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點“超預期” 釋放積極穩增長訊號 央行年內首次全面降準25BP

節點“超預期” 釋放積極穩增長訊號 央行年內首次全面降準25BP

封面新聞記者朱寧

3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稱,決定於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對於此次降準的目的,央行表示:“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援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過,央行也同時提到,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對於此次降準,雖然市場沒有預料到在當下時間點有所動作,但降準之事,市場卻有所準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同時,央行行長易綱此前在“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降準提供長期流動性支援實體經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已引發市場的降準預期。

他還提到,目前中國貨幣政策的主要變數水平是比較合適的,實際利率水平是比較合適。對於降準,2018年以來中國央行實施14次降準,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5%左右降到不到8%,用降準的辦法“吐出”長期流動性來支援實體經濟,還是一種有效方式,使得流動性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降準利好股市

對債市影響無規律

一般而言,降準對股票等風險資產構成利好,實際上,自2019年以來,央行降準對股市呈現明顯的正效應,其中7次降準有5次滬指次日實現上漲,有6次實現5日累計上漲。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整體來看當前市場已經逐步消化了內外部因素,今年無論是A股和港股,趨勢上已經反轉,市場的賺錢效應也會逐步提高。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雙管齊下,會推動今年經濟復甦,積極做多、逢低佈局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從債市來說,2020年以來五次央行宣佈降準後10年期國債價格的走勢,較為分化,無明顯規律。

不過,光大固收首席張旭對此表示,降準對於債券市場情緒面的影響大體上是正面的,但對於估值面的影響是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鑑於情緒面只會在短期內影響債券市場,因此在降準之後的短暫時間內債券收益率大機率會上行;估值面是影響債券市場中長期走勢的關鍵因素,因此降準後債券收益率不一定會趨勢性下行。

市場需要適度的貨幣環境支援

此次央行降準臨近二季度,有受訪人士表示,在時間節點上降準有些超預期,但進一步也反映了政策端為更好地、更加積極地提振中國宏觀經濟的決心。

對於此次降準的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分析師周茂華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國內消費和需求恢復,需要適度的貨幣環境支援。

“央行透過降準意在向銀行體系釋放低成本、長期限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援力度,最佳化信貸結構,促進消費和內需加快恢復。”周茂華指出。

中信證券認為,流動性水位下降階段,央行往往基於經濟基本面強弱判斷超額續作MLF與降準工具選擇;當下流動性市場同時面臨總量與結構層面壓力,若經濟延續強勢修復則後續超額續作MLF的可能性更高,但需關注MLF存量突破5萬億元觸發央行降準置換MLF的可能性。

申萬宏源則表示,本次降準後,銀行間流動性壓力緩和,貨幣乘數壓力也有所緩解。在去年上半年超儲率的高基數下,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只需維持相對正常的超儲率,就能從同比增速視角貢獻貨幣乘數增速,進而支撐M2增速,但商業銀行無法持續壓低超儲、不然或迎來新一輪流動性壓力,估算三季度壓降超儲率的方式逐步逼近極限,同期貨幣乘數增速有較大下行壓力,進而影響信用擴張與經濟恢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35 字。

轉載請註明: 節點“超預期” 釋放積極穩增長訊號 央行年內首次全面降準25BP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