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週刊 記者 | 王宗耀
藍色星際在此次IPO之前,將往年的財務資料一改再改,然而即便如此仍留下不少疑點,如高於行業平均的毛利率、增產減耗能的反向資料變化等,均反映出公司相關資訊有不真實的一面。
擬登陸創業板的藍色星際可謂是資本市場的“老江湖”,其前身藍色之星早在2007年就曾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AIM市場上市,此後因經營困難及股價下跌於2013年退出AIM市場。
在經歷歐洲資本市場的洗禮後,不甘平靜的藍色之星在“變身”藍色星際後,又於2017年在國內“新三板”掛牌交易,但在此期間,卻因資訊披露違規而遭相關部門責令改正。
此次IPO之前,藍色星際雖將往年的財務資料一改再改,然而“改頭換面”後的財務資料卻仍有疑點,若考慮到《藍色星際生產裝置“老掉牙”,“陳年”舊專利難應對市場新需求》文章提到的裝置老舊、缺乏新專利技術支撐等問題,則藍色星際此次IPO之旅恐難順利。
IPO前夕財務資料“改頭換面”
企業年報不僅是反映公司經營情況的最直接材料,且也是投資人瞭解企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在通常情況下,企業年報是需要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的,一般來說,不應當出錯才對,可藍色星際對於財報的處理卻是有些匪夷所思。
作為一家早在2007年就曾在倫敦證券交易所AIM市場風光過的公司,按理對於公司年報的重要性是有充分認識的,對自己的財務資料準確性也應有很好的把握才對,可事實上,其披露的部分年度的財報資料卻在IPO前夕一改再改,使得招股書中的財務資料相比最初發布的年報資料已經完全“改頭換面”,導致往年釋出的年報資料幾乎沒有準確性可言,會計制度對其來說似乎也只是兒戲。
2020年5月份,距離公司2019年年報釋出結束僅1個月,藍色星際便釋出了年報更正公告,對2019年度會計差錯事項進行更正,主要內容涉及應收賬款確認的差錯更正,調整的主要科目有遞延所得稅、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此後不久,就在本次IPO招股書釋出之前,或是為了上市需要,藍色星際將其此前在新三板掛牌時披露的數年財務資料又進行了多次調整。
根據其在新三板時披露的資訊來看,公司分別在2019年4月和2020年4月釋出了2018年和2019年的年報,根據當時披露的資料,其在上述兩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017萬元和30535萬元,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為5440萬元和6156萬元。然而,在距其2020年5月第一次因會計差錯進行財務調整後僅4個月後的2020年9月1日,公司又釋出公告,稱因前期存在會計差錯,對上述兩年的年報中多項財務資料進行更正,根據更正後的年報資料來看,其2018年和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237萬元和30406萬元,其中2018年略有增加,而2019年則略有減少。相較於營收的有增有減,淨利潤在這兩年卻是越更新越少了,更正後的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4918萬元和5656萬元,分別同比減少8.11%和9.59%。
然而這並不是其最後一次調整,就在此次IPO招股書釋出的前一天,即2020年12月30日,公司再次釋出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對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半年度報表合併及母公司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影響進行了追溯調整,其中諸多財務資料皆受到影響,本次調整雖然對營業收入沒有影響,但令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進一步減少到5501萬元和4783萬元。
雖然說“有錯能改,善莫大焉”,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藍色星際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竟然令其財務差錯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難道負責其財報審計的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真的不用勤勉盡責,嚴格按照相關財務準則要求認真稽核該公司財務資料嗎?
值得一提的是,藍色星際是在IPO招股書釋出前一天才再次更新財務資料的,而招股書中資料則是更新後的財務資料,這意味著公司實際上在招股書編寫時就已經有新的財務資料,然而卻一直未及時披露,只是趕在招股書釋出之前才最後更新的,如此不及時進行資訊披露的做法符合信披相關要求嗎?
另外,公司連番幾次更改資料,到底是因為此前年報中披露的資訊水分太大,還是說數次調整財務資料只是為了公司能順利IPO而對此前資料加以粉飾?否則其為何要一連數次進行差錯調整呢?
