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股市交易收官,滬深股市三大指數小幅上漲,年K線連續第三年收陽。總體看,似乎這是平淡的一年,令人意外的是,A股卻創出多項歷史紀錄,包括創出史上成交額新高,史上振幅最小的一年,新股發行數量和融資額雙雙創出歷史新高等等,這些新紀錄預示著A股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圖說:創業板指數年K線圖
牛短熊長格局正在改變
先看看指數走勢以及2個歷史新紀錄。
2021年,上證指數以3474.68點開盤,3639.78點收盤,年漲幅4.8%;深證成指以14516.12點開盤,14857.35點收盤,年漲幅2.67%;創業板指數以2977.32點開盤,3322.67點收盤,年漲幅12.02%。
指數漲幅不大,但是,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卻創出兩項歷史紀錄。首先,深證成指自1991年設立以來,年K線最多隻有2連陽,2021年打破了這個紀錄,2019年至今,深證成指已經連續上漲3年,年K線3連陽,創出一個新紀錄。上證指數1993年以後年K線最多也只有2連陽,2021年收陽後,時隔28年出現年K線3連陽。
圖說:滬深300指數年K線圖
其次,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均創出歷史最小振幅。上證指數2021年最高3731.69點,最低3312.72點,全年振幅只有12.06%,這是歷史上振幅最小的一年。深證成指2021年振幅為21.01%,也是歷史上最小的年振幅。
兩個新紀錄顯示A股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歷史上A股市場最大特點就是上躥下跳波動幅度大,牛短熊長,如今這種格局被打破。就說上證指數,振幅只有12.06%,也就是一個漲停板多一點,一年裡只有這麼小的波動難以想象。月K線和季度K線也充分體現這種特徵,月K線看,2021年陰線只有4根,陽線多達8根,漲多跌少,而且波動幅度很小,最大的就是7月下跌5.4%,隨後2個月就收復了。季度K線波動幅度更小,2021年季度K線2陽2陰,其中3根季度K線漲跌幅只有1%左右。
無論從月K線、季度K線還是從年K線看,2021年上證指數的平穩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同時,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年K線能夠3連陽也是以前沒有的,顯示牛短熊長格局正在改變。我們一直盼望能夠出現一個持續的牛市,現在正在形成,如果還能持續幾年,一個長牛行情就能完全確認。
值得一提的是,上證指數12月收盤和四季度收盤,均創出2015年以來月收盤和季度收盤新高,這對2022年來說,是個好現象。
圖說:上證指數年K線圖
A股市場進入機構時代
再看看成交額新紀錄。
滬深股市2021年成交額打破歷史紀錄創出新高。這一年滬深股市成交額257萬億元,超過2015年的史上最高年度總成交額254.5萬億元,創出新紀錄。同時,滬深股市還創下了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成交額破萬億紀錄。2021年7月21日至9月29日,滬深兩市連續49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創下歷史之最,超過2015年的連續43個交易日破萬億,2021年10月22日至12月24日滬深兩市又是連續46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
成交額創新高,主要是基金、養老金、外資等機構力量不斷壯大,與此相關的一個新紀錄是海外機構進入A股資金創出新高。2021年以來A股市場北向資金淨買入超過4300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3517.43億元的歷史紀錄。
2021年,中國公募行業總規模首破25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總市值達到5.72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8.31%。A股市場正在從散戶時代走向機構時代。
機構時代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行情變得穩健而持續,2021年成交額那麼大,上證指數波動卻那麼小,原因就是機構帶來的板塊效應,一個板塊上漲同時另一個板塊下跌,這種對沖造成上證指數漲幅小、波動小。
圖說:深證成指年K線圖
老套路不適用新市場
從風格上看,2021年從前幾年的大盤股轉為小盤股,由此,2021年雖然指數漲幅很小,但個股方面表現並不差,2021年滬深股市近2800只股票上漲,上漲比例達六成,2020年指數漲幅更大,但上漲股票比例只有五成。2021年漲幅超過100%的股票達到344只,2020年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只有330只,2019年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僅266只。這3年裡,2021年指數漲幅最小,牛股數量卻是最多。
出現這種指數與個股背離的局面,原因是2021年上漲股票以小盤股為主,大盤股則下跌居多,由於小盤股數量更多,造成上漲的面更廣。大盤股下跌居多,抑制了指數漲幅。
2021年344只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只有30只股票是市值超過500億元的大盤股,佔比9%。其中,市值超千億的公司只有9只。牛股中九成股票為中小盤股票,其中,市值低於100億元的小盤股佔三分之一。比如,2021年漲幅第一的湖北宜化(漲幅566%),2020年底市值只有29億元。
圖說:中證1000指數年K線圖
2021年個股較為分化,有344只漲幅超過100%的牛股,也有339只跌幅超過30%的熊股。這些熊股中,126只股票2020年市值超過100億元,其中42只是2020年市值超過500億元的大盤股,佔比12%。比如,2021年跌幅超過70%的3只股票均是市值超百億的股票,跌幅第一的中公教育(下跌77.63%),2020年底市值2166億;跌幅第二的華夏幸福(下跌72.16%),2020年底市值506億元;跌幅第三的ST凱樂(下跌71.56%),2020年市值109億元。
2020年底市值近萬億的中國平安,2021年下跌40.48%;2020年底市值超5000億元的海天味業、恆瑞醫藥、金龍魚,2021年分別下跌32%、45%、42%。
由此,代表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2021年下跌5.2%,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2021年上漲20.52%。
從板塊看,2021年同樣發生巨大變化,最大贏家是新能源板塊,牛股中一半屬於新能源板塊。同時,前幾年低迷的行業(煤炭、鋼鐵、有色金屬、電力、電力裝置等)2021年表現突出,而前幾年表現最火的大消費板塊(包括食品飲料、家電、醫藥等等),2021年卻是下跌的。
可以說2021年是轉變之年。在機構時代,以前一些操作方法已經不能適用,比如,擇時投資就不適合,一些投資者習慣於在指數高位時賣出然後等指數下跌時抄底,現在,指數漲跌幅非常小,根本就沒有擇時的視窗,而且,指數下跌往往是一個板塊下跌造成,同時另一個板塊又會崛起,不存在所有股票都下跌的情況。正是上漲板塊與下跌板塊對沖,造成指數漲幅不大但非常穩健。
現在最重要的是選股而不是選時,同時,追漲殺跌策略也不適用,一個板塊崛起的初期及時跟進可以獲得較好收益,但是,等上漲幅度大了再追進,可能就在高位站崗,因為機構可能選擇新的板塊了。2021年大盤股和小盤股的轉換,消費股與資源股的轉換,就是典型。應該說,現在的股市機會比以前更多,當然,風險也是並存的。
新民晚報記者 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