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21年全市工業和資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大關、達到2.27萬億元,年均增長8.1%。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4%,佔全市GDP的比重28%,工業投資年均增長8.8%。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27萬億元
市經信委介紹,2020年,全市工業和資訊化系統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以大資料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挑戰、有效化解新矛盾,工業經濟執行總體平穩,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高質量發展態勢日趨向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大關、達到2.27萬億元,年均增長8.1%。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4%,佔全市GDP的比重28%,工業投資年均增長8.8%。
數字經濟製造業部分增加值年均增長17.4%
市經信委介紹,我市智慧化發展戰略成效顯著,智慧產業加速崛起,“芯屏器核網”產業架構逐漸形成,基本構建起以功率半導體為主導的積體電路產業體系,新型顯示實現全產業鏈佈局,智慧終端建成全球重要的生產基地,數字經濟製造業部分增加值年均增長17.4%。
記者獲悉,智慧製造加快推進,累計實施智慧化改造專案2780個,認定智慧工廠67個、數字化車間359個,示範專案生產效率平均提升54.3%、產品不良率降低39.5%、運營成本降低21.9%、單位生產能耗降低18.3%。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加快形成,標識解析頂級節點註冊量突破1億,解析量超7000萬次,接入二級節點16個,集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相關服務商近200家,“上雲”企業7.1萬家。累計建成5G基站4.9萬個,佔全國總數的7%。全市兩化融合發展總體水平達到59.2,居中西部第一。
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
據瞭解,我市產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壯大,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及智慧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鏈持續完善,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佔工業比重28%。
同時,軟體資訊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億元以上企業超400家,初步建成兩江軟體園、仙桃國際大資料谷、重慶軟體園等重點軟體產業園區。傳統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9.3%,佔全市工業投資比重由18%上升至3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35萬元/人,較2015年增長13.7%。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重大成果,其中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綠色工業發展進一步鞏固,規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較2015年分別下降18%和35.6%。全市建成綠色園區10個、綠色工廠115個。
支柱產業質量持續提升,規模工業增加值率達25.5%,比2015年提升5.3個百分點,產值超百億的工業企業20家,新增千億級企業1家,汽車產業單車價值由8.5萬元提升至10.3萬元。
全市規模工業研發投入預計達360億元,年均增長12.5%
市經信委介紹,我市創新引領發展動力接續轉換,企業研發投入規模持續增長,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企業2345家;規模工業研發投入預計達360億元,年均增長12.5%;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預計達1.6%,較2015年提高0.64個百分點,連續保持西部第一。企業研發體系不斷完善,聯合微電子中心、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工業大資料創新中心等高階研發機構建成投用,建立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6家、獨立法人新型企業研發機構78家;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7家,其中長安在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持續居行業第一。
據瞭解,創新成果加速轉化,全市進入技術創新指導性目錄的新產品數量達2650個,年均增長20%以上,新認定市級重大新產品402個。一批先進技術正在加速形成,矽基光電子成套工藝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全球最小間距Micro-LED顯示技術引領未來方向,汽車智慧主被動安全一體化設計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工業設計先導作用加速顯現,建成6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71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吸引無限空間等一批知名工業設計公司落戶,湧現了長安UNI系列等一批優秀原創設計產品,率先在全國建立工業設計職稱評價體系,設計產業生態不斷健全。
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利潤、投資分別增長5.8%、17.3%和5.8%
市經信委介紹,我市產業發展環境持續最佳化。持續開展服務區縣、服務園區、服務企業專項行動,累計深入企業2547人次,為企業解決問題1383項,“三服務”已成為全市經信系統服務企業的“金字招牌”。工業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工業專案、專項資金申報審批流程和時限大幅壓縮,服務效率不斷提升。在全國率先建立應急轉貸機制,轉貸額突破700億元;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改革成為全國產融結合典範,授信額度達54.4億元、平均利率僅為4.69%。
對標世行標準,推動企業用氣報裝“六減”和辦電“三零”“三省”改革,用電、用氣條件極大改善。出臺推動製造業發展“36條政策”,制定了支援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消費品、軟體資訊服務、智慧製造等系列產業政策,助推產業快速發展。園區建設蹄疾步穩,建成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13個,形成以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為雙核的“2+10+36”園區發展架構體系,建成區面積超700平方公里。中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累計達92.5萬戶。其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659戶、“小巨人”企業60戶、“隱形冠軍”企業30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累計達65戶。
2020年,我市工業經濟實現快速恢復並呈現向好趨勢,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利潤、投資分別增長5.8%、17.3%和5.8%,分別高於全國平均3個、13.2個、5.7個百分點。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鄭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