“老掉牙”裝置、技術竟成行業佼佼者?
在《紅週刊》此前刊發的《藍色星際生產裝置“老掉牙”,“陳年”舊專利難應對市場新需求》文章中,記者曾分析過,作為一家在影片監控行業規模並不算大的企業,藍色星際生產裝置很多已經相當老舊,整體成新率也僅有一成左右,而其僅有的幾項專利也是10年前的“陳年”貨。在當前我國安防產業已進入智慧監控的新階段,其如何憑藉這些“老掉牙”的裝置和“陳年”老技術與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華為等公司競爭?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其招股書披露的毛利率竟然遠超同行業公司平均水平。
據藍色星際招股書披露,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7.05%、46.31%、53.82%和48.79%,而同行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同為股份等9家安防行業公司在上述週期內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42.51%、40.77%、34.37%和37.34%。經過對比不難發現,藍色星際披露的毛利率不但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而且還遠超行業內大多數公司(詳見表2),其中就包括了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行業龍頭公司。
從表2資料不難看出,除了蘇州科達在報告期內的毛利率超過了藍色星際外,在大多數年份內,藍色星際的毛利率幾乎是行業內最高的,這種情況顯然是值得探討的。根據其收入構成來看,近年來公司將近七八成的收入都來自於安防產品銷售,可在當下安防行業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下,藍色星際每年研發投入卻僅有數千萬元,這相比行業諸多公司每年數億元的研發投入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況且其研發還沒有出什麼成果,專利技術還是十年前的老技術,生產裝置也同樣老舊,整體成新率僅一成新,如此情況下,公司的毛利率憑什麼能比行業內大多數公司要高?
另外,從行業毛利率變化趨勢來看,安防行業毛利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然而藍色星際卻能逆行業而行,毛利率整體呈現上升的趨勢,尤其2019年,在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毛利率出現大幅下滑下,藍色星際的毛利率竟然大幅上升7.51個百分點,如此逆勢的變化真的讓人很難理解。
理論上,毛利率的增長意味著企業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或者產品銷售價格的增加,可藍色國際是否是這樣呢?
以藍色國際後端儲存產品來看,根據招股書介紹,公司的後端儲存產品主要為硬碟錄影機,而硬碟錄影機的主要成本則來自於硬碟,因此從理論上來說,硬碟錄影機的售價應當受硬碟價格的影響的。根據招股書在採購環節比例的資料,其主要後端儲存產品所用的硬碟是採購的不同型號、規格的監控硬碟,但採購量最大的硬碟為希捷4T監控硬碟,而硬碟採購價格是逐年下降的(見表3),尤其2020年1~6月,硬碟的採購單價已經下降到558.04元,相比2017年採購價格下降幅度超過31%。可令人不解的是,其硬碟錄影機的銷售價格卻不但沒有隨著硬碟成本下降而下降,反而出現了增加。
同樣是2020年1~6月,其後端儲存產品銷售單價反而由2017年的1036.41元增加到1198.45元,價格漲幅高達15.63%。如果以銷售價格與硬碟採購價格的比例來看,2017年時,其後端儲存產品的銷售價格是硬碟採購價格的1.28倍,而到了2020年上半年,這一比例突然增加到2.15倍。要知道,硬碟錄影機技術發展到今天,這已經不是什麼高階技術,相關產品價格在市場上是相對比較透明的,因此,藍色星際如此銷售價格暴增顯然是缺乏合理性的。而正是這種情況下,才導致其毛利率異於行業趨勢,超過了行業大多數公司,不能不讓人懷疑其毛利率的真實性。
增產不耗能?成本或有“鬼”
根據藍色星際招股書披露的產銷資料來看,2018年和2019年,其前端影片採集產品的產量分別為11.13萬個和12.57萬個,該類產品產量增幅為13%;而其後端儲存產品產量則分別為1.24萬個和1.26萬個,產量增幅為1.46%。也就是說,藍色星際2019年主要產品的總體產量是有一定幅度增長的。
