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流量黑產”每年造成全球千億級損失 中國信通院將推“精準打擊”產品方案

由 時愛蘭 釋出於 財經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道

網際網路營銷和線上流量經濟帶來紅利之際,各種“黑產”不斷偽造虛假流量,成為網際網路世界的頑疾。《華夏時報》記者從反欺詐聯合研究中心瞭解到,每年流量欺詐造成的全球損失約在15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

鉅額損失之下,行業正在積極共建高質量流量標準計劃。記者瞭解到,2021年10月1日,由中國信通院打造的“卓信ID”將開啟公測,或成為破局“流量黑產”的關鍵。

“卓信ID”有何特點?將會為行業帶來何種變化?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移動網際網路創新中心主任王景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卓信ID”由中國信通院完全自主研發,對資料的採集是合法的,“我們承諾不會將資料交付第三方,且使用永久免費”。

“流量黑產”難題

近年來,資料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為社會公共治理和商業效率提升提供了強大的引擎。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不斷擴大、網際網路營銷和線上流量經濟帶來越來越多的紅利。

然而,各種“黑產”不斷偽造網際網路虛假流量,大量套取企業的營銷投入。反欺詐聯合研究中心專家關濤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了“黑產”的一些情況:事實上,“黑產”問題已出現多年,作弊猖獗,已經形成產業鏈,且技術先進,反應速度快。

於構建一個健康的行業環境而言,目前我國反作弊技術存在多方面問題,包括技術體系落後、時效性不高、資料孤島問題嚴重、在法律上不合規且侵犯個人隱私等。

關濤認為,當前整個行業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的識別流量質量的標準,行業無法形成統一的共識,就無法協同作戰。

網際網路“黑產”問題嚴峻,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已落地,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資料和企業商業秘密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料價值需要更加有效的路徑。

其中,《個人資訊保安規範》由全國資訊保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於2020年3月6日正式釋出,同年10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安全法》在2021年6月10日,被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透過。

破解行業痛點

為了更有效地打擊黑產,保護網際網路資料隱私,推動網際網路產業健康發展,2021年9月29日下午,中國信通院召開了“移動網際網路匿名反欺詐標識研討會”,京東、蒙牛、百度、新浪微博、鳳凰新聞、小紅書、知乎、陌陌、豆瓣等參加了會議。

需要注意到,移動網際網路主要存在全行業ID體系不統一,各自為戰,以及裝置標識易被篡改,容易偽造,無法有效辨識真偽等痛點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的專家介紹了“卓信ID”的方案。

“卓信ID”是中國信通院完全自主研發、獨立運營的移動網際網路基礎標識體系,參考了DNS的設計理念,即在中國信通院設立“卓信ID”的根節點,僅用來分配和維護匿名化的卓信ID資料。同時,設立若干二級節點,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流量驗證、標識查詢等服務,使得ID的分配和ID的服務分離。

基於上述體系,“卓信ID”具備受控機制、過期機制、匿名機制,在保障使用者隱私的前提下提供有效標識。同時,為了滿足我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海量請求,“卓信ID”將設立多個服務商進行服務,從而緩解請求壓力,消除單點故障,同時引入競爭機制,促進高效服務。

“卓信ID”是如何解決“黑產”問題的?記者從反欺詐聯合研究中心瞭解到,應對網際網路“黑產”必須要正視兩大問題,一是現有技術的效能與效果問題,二是現有技術的合規問題。

其中,現有技術防禦能力單薄,比較依賴黑名單與簡單規則,缺少足夠多橫向資料和縱向資料,且依靠單點防禦(SDK,驗證碼)。除此之外,防禦時效性較差,具體體現在系統響應速度慢、依賴T+1離線挖掘以及策略生效週期長三個方面。

基於此,根據對整個ID體系的認知,“卓信ID”相較於其他ID體系進行了升級。王景堯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卓信ID”系由服務端生成,並下發給客戶端;同一個裝置,不同APP獲取到的“卓信ID”相同;不同裝置,同一個APP獲取的“卓信ID”不同,且會定期生成。據此,從根源上直面網際網路“黑產”問題。

圖為“卓信ID”操作體系

據悉,“卓信ID”已經完成了內部測試,完成了千萬級裝置的穩定性驗證。經過驗證,“卓信ID”可以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記者瞭解到,10月1日起,中國信通院將開展大規模公測,屆時將釋出《卓信ID白皮書》,為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