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ETF(512170)槓桿資金單日爆買6524萬元,融資餘額連續3日創新高,7月以來暴增50%
昨日(9月6日),中證醫療指數小幅下跌0.24%,近期熱門ETF——醫療ETF(512170)下跌0.4%。
根據上交所最新資料顯示,醫療ETF(512170)繼續獲得資金持續加倉流入,其中ETF場內份額昨日繼續淨申購超3.8億份,淨流入資金1.87億元!近20天合計淨申購超21億元。目前醫療ETF(512170)基金份額324.55億份,規模逼近160億元!
兩融方面,根據上交所最新公佈資料,醫療ETF(512170)持續獲得融資客加倉。昨日醫療ETF(512170)單日融資買入額高達6500萬元,最新融資餘額升至5.1億元,連續3日重新整理上市新高,下半年以來暴增50%!
【最新觀點】
近日,伴隨中報業績披露截止,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相繼浮出水面,對於持續調整一年多醫療醫藥板塊而言,靴子終於落地。對此,兩市規模最大醫療ETF(512170)基金經理胡潔發表最新業績點評:
目前中證醫療指數的成分股均已釋出2022年半年報。從公佈的資料來看,2022年上半年,醫療板塊整體的收入和利潤水平,同比去年上半年仍呈現出增長。按整體法計算,中證醫療指數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為42%,淨利潤增速為45%,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等頭部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速均在70%以上;而從2022 年全年的預期資料來看,其全年淨利潤增速為 46%左右,體現出醫療板塊較高的成長性。
資料來源:Wind
當前中證醫療指數自2021年7月高點以來回撤幅度已達47%左右,與其他成長性板塊相比,醫療板塊目前處於明顯超跌狀態。從估值上看,當前中證醫療指數最新的PE估值為26倍左右,位於近7年以來的最低位,具有較高配置價效比。
長期來看,醫療是一個長坡厚雪賽道品種:人口老齡化的加速、14億人口的醫療健康剛需,是驅動醫療行業長期高景氣度的堅實底層邏輯。當前我國醫療衛生支出佔GDP的比重約7%,相較發達國家10%以上比重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展望後市, CXO、醫療裝置等板塊仍會呈現高景氣,消費醫療、醫療耗材的終端需求呈現出恢復的趨勢。另外,從政策上看,我們看到,醫療器械板塊或迎來政策拐點。
9月3日,國家醫保局就“創新醫療器械納入醫保收費綠色通道”的建議公開答覆函,其中明確提出創新醫療器械暫不實施帶量採購,這體現了政策對創新醫療器械的鼓勵,板塊估值有望回升。
因此對於醫療板塊未來長期的景氣度,無需過度擔憂,當然,短期有政策和資金偏好的影響。從醫療板塊的行情走勢來看,2021年中證醫療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為34%左右,具備高波動高彈性的特徵。從估值與成長匹配度來看,醫療板塊當下具有較高的估值價效比,是左側佈局的好時機,投資者可逢低分批買入,並長期配置享受醫療行業長期發展的紅利。
興業證券最新週報觀點表示,醫藥板塊當前處於戰略性底部,具備政策底、估值底、持倉底特徵。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再次重申板塊觀點,看好呈現經營反轉狀態的藥品板塊、高速成長賽道生命科學上游、即將迎來估值切換的消費醫療。
德邦證券在最新研報《創新藥械不納入集採,醫保積極訊號下建議配置醫藥》中表示:疫情和政策雙重影響下,醫藥已充分深度調整、估值和全基配置處底部,看好22下半年及23年醫藥結構性行情!醫藥已充分調整且估值處於底部,當前全基嚴重低配,非醫藥主題基金(即全基)對醫藥持倉已從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創近5年新低。繼地方醫保局支援創新藥械後,此次國家醫保局在政策面釋放積極訊號,有望促進醫藥情緒修復,疊加後疫情復甦預期和估值切換等積極因素,我們建議積極配置醫藥,認為22H2或迎來醫藥結構性機會,看好22下半年及23年醫藥行情。
國金證券認為,醫療板塊半年報陸續完成披露,受Q2區域性疫情反彈影響,板塊內部分企業增速受到影響,但仍有板塊內優質企業體現經營韌性,保持良好甚至加速增長勢頭。考慮到2022Q3開始行業經營實現穩步恢復,延遲需求不斷釋放,疊加估值切換、2021年醫療板塊業績基數前高後低,集採控費政策預期趨於穩定等因素,我們延續前期判斷,即“醫療板塊下半年打個翻身仗”的預期不會改變。
隨著中報業績逐步明朗,市場圍繞二季度業績表現的憂慮情緒解除,我們預計醫藥醫療板塊下半年至2023年有望迎來業績、估值、持倉等多方面反轉機會,值得加大配置力度。
資料統計顯示,在2016年估值新低後,中證醫療指數在此後2年多時間內,收穫了一輪接近240%的大級別行情。
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399989)成份股全面覆蓋了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其中醫療器械直接受益於疫情防護、醫療物資出口等需求,抗疫概念股合計18只,權重近4成,新冠肺炎檢測概念12只;醫療服務概念則直接受益於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升級和醫美等高成長領域,具備長期國民級需求增長;同時覆蓋8只CXO龍頭概念股。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