理論上,生產型企業產量的增加,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而藍色星際生產所消耗的主要能源為電力,那麼其電力消耗情況又是如何呢?根據該公司招股書披露的資料顯示,公司2018年電量消耗總量為101.73萬度,而2019年則為91.42萬度,相比之下,電力消耗減少了10.13%。作為一家裝置已經十分老舊的企業,隨著使用年份的增加,理論上,耗能應該越來越高才對,可其在2019年主要產品的產量有不小幅度增加下,竟然能夠讓電力損耗出現大幅降低,如此的變化實在是令人好奇。
正如前文所述,藍色星際在釋出招股書之前,財務資料已經經過數番更正,而從更正後的資料來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4億元、2.72億元、3.04億元和1.31億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7.26%和11.64%。藍色星際的主營業務包括安防產品銷售、安防系統整合和安防相關服務三部分,其中主要來源為安防產品銷售,報告期內該類產品貢獻的收入比例分別為67.43%、73.23%、87.18%和80.41%。有意思的是,在安防產品銷售大幅增長的同時,藍色星際安防系統整合收入近年來反而在大幅減少,從2017年6680.29萬元、佔營業收入的26.38%,一路減少到2019年的2141.7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7.08%。對此情況,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在全國ATM機數量逐步減少的大背景下,公司主動收縮了包括ATM專案等在內的安防影片監控系統整合專案,導致公司安防系統整合收入逐年減少”。這種表述反映出,隨著近年手機等新支付方式的出現,其客戶對傳統安防的需求也有所萎縮,因此其快速增長的產品銷量真實性有多高就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按照招股書的解釋,其所謂的“安防系統整合”是根據客戶的具體業務需求,將硬體平臺、網路裝置、作業系統、工具軟體以及為客戶需求定製開發的應用軟體,整合為具有優良效能價格比的計算機系統工程。而藍色星際主要客戶群體所在的金融、教育安防系統也確實需要專業的系統整合,如果這些客戶只買回裝置,再花費更多成本尋找第三方機構做系統整合,顯然是不經濟的,那其還不如選擇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其他行業供應商一條龍服務呢。理論上,提供安防系統整合服務才能更好地推動產品銷售,然而藍色星際在縮減了這項服務後,產品卻反而比以前更暢銷了,如此變化也是有點奇怪的。
實際上,若從經營資料變化來看,或許我們能看出些許端倪。比如2019年,其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加了3169萬元,但當期的應收賬款就增加了4623萬元,很明顯,其營收其實是透過賒銷手段帶來的,而這些增加的營收收回多少還存在懸念。
前文已經介紹過,藍色星際2019年營業收入增加了11.64%,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其收入的提高,不但沒有令主營業務成本增加,反而下降了4.33%。具體來看(詳見表4),在當年的直接材料成本幾乎沒有變化下,直接人工成本減少幅度卻高達32.32%,製造費用成本也減少了6.60%。在收入增加的情況下,主營業務成本中各項資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減少,這種情況同樣十分可疑。
以直接材料成本為例,根據其披露的自產的主要產品的銷售資料來看,2019年,其前端影片採集產品的銷量為11.91萬個,2018年則僅為8.35萬個,相比之下,2019年產品銷量增幅達42.59%。後端產品的銷量雖然有所減少,但減少幅度並不大。另外與2018年兩種產品的銷量變化引起的直接材料的變化相對比來看,顯然其2019年直接材料僅增加0.56%,似乎並不太符合常理。
而對於直接人工的離奇降低,公司給出的解釋是收縮系統整合業務,使得執行系統整合專案的員工人數下降。
同樣,製造費用的離奇降低,其仍舊歸咎於整合專案類業務減少,此外,其很多生產裝置已經老舊到折舊殆盡,整體攤銷減少,以及上文提到的能源消耗的異常下降,也都成為其成本資料變化異常的理由。然而,用這些本身就不合理的資料來為其異常的成本資料做解釋,其結果顯然讓人很難信服。
(本文已刊發於2月27日《紅週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