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魏建軍“逆襲”王傳福?蜂巢能源搶先弗迪電池提交IPO

由 湯生 釋出於 財經

王傳福的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還沒來得及獨立IPO,魏建軍已經先下手為強,麾下蜂巢能源已經遞交科創板IPO。


11月18日,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訊息,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蜂巢能源”)科創板IPO已獲得受理,或成為中國汽車公司首個獨立分拆電池板塊申請IPO的企業。

公開資訊顯示,蜂巢能源此次計劃發行25%的股份,擬募資150億元,估值達600億元。而之前有意退到幕後和淡化長城汽車印記的魏建軍,則走到臺前,持有蜂巢能源股份比例超過40%,且鑑於特別表決權的原因,擁有76.81%的表決權,對公司擁有絕對的掌控權。據不完全統計,蜂巢能源自成立至今,已獲得4輪累計超200億的融資。

引人注意的是,在中國汽車市場,業界一直認為車企中造電池能力“最強”的比亞迪於2019年拆分的弗迪電池,才有資格拔得車企電池板塊IPO的頭籌。只不過,比亞迪半導體於11月15日折戟科創板IPO,這或許會讓比亞迪將電池業務獨立上市的步伐加快。

所以,雖然新能源汽車銷量上與比亞迪差距越來越大,但在電池業務IPO的速度上,魏建軍可謂雷厲風行,比王傳福迅速多了。

可是從招股說明書來看,蜂巢能源著急IPO,也與自身財務狀況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向“扶優扶強”政策過渡有關。對於蜂巢能源這些第二、三梯隊的動力電池企業,且與單一整車企業淵源頗深,“視窗期”越來越窄,只有上市才能謀求進一步發展。

01   增收不增利

魏老闆加速靠攏資本市場

在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一枝獨秀,比亞迪後來者居上,其他動力電池供應商多數已經是上市公司,有融資渠道;但反觀魏建軍的蜂巢能源,目前仍處於高額虧損的狀態。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蜂巢能源營業收入分別為9.29億元、17.36億元和44.74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7.38億元,營收保持較快增長。

與此同時,2019年~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6億元、-7.01億元、-11.54億元和-8.97億元。這意味著過去三年半,其虧損總計超過30億元。


                                                                        「資料來源:蜂巢能源招股說明書」所以,魏老闆可能看不下去了,雖然長城汽車每年能賺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淨利潤,但怎能如此揮霍?之前宣佈停掉尤拉品牌的低端產品,對長城汽車和蜂巢能源而言,或許都是好事,能夠間接止損。對於30多億虧損,蜂巢能源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研發投入強度較高、產能爬坡,以及原材料採購價格增長等因素造成。當然,對於所有企業都是如此。如果把蜂巢能源直接和“寧王”、比亞迪相比,或許沒有可比性,但不久前港股上市的中創新航(原中航鋰電)跟蜂巢能源還算旗鼓相當。中創新航同樣是上升期的電池企業,且估值也達到600億元。港交所聆訊後公佈資料顯示,2022年中創新航上半年營業收入高達91.67億元,是蜂巢能源上半年營業收入的2.45倍。更重要的,中創新航在政府補貼的助攻下,2021年已經實現盈利。蜂巢能源顯然距離盈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毛利率方面,蜂巢能源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為6.91%,其中最掙錢的專案是儲能系統,毛利率高達32.31%,電池系統僅為6.44%,電芯為1.26%。「資料來源:中創新航 聆訊後資料集」中創新航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綜合毛利率達到8.2%,其中電池系統為8.6%。放眼頭部動力電池上市公司,2021年毛利率水平普遍在20%上下,寧德時代更是高達26.28%。前三季度,寧德時代的淨利潤水平,在《汽車K線》統計的70多家汽車業上市公司中,已經位居汽車行業前三甲。這讓魏建軍和蜂巢能源感到巨大壓力,不迅速擴大規模,很有可能被邊緣化。

02 十年磨一劍

擺脫“長城汽車烙印”是關鍵

新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中,蜂巢能源為5.05GWh,位列第七,市佔率為2.25%。看來,背靠大樹的確好乘涼。2012年,蜂巢能源前身以“動力電池專案組”的形式在長城汽車成立。2016年,該專案組升級為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2018年,長城汽車將該事業部獨立為蜂巢能源,而獨立的蜂巢能源,也成為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面向其他整車企業開放。2020年,蜂巢能源開始裝機配套,同年8月就衝進了全球動力電池裝車Top20。可如今已經躋身中國Top10的蜂巢能源,無異於一匹動力電池產業的“黑馬”,這背後大部分是長城汽車的功勞。資料顯示,除欣旺達、LG和比亞迪情況較為特殊之外,蜂巢能源第一大客戶為長城汽車,裝機量佔比約67%。也難怪在招股說明書中,長城汽車2022年上半年貢獻的營收佔其總營收56.95%,而第二、第三是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和零跑汽車,分別只佔到10.59%和8.63%。由於哪吒汽車得到寧德時代戰略投資,第二大客戶未來會有什麼變數,目前不得而知。因此,魏建軍一直在試圖讓蜂巢能源淡化其個人與長城汽車的烙印。畢竟,作為擁有絕對控制權的企業,蜂巢能源在關鍵時刻,是否會偏向長城汽車呢?如果能夠擁有一技之長,像比亞迪祭出的“刀片電池”,或許蜂巢能源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不過,汽車圈也在變得越來越開放,更多企業也不希望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誰的成本更低,品質更好,有時候也會得到其他友商青睞。所以像吉利、理想等企業成為了蜂巢能源的客戶,而小鵬、小米甚至參與了其A輪融資。同樣,小米為了造車,還投資了中創新航等。對於蜂巢能源的未來,最後也許成也魏建軍,敗也魏建軍,但至少作為整車企業電池業務獨立拆分IPO,魏建軍似乎暫時跑在了王傳福前面,而後者則面臨更多幸福的煩惱。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