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可降解龍頭股”金髮科技董事長突遭公安部門調查。
5月26日下午,金髮科技披露公告稱,公司於當日收到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袁志敏通知,因在2016年涉嫌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袁志敏被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立案調查。公告還顯示,袁志敏現已取保候審,仍在正常履職。
“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具體所指何事?5月27日下午,金髮科技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袁志敏被深圳市公安局立案調查,與2016年的袁志敏參與內幕交易所涉事件為同一事件,證監會也已於2019年6月對袁志敏做出了行政處罰。
至於為何時隔六年後深圳公安部門再次立案調查,證券部人員繼續解釋:“按照程式,行政處罰之後,公安局那邊會根據涉案金額大小(決定)是否立案調查,但立案調查也有個程式,時間上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幹涉和知曉。”
儘管該證券部人士表示實控人已取保候審預計對公司影響不大。但公告發出次日,資本市場還是對此事有了不小的反應。5月27日,金髮科技大幅低開超7%,截至收盤,金髮科技報8.31元/股,跌幅7.15%,對應市值214億元。貝殼財經另外注意到,2021年2月,金髮科技股價曾達到最高32.48元/股的歷史最高點,市值突破800億元。短短一年多時間,金髮科技股價已較最高點下跌74.4%,市值蒸發超過600億元。
同一樁“內幕交易”案再被調查,
律師稱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按證券部人士說法,董事長袁志敏的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行為,發生在公司2016年金髮科技釋出員工持股計劃前後。
根據證監會官網於2019年6月14日披露的處罰決定書,記者梳理了袁志敏2016年內幕交易始末。
2016年3月1日,金髮科技披露員工持股計劃。據處罰決定書披露,從當年2月3日至3月1日,是金髮科技非公開發行內幕資訊敏感期。袁志敏是公司董事長,在內幕資訊形成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內幕資訊知情人。
在此之前的2016年1月29日至2月2日,袁志敏透過他人將3200萬元轉入指定銀行賬戶,並於2月2日致電王宗明。同一日,王宗明和李某玲同時以本人名義開立了證券賬戶和三方存管銀行賬戶。2月3日,王宗明本人透過上述銀行賬戶將資金轉入王宗明和李某玲證券賬戶,並於2月3日至15日買入“金髮科技”股票,並將此事告知袁志敏。
證監會據此認為,在內幕資訊敏感期內,王宗明操作王宗明和李某玲兩個賬戶買入金髮科技262.09萬股,成交額約1547.2萬元,佔該期間兩個賬戶股票資產的100%,賬面獲利32.73萬元。
證監會最終對袁志敏及王宗明作出處罰決定,責令王宗明依法處理“王宗明”“李某玲”賬戶下非法持有的金髮科技股票,沒收袁志敏、王宗明違法所得32.73萬元,並對袁志敏處以58.91萬元罰款,對王宗明處以39.3萬元罰款。
(截圖自證監會官網)
按照金髮科技說法,2016年,監管部門就已經對金髮科技開展調查,3年後的2019年有了行政調查的結果。涉及行政處罰之後,公安局會根據“犯案”的金額衡量是否達到刑事立案的標準,而公安局立案調查也會有自己內部的程式,時間上公司無法確定。直到5月26日,公司收到袁志敏提供的立案調查通知,公司公告同時,也對袁志敏做了取保候審。
公司方面稱,證監會已經於2019年將該案件調查清楚了,目前在等待公安局進一步通知,公司方面認為,初步判斷此事不會對公司造成很大影響。
上海陽光卓眾律師事務所主任尹維耀律師同樣持有類似觀點,上海陽光卓眾律師事務所主任尹維耀律師分析認為,從袁志敏目前被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來判斷,再結合最高檢“能不捕就不捕,能不訴就不訴”意見來看,袁志敏如果面臨刑事處罰也應當屬於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且較大可能在3年以下判處有期徒刑,並適用緩刑。
尹維耀還認為,如果確屬2016年證監會已經做出處罰的案件,則從刑法歉抑性的角度來說,應當認為袁志敏當初的違法行為屬於行政違法行為,不應當對其升格為刑事犯罪行為,否則,變成證監會當初錯誤地對袁志敏進行了降格處理,而此前對於袁志敏的行政處罰也應當作廢。
公司迎來至暗時刻?
市值蒸發超600億,去年主要板塊毛利率全部下滑
相比起董事長涉事本身,市場更關心的是其會不會給公司一路下坡的股價帶來更大推力。
金髮科技曾被視作“可降解概念龍頭股”。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2020年,隨著“禁塑令”全國各地陸續實施,可降解概念走紅,由於早早佈局“生物可降解”原材料PBAT的生產,被視作“生物可降解龍頭股”,疊加上公司早先佈局口罩生產帶來的利潤增長,公司股票一度備受二級市場追捧。
2021年2月,金髮科技股價曾達到最高32.48元/股的歷史最高點,市值突破800億元。然而自那之後,公司股價便一路走低。根據最新收盤價8.31元/股計算,僅僅一年多時間內,金髮科技股價下跌了74.4%,市值蒸發超過600億元。
金髮科技股價下滑背後,業績問題佔主要原因。
2021年,金髮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01.99元,同比上漲14.65%,歸母淨利潤16.61億元,同比下滑63.78%。
具體來看,公司各板塊收入並未明顯,同時毛利率均發生較大幅度下滑,是公司業績下滑的主因。根據年報,期內,公司改性塑膠、新材料、綠色石化產品、醫療健康板塊毛利率分別減少了6.45%、5.76%、7.21%和60.77%。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健康板塊,公司在該板塊主要產品佈局包括各類口罩產品、呼吸器、丁腈手套、防護服、一次性使用手術衣等產品。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金髮科技透過緊急開發出熔噴布、口罩、丁腈手套等一次性衛生健康產品,並憑藉該業務帶來的高毛利,實現了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373.27%的同比增速。
(截圖自金髮科技2021年年報)
但隨著一次性醫療產品“風口”過去,高毛利時代不再。2021年,上述一次性醫療產品公司毛利率僅為15.29%,較之去年同期減少了60.77個百分點,成為利潤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可降解業務泡沫破裂也是公司股價不被看好的主因。
2021年年報中披露,期內公司完全生物可降解產品銷售 7.97 萬噸,同比增長22.28%。然而根據此前半年報中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膠產品銷售4.41萬噸,據此計算,其下半年可降解產品銷售僅為3.56萬噸,環比上半年下滑了19.3%。
可降解業務的利潤水平上也發生下滑。公司在2021年年報中稱:“受市場競爭加劇、主要原材料 BDO價格大幅上漲、出口海運費用高企等因素,公司降解塑膠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截圖自金髮科技2021年年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可降解產品已經供過於求,公司可降解板塊未來幾年的獲利能力面臨嚴峻挑戰。
廣東省塑膠工業協會降解塑膠專委會會長牟斌此前接受貝殼財經採訪時認為,可降解市場原料的規劃產能已遠高於市場需求,並預測,市場上PBAT、PLA產品將在2023年中出現產能過剩。並提供了一組資料顯示,“到2021年8月,PBAT規劃產能超過800萬噸,PLA規劃產能350萬噸。但未來5年二者需求預計不到400萬噸,規劃產能遠遠高於預估需求。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彭碩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