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被禁入市第四年,娛樂圈高度資本化 金巍:明星證券化基於泡沫邏輯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餘思毅

今年是趙薇夫婦被禁入資本市場的第四個年頭。

2017年,這對夫婦因以空殼公司借51倍高槓杆收購上市公司萬家文化等違規操作,被判5年證券市場禁入,並處罰款。

“‘明星證券化’不是基於真正的市場基礎,而是基於泡沫邏輯。對文化企業來說,還是把關注點放在作品和市場上,而不要放在‘韭菜’上。”6月24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接受時代財經專訪時談及。

事實上,現在的娛樂圈已經高度資本化,明星往往不是簡單地參加演出,經常也是資本和企業運作人。

時代財經注意到,但凡有明星傳出婚變等緋聞,媒體總能關注到明星背後龐大的資本商業帝國,其背後藏匿了一個更大的話題——資本與金融力量該如何助力文化事業的發展。

金巍在其專著《文化金融——通往文化世界的資本力量》中提到,目前金融體系為文化企業提供最重要的服務為信貸市場,其次是股權投資市場、債券市場。

在股權投資市場、債券市場方面,近年來很多知名導演應資本之約“對賭”。繼馮小剛對賭失敗賠償華誼兄弟1.68億元,6月初也傳出周星馳對賭失敗,因要賠償新文化(300336)8.4億元陷入法律糾紛。

金巍分析,從實踐中看,這種對賭協議大多數並非出於惡意的設計,而是投資方出於風險防控的需要。這種設計雖然常受詬病,但仍是必要的。他建議,制定協議的雙方要將對賭協議條款放在法律能夠保護的範圍內,儘量避免以私人財產作為對賭協議的目標物件。

在信貸市場方面,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截至2021年5月末,江西銀行已對接“文企貸”入庫企業169戶,累計支援文化企業貸款4070萬元。

在金巍看來,江西的“文企貸”是由政府推動的應對新冠疫情的特殊產品。目前我國銀行業中約有60%的銀行有文化產業專屬信貸產品,這些在利率、信評、審批程式當方面都有特殊的優勢。

“根據貸款餘額年增長率推算,目前我國銀行業全系統的文化產業貸款餘額應已經接近兩萬億。也就是說,目前有接近兩萬億的銀行資金正為文化產業所用。”

趙薇被禁入市第四年,娛樂圈高度資本化 金巍:明星證券化基於泡沫邏輯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

近兩萬億銀行信貸為文化產業準備

時代財經:《文化金融:通往文化世界的資本力量》一書中提到,目前金融體系為文化企業提供服務的最主要的是信貸市場,其次才是股權投資市場、債券市場。為什麼說為文化企業提供的金融支援最主要的形式是信貸業務?

金巍:我國推動金融支援文化產業以來,銀行業就一直是中堅力量。一方面,銀行貸款融資是企業最為熟悉的融資渠道,相對容易介入。另一方面,銀行國有成分較多,在執行國家支援文化產業政策方面相對積極並有成效。2009年以前,我國銀行業的文化產業貸款餘額只有幾百億,目前已經接近約兩萬億元。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對我國30家銀行(21家主要銀行和9家中小商業銀行)的調查統計,截至2020年底,這30家銀行的文化產業貸款餘額已經達16561.5億元。近五年來貸款餘額增長較快,2015-2020年,30家銀行的文化產業貸款餘額年均增長率達17.61%。

據此推算,目前我國銀行業全系統的文化產業貸款餘額應已經接近兩萬億。也就是說,目前有接近兩萬億的銀行資金正為文化產業所用。雖然與其他產業相應資料橫向比較還不算什麼,但這與十年前比較,是個了不起的進步。

時代財經:“貸款餘額近兩萬億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金額也非常大,為什麼說信貸市場承擔了主要角色?

金巍:我國一直鼓勵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從每年淨流入文化產業的資金性質看,股權融資比例也的確較高。但相比較債券融資市場而言,我國文化產業的股權融資市場這五年來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

無論是上市公司融資還是私募股權基金的一級市場,基本都已經腰斬,從2016年的一千多億的融資規模跌至數百億。加上去年開始的疫情影響,股權市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信貸市場可能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承擔主要角色。

基於信用的文化產業信貸產品是未來的方向

時代財經:疫情中,不少文化企業受到衝擊,市場上也湧現不少針對文化產業特色信貸,例如江西就有推出“文企貸”。銀行要加強服務文化產業的產品創新,哪些針對文化企業的特色信貸產品值得推廣?

金巍:銀行業是比較早根據文化產業的特點的需求開發和創新文化金融產品的。目前我國銀行業中約有60%的銀行有文化產業專屬信貸產品,其在利率、信評、審批程式當方面都有特殊的優勢,能夠較好的滿足文化企業的融資需求。這些文化金融產品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主要集中於文創貸、文旅貸、影視貸。

去年新冠疫情嚴重,有些銀行或地方政府推出了針對疫情的產品或服務方案。江西的“文企貸”是由政府推動的應對新冠疫情的特殊產品。江西省為支援中小文化企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由政府推動,以中小文化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為槓桿,宣傳部門和商業銀行配合,共同形成的一個銀行貸款服務方案。

當前為文化企業復工復產的銀行服務政策仍然要持續一段時間,但工作重心要轉到中長期目標上來了。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對如何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有了藍圖和戰略指引。所以,銀行服務文化企業還要基於未來發展、基於高質量發展。

時代財經:銀行針對文化產業的特色貸款,應該如何更好地服務企業發展?

