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人民幣真的來了? 央行:落地還早

經過五六年的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近期,一張農業銀行賬戶央行數字貨幣內測的照片引起關注,不過只有白名單使用者才能註冊使用。對此,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回應稱,數字人民幣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但這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央行數字貨幣是對M0(現金)的替代,牽扯到複雜的管理和運營體系,目前還不具備在全國推廣這種形式的條件。

我國數字貨幣研發到了什麼程度?

根據近期引發熱議的農行賬戶央行數字貨幣內測的截圖所顯,數字貨幣的主要功能與銀行電子賬戶日常支付與管理功能基本類似,在農行數字貨幣錢包首頁中,有“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

有訊息稱,在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地區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工資透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回應稱,數字人民幣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不過,研究所表示,但這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

其實,在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方面,央行已經歷經了六年的探索,已經走在全球前列。從2014年央行組建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再到2017年初央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隨後在2017年末國務院批准央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的研發。直到2018年初,央行確定了法定數字貨幣為DC/EP(DC,digital currency,即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即電子支付)。去年12月,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計劃公佈,分為兩個階段。2019年年底小範圍場景封閉試點, 2020年在深圳大範圍推廣,試點的場景包括交通、教育、醫療、消費等。

對現有金融體系有什麼影響?

央行數字貨幣,可以理解為數字化的人民幣,透過具有電子支付功能的加密數字形態來代替現金。跟現金一樣,具有國家信用,是法律規定的法定貨幣。中信證券分析師楊榮表示,與信用貨幣、電子貨幣、現金貨幣、私人數字貨幣對比,央行數字貨幣的本質就是“點對點 電子支付 央行信用”。

從發行和回籠機制來看,跟現金一樣,央行數字貨幣也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先把法定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不僅能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更重要的是可以監測貸款流向,能有效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比如,一張百元鈔票,在市場流通後,並不知曉最終紙鈔到誰手裡。而央行數字貨幣則透過區塊鏈等技術,將每個數字貨幣上鍊或者編碼,這樣就有了交易賬號等可追溯的資訊,有利於金融業KYC等反洗錢調查。

同時,央行數字貨幣作為一種計息資產,還可以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能夠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早在2017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就表示,在經濟處於通縮時,央行會動用負利率的貨幣政策,但現實中由於人們相較於存銀行,更多地持有現金則影響了貨幣政策效用。如果發行了數字貨幣,則負利率就可以在刺激經濟和消費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跟支付寶們有什麼區別?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公眾更關心的是,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能否取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個人生活有什麼影響?

央行人士曾表示,數字貨幣不會取代微信支付或支付寶。央行數字貨幣替代M0,其功能和屬性與紙幣相似,只不過形態是數字化的。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走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結算,屬於M1和M2級別的數字化,不具有M0級別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講,電子支付工具資金轉移必須透過傳統銀行賬戶才能完成,採取的是賬戶緊耦合的方式。而對於央行數字貨幣,是賬戶松耦合,即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也就是說,央行數字貨幣並不依賴賬戶,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則需要繫結銀行卡和賬戶才能使用。

不過,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表示,在一些日常支付的環節,使用央行數字貨幣和用微信、支付寶的使用者體驗應該是相當的。但是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如農行賬戶內測數字貨幣截圖顯示的“碰一碰”功能,即能實現數字貨幣“離線支付”,不用網路,手機和手機之間碰一碰,就可以完成支付。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56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化人民幣真的來了? 央行:落地還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