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越是困難,越不能冷落創新
越是困難,越不能冷落創新
張漫子
200多年來,經濟史學家始終追問:“現代經濟增長”是如何起步的?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的“分流”、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分野”,以及發達國家之間經濟增長的差異性應如何解釋?後發國家應以何種姿態向發達國家靠攏?最終,它們指向一個共同的答案:創新與創新的擴散。
今天,面對世界經濟動能趨弱、復甦乏力的外部環境,面對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這道艱難考題,無論前路還有多少狂風暴雨、荊棘險灘,我們都應該堅定地向創新要答案。
“創新是繁榮之母”,回溯千年的歷史長河,經濟產出的步伐與創新增長的節奏呼應、同頻。18世紀中葉以前,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停滯,直到英國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才擺脫李嘉圖“土地報酬遞減論”和“馬爾薩斯人口論”幽靈。18世紀下半葉之後,經濟與創新的正相關趨勢越發顯著:1870~1914年,自主創新的主要源泉來自英國、美國、法國和德國,日本是模仿者。1919~1939年,自主創新主要來源於美國和法國;二戰結束之後,多數創新源頭轉向美國,其後是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都是模仿者。1945~1972年,美國、英國等國的自主創新水平高於歐洲大陸和日本……這與不同時期國際經濟格局版圖的動態變化軌跡不謀而合。
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取得比技術進步速度更快的生產率增長速度,沒有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繁榮離得開創新的驅動。對於中國而言,更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黨的十八大以來,自主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重要語境。
創新作為驅動發展關鍵變數的屬性特徵,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凸顯。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從1.98%增長到2.44%,超過歐盟平均水平;科研人員的數量、科學論文的產出和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一;一批享譽國際的知名創新型企業湧現,並在高鐵、核電、衛星導航、5G、特高壓輸變電等領域取得了重大創新成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釋出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的創新指數從2012年的全球第34位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我國科技創新步入世界主要國家中游水平,部分重點和關鍵領域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當前,世情國情正發生深刻變化,面對世紀疫情和地緣衝突雙疊加,以及國內經濟形勢嚴峻、增速放緩的巨大壓力,社會上出現一種值得警惕的論調,即求生存優先於求創新,認為可以放緩創新發展的步調以優先保住飯碗。但事實上,科技創新對於全球大部分經濟體來說,不僅是發展問題,更關乎生存問題。不論是橫向對比,還是回溯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全球競爭處於領先優勢地位的發達國家,始終是自主創新的主力軍。
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科技貢獻率、人力資本積累等,都與創新直接相關。在經濟發展轉速換擋的今天,必須看到的現實情況是:我國創新能力仍有待加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仍有待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根據統計資料,2008年以來,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有所放緩,科技創新要轉化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仍有漫長的路要走,重大關鍵性、戰略性技術依賴國外進口,不僅使經濟發展空間受限,也使國家安全面臨隱患。
從技術水平來看,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高,趕超跨越壓力較大。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來看,過去我國最大優勢在於勞動力成本低,新生勞動力和農業富餘勞動力源源不斷,引進技術、管理與勞動力結合起來,就能轉變為生產力。但隨著人口老齡化,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依靠要素規模驅動發展不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人口紅利消退不可逆轉、資本邊際生產率下降壓抑投資需求的時刻,科技創新早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必選項。換句話說,只有創新,才能解決長遠發展的動力問題;只有創新,才能推動我國經濟從外延式擴張提升為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
向科技創新要方法、要答案,必須找準發力領域、攻克核心技術。“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研究,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掌握更多“撒手鐧”式技術,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充分調動創新驅動發展、引領發展的作用,才能不在產業鏈條的低端打轉、不在“微笑曲線”的底端摸爬、不在附加值最低的製造環節賺取“辛苦錢”、不在最關鍵的環節和領域受制於人。
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需要依賴大量創新主體做支撐。在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正是富有活力、創新力的1.5億個市場主體。當前,我國大企業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儘管近兩年我國位列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連續居於全球首位,但主要依賴規模,其創新引領力、國際競爭力與世界一流水平還有差距。數量龐大的小企業活力強,但存在市場競爭力弱、產業升級能力不足的現象。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強調了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並規劃了一系列硬核舉措激勵企業投入科技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專精特新”“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技術”等關鍵詞,勾勒著奮進的座標,也標註著創新的方向。創新主體的高水平,源於優良的創新生態。近期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完善有利於創新的市場機制與環境,體現了黨中央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的決心。
中國經濟能不能攻克當下的困難,能不能穩,能不能進,能不能好,根本上取決於能否實現由要素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的跨越。“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這句話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鐵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我國必須堅定不移以創新搶佔先機,謀求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推動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刊於《半月談內部版》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