金巍:銀行創新文化金融產品的方向有幾個方面:一是以文化資產為基礎設計產品,如版權質押貸款;二是結合文化企業經營特點以收益權、所有權為基礎設計產品,如倉單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文化企業特許經營權的收益權、應收款質押融資以及門票收費權質押融資等。這個方向涉及到文化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是當前應關注的重點方向之一。

當然最好的是純信用貸款,可以不需要抵押質押的貸款服務。能享受這種服務的文化企業不多,一些文化產業主管部門聯合銀行設計了授信服務方案,但畢竟惠及的還是少數。

隨著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文化企業信用體系將更加完善,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是透明、可監測的,那麼基於信用的文化產業信貸產品將不是難題,這是未來最重要的發展路徑。

儘量避免以私人財產作為對賭協議的目標物件

時代財經:“對賭協議”作為投融資雙方對未來不確定的情況進行的一種約定,近年被大眾廣泛認知。近日繼馮小剛對賭失敗賠償華誼兄弟1.68億元,6月7日也傳出,周星馳對賭失敗。張國立曾說:“有了和華誼的對賭協議後,我就變得不從容了,拍戲不像以前那樣,等一個我喜歡的劇本、等一個我喜歡的角色。”請問怎麼看“對賭”對影視生產方面的影響?

金巍:我們常說的“對賭協議”,是指在投資者與融資企業之間形成的股權投資協議中的一種特別條款。這種條款也被稱為“估值調整條款”。影視行業投融資當中的“對賭協議”也比較常見,對賭的事項往往有利潤額、IPO等。

應該說,這種“對賭協議”是雙方的一種博弈,往往融資方處於劣勢地位。尤其對文化企業來說,很多企業家對市場不瞭解,對相關法律知識也欠缺,很容易掉入這個看似被人事先設計的“陷阱”。

從實踐中看,這種對賭協議大多數並非出於惡意的設計,而是投資方出於風險防控需要的一種設計。這種設計雖然常受詬病,但仍是必要的。影視產業既要有高水平的工業化流程、市場化秩序,也需要藝術電影、獨立電影那樣的非工業化的、個性化的形態。這個生態裡面,各個主體需要守各自的規則。

時代財經:這類引入資本力量的條款,會不會片面追求業績,給藝術本身帶來傷害?

金巍:事實上很多工業化電影產品都是精品,既有市場,也不失一定的藝術水準,不能簡單認為資本的介入對藝術一定會造成傷害。只要想做市場化電影,想做大電影,影視企業就避免不了利用股權融資市場。

企業在融資時遇到這樣的條款,需要注意這樣幾個方面:對未來市場要做詳盡的調研,不要對自身的市場影響力和品牌效應過於自信。市場是有邏輯的,不是依靠非理性行為而成就的。要將對賭協議條款放在法律能夠保護的範圍內,對條款觸發條件反覆考量,要一些不可抗力、免責條款做嚴謹的表達,儘量避免以私人財產作為對賭協議的目標物件。

趙薇被禁入市第四年,娛樂圈高度資本化 金巍:明星證券化基於泡沫邏輯

《文化金融——通往文化世界的資本力量》

“明星證券化”基於泡沫邏輯

時代財經:股權投資市場對文化企業的支援主要體現在文化傳媒公司上市融資,明星透過股權投資持股文化企業也一度成為一股風氣。像龍薇傳媒高槓杆進入市場的情況屢有發生,與文化產業相關的併購、跨界定增等一直受到監管的關注。回顧趙薇禁入證券市場已經四年,你認為該事件對市場有哪些警示作用?近年來,監管是否有效減少甚至杜絕高槓杆收購?

金巍:幾年前影視產業投資一度呈現極其火熱的局面,但也蘊含了一定的市場風險。其中“明星證券化”問題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並做了及時的監管應對。“明星證券化”不是基於真正的市場基礎,而是基於泡沫邏輯。

這種現象顯然對市場秩序是有危害的,一些明星藝人在市場的蠱惑下裹挾在資本遊戲當中,很容易出問題。雖然從整個金融市場看,“明星證券化”涉及的資本規模並不大,但因為很多藝人都是公眾人物,一旦“爆雷”就有可能引發社會性事件,所以對這類風險的監管是必要的。

近幾年來,影視產業股權投資市場“明星證券化”現象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對文化企業來說,還是把關注點放在作品和市場上,而不要放在“韭菜”上。對於文化產業股權融資市場來說有利有弊。因為疊加了其他因素,對這類現象的監管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影視產業股權融資市場。

這幾年整個市場都處於下滑的狀態,從未來看,金融監管仍然是要保持一定的強度,因為防風險仍然是金融體系工作重點之一。從長遠看,基於風險管控的股權市場機制的建立,是有利於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健康發展的。

時代財經:如何透過文化金融市場資訊系統建設推動文化金融發展並加強文化金融市場的監管?

金巍:我國文化金融市場發展比較迅速,與十幾年前比較起來,現在的規模很大。但是關於文化金融市場的情況,我們還無法得到一個準確的數字,因為我們沒有文化金融市場資訊系統。

關於文化金融,銀行、債券、保險、上市公司融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等,各自有些資料的統計釋出,但釋出主體不一,統計口徑也參差不齊。這種情況實際不利於對我國文化金融市場情況的掌握,不利於決策,也不利於監管。

這涉及到很多部門,需要專項統計,還需要合併整合,難度是比較大的,但這個工作總的有人去做。以往央行要求對銀行支援文化產業做專項統計,也做過,但其他部門基本沒有專項統計。

我國文化產業很快達到5%的GDP佔比,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我認為文化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這些特色金融領域一樣重要。建議加強部門協調,利用研究機構和智庫組織力量,藉助大資料等現代技術平臺,積極推動文化金融市場資訊系統建設方面的工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71 字。

轉載請註明: 趙薇被禁入市第四年,娛樂圈高度資本化 金巍:明星證券化基於泡沫邏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