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重磅釋出!他們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建言獻策……

2022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重磅釋出!他們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建言獻策……

4月16日,以“行穩致遠,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北京召開。

在《2022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釋出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邢煒、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紛紛建言獻策,他們提及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要關注美聯儲加息、俄烏衝突升級等外部因素,國內疫情、金融風險控制等內部壓力,這要求進一步發揮金融體系的基礎性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功能,銀行業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為經濟流動血脈的作用。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加快《金融穩定法》落地實施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在會上表示,中國要關注全球通脹超預期、美聯儲加息、俄烏衝突升級等外部因素,以及國內疫情、金融風險控制等壓力。內外形勢新變化,對金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進一步發揮金融體系的基礎性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功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2022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重磅釋出!他們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建言獻策……

具體來看,陸磊坦言,“從去年以來的內外部形勢變化來看,需關注多方面的風險挑戰。”外部方面,一是全球通脹超預期、普遍性上升;二是俄烏衝突導致全球能源價格和糧食價格快速抬升並保持高位波動;三是美聯儲將可能快速、大幅加息和縮表。國內方面,一是“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導致我國面臨的輸入性疫情壓力增大。二是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金融風險防控壓力不容忽視。以房地產行業為例,去年年末以來,我國商品房價格下跌城市數量雖有下降,但仍處於高位。

“面對複雜多變的新形勢和新挑戰,要進一步發揮金融體系的基礎性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功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陸磊認為,金融機構方面,要更好地進行跨期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以豐補歉逆週期穩定實體經濟。一是金融機構需要積極主動引導金融資源流向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先進製造業等領域,更多開發符合科技、小企業、朝陽產業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推動金融結構最佳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做好跨期風險管理工作,積極用好金融機構在價格發現中的天然優勢,克服順週期思維,有效管理和調節自身的順週期行為,探索以豐補歉的跨期風險管理方法,在防範金融風險特別是重大金融風險中發揮更大作用。

金融市場方面,要提高競爭力和吸收風險的能力。一是要提升金融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透過改革開放增強金融市場最佳化升級的內生動力,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繼續積極引進國際金融業的標準和準則,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增強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現代化。二是要增強金融市場的風險吸收能力,有效發揮金融在宏觀經濟中的風險“做市商”作用,發揮金融市場的蓄水池作用,有效對沖、吸收和轉化經濟執行中積累的風險矛盾,為“六穩”“六保”創造有利的金融環境。

金融管理部門要堅守底線,保障金融體系平穩健康執行。維護金融穩定、保障金融安全、嚴控金融風險是金融監管部門的天職。一是要加快《金融穩定法》落地實施程序。要在充分總結國內外金融穩定實踐經驗以及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修改金融穩定法草案,繼續積極配合立法機關推進後續立法工作,加快《金融穩定法》落地實施。二是要加快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我國要建立金融強國,也需要將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作為我國國家重大金融風險處置後備資金池和金融穩定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繼續完善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資金管理和使用方式,創新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資金來源,制定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動用細則,形成與現有存款保險基金和行業保障基金相互補充、協同配合的高效金融安全網。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邢煒:銀行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們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疫情防控、俄烏衝突、中美關係困局等多重困難和矛盾,在全球經濟面臨滯漲的同時,我國經濟也遭遇到很大的困難。“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國家方針下,作為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第一要務的銀行業,要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為經濟流動血脈的作用。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邢煒表示,但需要承認的是,隨著經濟由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業在服務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

2022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重磅釋出!他們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建言獻策……

邢煒指出六大問題有待解決,第一,服務普惠領域還有待深化。包括資訊不對稱問題、對接“專精特新”企業存在困難。第二,服務科技創新還存在瓶頸。包括銀行信貸准入標準與科創企業需求不相匹配,對科技創新的價值評估和風險評估體系仍有待完善,智慧財產權估值、質押和流轉體系不健全。第三,服務綠色金融發展還存在不足,包括綠色標準不統一、風險收益不匹配、產品供給不均衡、交易市場不完善。第四,服務鄉村振興還存在短板,包括產品種類不夠豐富、獲取農村客戶資訊難度大和成本高、農村地區配套機制不完善。第五,服務數字經濟還有待創新,包括銀行業自身數字化轉型存在不足、服務模式亟需創新。第六,全面風險管控還有待加強。

