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又把“對華關稅”拿出來“放風”了。這一次是藉著中方對佩洛西竄臺的反制行動說事,以“訊息人士”的名義對外宣稱,拜登政府正在“重新考慮”對中國徵收關稅的措施。過去幾個月來,華盛頓反反覆覆就關稅問題釋放矛盾訊號,一會兒說“考慮部分取消對華關稅”,一會兒又說“保留關稅作為對華博弈的槓桿”。整個過程,就像華盛頓在世介面前表演了一場變臉獨角戲。
拜登 資料圖
對華加徵關稅,本身就是華盛頓自己乾的一件蠢事、錯事。它把美國自身的問題錯誤地歸結為中國“賺美國的錢”“偷美國的技術”,從而違背經濟規律、不顧國際法則,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覺得這樣就能讓中國人把“吃進去的吐出來”了。然而幾年下來,中國外貿不僅沒有被“掐死”,反而連創歷史紀錄,包括中美貿易額也屢創新高。白宮官員明確承認上屆政府實施的對華關稅“沒有戰略性,反而提高了美國人的成本”。那些加的關稅,據穆迪公司去年的一項測算,有92.4%落到了美國消費者頭上。
所以無條件取消對華關稅,根本不是美國對中國的什麼“示好”,更不是“恩賜”,而是對錯誤的糾正。事實上,華盛頓的“關稅戰”也的確走不下去了。
應當說,這是特朗普政府搬起的石頭,砸到了拜登政府的腳上。但華盛頓現在硬是忍著疼,總惦記著要用“取消關稅”來交換點什麼。它太自戀了,以為給個眼神就能讓中國內心泛起漣漪,從而患得患失,急於做出讓步。但坦白講,這些訊息在中國國內其實沒多少人關心,更不可能激盪起什麼波瀾,中國社會已經膩味了美方的表演。
美國國會大廈 圖源 視覺中國
華盛頓在關稅問題上釋放複雜甚至有時候相互矛盾的訊號,更是一種在毒化的對華氛圍下,為避免“對華服軟”的指責,而表現出來的“政治求生欲”。這一次它再次拿關稅問題表示“強硬”,作為對當前臺海局勢的某種回應。這看起來更像是說給美國國內政客和輿論聽的,因為不這麼做,就沒辦法“交差”。
這至少反映出一點,美國的政治糾錯能力和效率都在大幅度下滑。這幾年,華盛頓出現了這樣荒誕的一幕:政客們四處拉選票,比拼的重點不再是誰的政策主張更有利於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解決美國社會的矛盾,而是誰對中國更強硬。一旦哪個候選人對華展現出一絲理性、務實的態度,彷彿就成了這個人的“軟肋”。然而,屈服於國內激進情緒和輿論,何嘗不是真正的軟弱?
再說,美國是全球唯一超級大國,只有它欺負別人的份兒,它何時被別人欺負?在現實層面的中美關係中,美國從來都是主動挑釁的一方,哪裡來的“對華軟弱”?這是一種政治心理疾病,得治。一味沉浸在“誰對華更強硬”的無休止比拼中,將讓華盛頓迷失自我,也失去自我革新的勇氣。不僅如此,其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整體姿態越來越不光明正大,是反覆無常的。
中國先賢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在關稅問題上,中國的態度也是明確的、一以貫之的。我們敦促美國儘早無條件取消對華加徵的全部關稅,這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也是其作為大國對世界的一份責任。華盛頓決不要像個小人一樣拿它來跟中國討價還價,甚至要挾中國。它如果那樣幹,一定會碰一鼻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