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夏賓)“未來三年仍是數字貿易的發展黃金期。在亞洲範圍,讓人欣喜的是大量微型跨國企業正快速崛起,他們不僅把生意做到萬里之外的多個海外市場,並將成長為未來全球貿易的主力。”德勤中國區副主席林國恩14日表示。
當天,德勤舉行線上線下聯動媒體會,釋出2021年度《科技賦能亞太數字貿易》報告,將目光聚焦在疫情年裡逆勢上揚的全球數字貿易,詳細分析了亞太數字貿易生態變化,更首次勾勒出這場變革中的主角——成長中的亞洲中小跨境電商,在RCEP政策紅利和數字技術助力下,他們正嘗試關鍵一躍、長成“微型跨國企業”。
德勤報告指出,在技術進步、國際合作開放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全球貿易正進入智慧化升級。包括5G在內的重要數字基礎設施落地,海量大資料疊加人工智慧,讓智慧決策成為可能,幫助開啟萬物互聯時代。技術升級會吸引到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加入數字貿易的全球產業鏈,以滿足全球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數字消費習慣,此中亞太將成為全球數字平臺建設的生力軍。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不同區域的政策構建,也會出現此消彼長的結果。一方面,到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個惠及人口最多、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就將生效,其將從消除關稅壁壘、建立靈活的原產地規則、促進電子商務、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重視中小企業和技術合作等五大方面促進區域數字貿易。
另一方面,從2021年7月1日起,歐盟增值稅改革正式實施,主要改革重點包括取消22歐元的增值稅免徵、統一遠距離銷售應稅註冊門檻、擴大“一站式”合規機制適用範圍、明確電商平臺增值稅納稅義務。
對此,德勤報告預測,此消彼長之下,未來亞太區域內的數字貿易活動將呈現對比性加強。技術紅利疊加政策紅利,未來三年亞洲的“微型跨國企業”將迎來屬於自己的關鍵一躍。
“微型跨國企業”長啥樣?據德勤對亞太多國60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的調研顯示:85%的跨境電商,都是規模不到100人的小微型企業;少到甚至只有一兩個人,卻能把生意做到平均海外超三個以上的海外市場。3C、家居、美妝、服飾等,是他們出口全球的熱銷尖貨;歐美市場是如今他們帶貨的主流市場,但東南亞則被業內公認將成為發展最快的明日市場。
能把貨賣出去,也要能把錢收回來。浙江大學和螞蟻研究院聯合在同一天也推出了“RCEP區域數字貿易跨境支付服務指數”,側面印證了亞太跨境電商的資金結算通道能力在顯著提升,其中“微型跨國企業”的活躍度、活力值最高。
指數顯示,儘管經歷了中美貿易摩擦的“硝煙”、全球疫情的肆虐,但從2018年一季度至今,RECP地區的跨境金融服務仍然顯示出強大的韌性,總指數4年內上漲近2倍、年化增長率達到18.55%。特別是在規模方面,2020年跨境支付服務規模指數的年環比增速達到53.5%,2021年的年環比增速則為14.7%,兩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在“微型跨國企業”們的經營百寶箱裡,數字技術正助力跨境收款實現零門檻、低成本、高效率。報告顯示,在中日韓跨境電商賣家裡,增長最快的跨境收款工具萬里匯(WorldFirst)的佔有率就超過四成。
相比過去做外貿回款整體週期至少要1至2個月,螞蟻集團旗下的萬里匯(WorldFirst)不僅能讓“微型跨國企業”們秒到賬,大大緩解了資金週轉壓力,還能提款至支付寶,方便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們可直接去國內最大的內貿批發平臺1688上再進貨。
“數字科技時代,支付技術讓小微企業也有機會成長為微型跨國企業,讓他們以極低的門檻坐上全球數字貿易的列車,甚至和那些跨國大企業們坐到同一等車廂!”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賁聖林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