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記者日前從上海多家企業獲悉,這一舉措的具體落地,將有效降低製造業企業負擔,激發創新活力。科技製造型企業家們期盼,這項政策能早日落地。
12年擴大近80倍,技術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一次次變革中,上海凱虹科技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虹科技”)的技術創新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暢,一步步成長為國內知名的半導體封裝測試高新技術企業。
“2009年至今,我們每年都能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特別是2018年出臺的政策,讓公司受益匪淺。”凱虹科技財務總監李臻驊介紹說,2018年,國家不僅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的政策擴大至所有企業,還允許委託境外研發按照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的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並按規定進行加計扣除,公司恰好疊加享受到這兩項政策。
據悉,2020年該公司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中有500多萬元可納入加計扣除範圍,另外委託境內研發可加計扣除部分1400多萬元,公司自主研發可加計扣除9000多萬元,全部允許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約1.1億元。按照75%的加計扣除比例計算,2020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總額8000多萬元,比2019年增長4%。按照15%的所得稅率計算,一共可以節稅1200多萬元。
李臻驊介紹,“兩會升級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為企業輕裝前行、自主創新拓展了極大空間。2021年凱虹科技將進一步提高研發投入,預計研發費用將增至1.17億元。
據統計,12年間,凱虹科技研發費用可加計扣除金額從最初的約140萬元增長到約1.1億元,擴大了79倍。這項優惠政策極大地提高了該公司對於研發投入的積極性,2020年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已成功躋身上海市工業銷售500強,公司製造的產品遠銷海內外,已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消費、通訊、工業、汽車等領域,成為高品質全球性製造商。
減稅助力企業攻堅“卡脖子”難題
位於上海市金山區的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郎合金”)是一家生產耐腐蝕鎳鉬合金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經參與制定9項國家標準,並有兩項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高階合金技術領域的空白。
談到一郎合金在行業內突飛猛進的秘訣,公司總經理付華清說,關鍵在於緊緊牽牢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據悉,一郎合金每年能享受700萬元左右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
“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再延續,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更是提高到100%。”付華清說,“今年我們預計投入研發費用1420萬元,按照新政策計算,預期可以多加計扣除355萬元,這將大大減輕企業的研發投入負擔,激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據瞭解,一郎合金正在逐步突破國外技術封鎖限制,其研發的精密合金材料可應用於製造液化天然氣船。
“好政策是我們增強科技創新的動力。”付華清表示,未來還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持續走科技創新品牌之路,繼續填補國內空白。
重機制造企業輕裝前行
上海三一重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重機”)是三一集團旗下核心成員,主要生產和銷售二三十噸級中型挖掘機產品。近年來,三一重機的“內功”日益精進,製造成本下降約80%,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去年在全行業受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三一重機繼續保持高位執行,銷售收入逆勢增長46%,連續11年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出口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挺進行業全球前三。
近年來不斷落地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令三一重機財務總監陸濤印象深刻,“2019年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幫助我們減稅860萬元。2020年研發費用支出3.8億元,可加計扣除2.85億元。這次‘兩會’把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預計將釋放更多的資金用於企業研發創新。”
據瞭解,未來3年,三一重機將在長三角建成全球研發中心,包括創新、試驗檢測、智慧製造、全球運營和產品孵化等五大中心,聚力打造世界級“中國製造”品牌。
近年來,隨著國家減稅降費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還幫助上海老國企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柴油機”)從工業製造向“工業智造”加速前行。公司研發的π發動機成為“中國心2020年度十佳發動機”中唯一的柴油發動機。
2019年上海柴油機投入研發費用1.63億元,2020年投入研發費用2.41億元,同比增長47.85%。上海柴油機財務部部長孫潔介紹,上海柴油機廠打算利用這筆資金,加速打造智慧化生產線,向著“工業網際網路”邁進。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落實好政策,推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斷精準“滴灌”科技創新,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增添助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3月3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