的需求。
因此,要想實現公平合理地利用特別提款權,並幫助低收入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擺脫資金困境,加速經濟復甦和發展,還需要在“蛋糕”的分法上下功夫,使新增特別提款權真正能夠物盡其用,為貧困國家抗疫和復甦“雪中送炭”。正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所說,需推動特別提款權普遍增發,並將現有和新增特別提款權以適當形式轉借給低收入國家,支援其經濟復甦。透過改變分法,以轉借、捐贈等適當形式,將特別提款權部分轉移給低收入國家,從而實現特別提款權的再分配,一定程度上保證和促進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利益。
近年來,有關IMF代表權和話語權改革、改進特別提款權分配機制、擴寬特別提款權使用範圍、央行數字貨幣等討論被逐漸提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特別提款權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性國際儲備資產,不應成為某些個別國家謀取私利的“特權”,需增加使用過程中的透明度和問責機制,以一種更加公平、合理、共商、共贏的方式普惠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