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文若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今年上半年,眼科賽道利好訊息持續釋出,前有國家衛健委印發《“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後有何氏眼科(301103.SZ)、普瑞眼科(301239.SZ)相繼登陸資本市場。
然而,站在風口下,民營眼科醫院的淨利潤走勢卻呈現分化。
財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3家A股眼科醫院上市公司合計接近14億元。其中,愛爾眼科(300015.SZ)仍穩居第一,歸母淨利潤高達12.91億元,支撐起了整個民營眼科醫院業績的大半江山。何氏眼科、普瑞眼科淨利潤則均同比下滑超過20%。究其原因,除開疫情下業績承壓外,開業時間較短的醫院在多方折舊以及業績減少情況下出現虧損。
儘管利潤走勢出現分化,但眼科醫院上市公司均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
“疫情對民營眼科醫院當期業績確實有所影響,但鑑於眼科醫療服務有較強的擇期屬性,該波動終究系短期因素。整體眼科醫療服務市場的滲透率較低,仍然有較大市場有待企業挖掘。各家上市公司如果旗下醫院能持續穩健經營,仍然未來可期。”某券商醫藥生物組分析師告訴時代財經。
擴張仍在繼續
受疫情影響,多家眼科公司出現增速放緩甚至盈利下滑。
作為民營眼科連鎖的龍頭老大,愛爾眼科在營收規模、盈利能力方面一騎絕塵,上半年實現營收81.07億元,同比增長10.34%,歸母淨利潤12.91億元,同比增長15.73%。
“目前民營眼科醫院賽道處於一超多強的局面。多年以來,愛爾眼科積攢了較強的行業口碑,已是遠超第二名的行業絕對龍頭,無論是醫院佈局還是業務結構均有顯著優勢。”前述分析師對時代財經分析道。
港股的朝聚眼科(02219.HK)和希瑪眼科(03309.HK)也呈現增長趨勢。
今年上半年,朝聚眼科實現營收5.33億元,同比增長6.51%,歸母淨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27.99%;希瑪眼科總收益8.82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7.75億元),按年增長69%,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44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27億元),按年增長50.7%;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8%至1481.5萬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302.28萬元);調整後股東應占利潤按年上升141.1%至9034萬港元(摺合人民幣約7941萬元)。
其中,希瑪眼科的業務表現出現分化,眼科服務收益增長17.2%,實現收益5.11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4.49億元),而牙科及其他醫療服務業務則大漲216%,實現0.84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0.73億元)。
不過,並非所有企業的業績都實現增長。
財報顯示,受疫情及新開醫院虧損等影響,今年上半年剛剛上市掘金的新晉選手何氏眼科和普瑞眼科,均出現業績下滑。
其中,何氏眼科上半年營收為4.68億元,同比增長 0.75%,歸母淨利潤為4181.20萬元,同比減少29.12%;普瑞眼科上半年營收為8.90億元,同比增長 5.08%,歸母淨利潤為5126.42萬元,同比下降21.54%。
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普瑞眼科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包括上海、昆明(二院)、北京、西安等多地醫院均出現虧損,其中合肥、南昌和廣州的屬於新開的醫院,尚處於市場培育期,沒有那麼快會實現盈利。
“其他的一些醫院,有的也是開業時間短,沒有那麼快回本;有的是當地競爭特別激烈,地方公立醫院比較強,其他公司的民營醫院也在當地佈局,比如瀋陽。”該人士稱。
前述分析師亦向時代財經坦言,“新醫院需要時間培育才能盈利,疊加考慮疫情因素,普瑞眼科等新上市公司的業績下滑符合預期。”
以賣鋼筋起家的光正眼科(002524.SZ)業績墊底,上半年實現營收3.41億元,同比下降35.38%,歸母淨利潤虧損6367.68萬元,同比下滑203.90%。在細分業務營收上,光正眼科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卻是能源行業。
不過,業績下滑並不能阻止玩家們擴張的步伐。據國金證券研報,除愛爾眼科,普瑞眼科也實現全國連鎖網路覆蓋,其餘公司多以單一地區為大本營向其他地區進行小範圍輻射擴張,何氏眼科遼寧省內收入佔比常年維持在98%左右,上市將加速它的省外擴張步伐。