針對上述問題,邢煒提出建議,一是銀行自身需圍繞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做好金融服務,全力維穩宏觀經濟大盤。緊盯關鍵技術,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緊盯薄弱領域,提高高質量發展成色;緊盯數產融合,做強做優數字經濟;在當前的新形勢下,需要高標準兼顧防範風險與促進發展的平衡,提升市場適應性和敏感度,進一步最佳化完善相關制度機制。

二是金融管理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指引,激發銀行業支援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能。包括統一金融標準、強化金融激勵機制、提高監管的風險容忍度、持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等。

三是相關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為銀行業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包括整合建立資訊共享平臺、組建專業技術評估和交易機構、完善風險補償機制等。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高度關注和警惕美聯儲緊縮影響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會上對2022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及政策作出了展望,美聯儲政策緊縮是影響中國跨境資產流動、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重要因素。

2022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重磅釋出!他們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建言獻策……

具體來看,美聯儲政策緊縮對人民幣匯率和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有四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美聯儲溫和有序緊縮,中國外資流入減緩,人民幣升值放緩。在俄烏衝突升級影響下,2月底後市場出現階段性的外資流出,人民幣匯率回撥明顯。

第二個場景,如果美聯儲貨幣緊縮力度加大,當地經濟金融動盪加劇,中國階段性資本外流,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雙向波動。因為跟2015年“811匯改”相比,雙向波動適應性大大加強,同時民間貨幣錯配也明顯改善,所以不至於會出現貶值的恐慌,這是經歷過市場壓力測試的。

第三個場景,如果美聯儲緊縮力度超預期,刺破資產泡沫,引發經濟衰退,人民幣匯率重新轉弱。鮑威爾咬定加息不會引發“硬著陸”,這可能是基於職業而非專業的判斷。近期市場出現中美利差倒掛現象,甚至美國本身出現了長短端的利率倒掛。需要注意的是,當前中國經濟金融更加融入全球化,一旦全球金融動盪經濟衰退,中國可能很難獨善其身,而人民幣匯率也將重新承壓。

第四個場景,如果美聯儲貨幣政策重回寬鬆,人民幣匯率或更加強勢,取決於中國能否保持經濟恢復的領先優勢。如果中國能繼續保持經濟復甦在全球的領先地位,中國有可能會重現2009-2013年的情形,資本流入,中國成為國際資本避風港,人民幣匯率會更加強勢,前提是我們能不能用好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保持經濟恢復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因此這第四種場景實際上取決於我們能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透過以上四個場景的描述,我們發現現在已經較為平穩地度過了美聯儲緊縮的第一個階段,但是我們對後面仍然要高度關注和警惕,因為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是線性的,可能是非線性的。”管濤強調2022年相關政策也要關注形勢變化。

一是繼續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包括完善匯率制度、加強預期管理、引導企業進一步改進匯率風險管理,更好地適應匯率彈性的增加。

二是持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包括深化對外貨幣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開展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加強對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的支援力度。

三是防範化解外部衝擊風險。加強外匯市場檢測研判和宏觀審慎管理,強化外匯重點領域風險防控,維護外匯市場穩定執行。

四是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包括資本專案開放,外匯市場建設,外匯管理改革,深化傳統貿易形態的便利化改革,促進外貿新業態的規範創新發展,還有最佳化外匯服務,特別是最佳化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是重點。

五是完善外匯市場微觀監管。改善銀行外匯業務真實性稽核方式,同時完善外匯市場的微觀監管做法。要充分體現監管政策的中性,堅持外部市場微觀監管執法標準跨週期的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就是外匯監管的政策中性。

六是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外匯儲備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推進專業化投資能力建設,科技化運營管理能力建設,市場化機構治理能力建設。

七是夯實外匯管理基礎工作。今年立法工作要進一步推進,特別是要推進《外匯管理條例》的修訂,進一步完善國際收支統計,加大外匯重點課題研究,深化“數字外管”、“安全外管”建設。

記者:朱燈花

編輯:陳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33 字。

轉載請註明: 2022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重磅釋出!他們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建言獻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