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這件事情,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

有讀者問我如何正確看待技術面?

玩技術要先走迷宮,這個過程很可怕,纏論 威客夫 程式化各種東西都是滿足人們這種想象的,可能研究到 吐血也走不出來。到最後只能減法。。

  

如果你想透過技術分析預測行情的走勢,例如很多人問我的問題:如何在行情啟動之前,把訂單做進去?如何把訂單做在反轉的位置?

技術分析本身不具備預測的功能,你怎麼做都是死路。

交易這件事情,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


技術指標,或者技術分析的真實功能是什麼?

技術指標不具備預測未來行情走勢的功能,只是我交易的標準。

技術分析的標準提供給我如何買入的訊號,賣出的訊號,止損的位置,止盈的位置;再根據技術指標組成交易系統的細節,結合自己的資金量和風險偏好,制定出資金管理的規則,那麼這樣就是技術分析的功能。

在我眼裡,技術分析就是深層次的機率學+統計學,平時最佳化交易系統,提高盈利率,也是在測試和提高機率的分佈,形成更好的盈利結果。比如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成功率、勝率、盈虧比,等等。


為什麼很多人使用技術分析是失敗的?

所有的技術指標,在交易過程當中都會有衰敗的週期,之前我在文章中也談論過這個問題,趨勢性的指標和震盪的指標,就是應對不同的行情,而行情走勢總是在兩者之間切換的,指標一會兒有效,一會兒無效,搞的你懵懵的。

這不是指標的問題,例如均線交叉作為交易訊號,在趨勢性的行情裡就非常有效,而在震盪的行情裡則會連續止損,很多人沒有長遠的眼光,一段時間均線指標在趨勢行情裡賺了錢,就覺得這個指標好神奇,技術分析也好神奇,過段時間,均線指標在震盪行情裡又虧損了,又把均線的交易系統踩的一無是處。

多數人一旦經歷指標衰敗的階段,就會對這個指標失去信心,都會換指標,指標換的多了,就會對技術分析失去信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00 字。

轉載請註明: 交易這件事情,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