財報資料顯示,愛爾眼科本報告期收購了16家眼科醫院及診所,截至2022年6月30日,愛爾眼科境內醫院數量達到187家,門診部132家。此外,愛爾眼科還在境外佈局了115家眼科中心及診所。
2022年3月,何氏眼科登陸創業板,募集資金總額12.96億元,其中4.94億元用以瀋陽何氏醫院擴建、何氏眼科新設視光中心、北京及重慶新設醫院、何氏眼科資訊化建設專案。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何氏眼科在遼寧省內籌備啟動了院區建設專案2個,籌備啟動新設和改擴建視光門診專案5個,還在成渝地區啟動了2家視光門診建設專案。截至目前,何氏眼科擁有3家三級眼保健服務機構,32家二級眼保健服務機構,55家初級眼保健服務機構。
普瑞眼科則在半年報中披露,今年上半年,昆明潤城二院、合肥瑤海二院、南昌紅谷灘二院和廣州番禺普瑞眼科醫院已陸續開診。目前,公司在全國已開設了23家連鎖眼科專科醫院。
開拓新業務
眼科市場具有高成長、高天花板特徵。中國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國家,根據《國人近視手術白皮書》,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已超6億,另據衛健委公佈的《2018年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達53.6%。
然而,2021年,中國每1000人中只有0.7人接受近視手術,而美國有2.6人,歐洲有1.3人,韓國則達到了3.8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整體眼科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於2024年達2231億元,2020-2024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1.05%。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近年來,隨著國家層面對社會辦醫的支援以及眼科醫療服務市場的擴張,民營眼科醫院數量持續增長。據媒體報道,2020年,國內眼科專科醫院數量為1061家,其中,只有56家為公立醫院,另外的1005家都是民營醫院。
進入2022年,眼科利好訊息相繼釋出。今年1月份,國家衛健委印發《“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持續推動眼科行業發展。
隨後,何氏眼科、普瑞眼科相繼登陸資本市場,而今仍有華廈眼科正在排隊IPO。
時代財經梳理賽道內各家企業的細分業務發現,諸如屈光專案、視光專案、白內障專案等仍然佔據營收的大頭,競相佈局的背後是否存在同質化問題?
“整個眼科服務的市場容量是很大的,同質化現在還不是一個問題,眼科賽道還沒有進入到價格惡性競爭的程度,民營眼科上市公司還處在擴張、新開醫院的狀態。”前述普瑞眼科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
在前述分析師看來,儘管當前眼科醫療是大熱門,但實際上目前眼科服務的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市場競爭尚未進入白熱化階段,對於賽道中的企業來說,仍然有較大的市場值得挖掘。
“新開醫院或視光中心是民營眼科連鎖集團實現量增的關鍵之一,包括愛爾眼科在內的各家企業均處於擴張階段。實際上,我們認為眼科醫療服務賽道增長空間可觀,比如‘十四五’眼健康規劃提出2025年白內障CSR要提升到3500,比如角塑目前滲透率僅有1.5%左右、長期有望增長至10%,市場規模仍有顯著的擴容空間。”前述分析師對時代財經說。
在常規化的業務佈局之外,時代財經注意到,眼科醫院上市公司已經在拓展綜合眼病治療等新業務。
財報顯示,何氏眼科已與基因檢測領域龍頭生物技術企業進行合作,匯入臨床眼病的致病基因檢測與易感基因檢測,且正在就基因篩查、疾病診斷和基因及幹細胞治療眼病領域開展臨床應用研究。
另外,普瑞眼科也有佈局綜合眼病。財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綜合眼病專案營收與白內障專案大抵相當,為1.15億元。
“綜合眼病的治療相對複雜,一方面,眼病型別較多,另一方面,患者需要長期治療,治療效果相對來說不太明顯,而且對醫生資質和經驗要求較高。”前述普瑞眼科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目前來看,這塊業務的投入產出比不太划算。”
以普瑞眼科披露的毛利率資料來看,今年上半年,綜合眼病的毛利率為15.17%,而屈光專案可達52.31%。
前述分析師對時代財經指出,綜合眼病相對複雜,對醫院的綜合水平有較高要求,該部分業務對於眼科醫院的盈利能力也確實有一定影響,但長遠來看,發展綜合眼病科室是眼科醫院的必經之路。
“一是全面的診療能力有利於眼科醫院整體口碑提升;二是人口老齡化疊加診療率提升,對綜合眼病科室需求持續增長,利好科室長期發展;三是乾眼診療等新興業務的發展對綜合眼病科室有一定的依賴。”該分析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