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經濟的優勢就是內部可迴圈。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消費無疑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275元,實際增長15.1%,兩年平均實際增長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057億元,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3.9%。消費市場總體延續恢復態勢,實現同比較快增長。商品零售增勢良好,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較快增長,線上消費對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持續顯現。
我國有14億人口、超過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從2012年到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6萬億增長到39.2萬元,年平均增長8.4%,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消費規模穩步擴張以及消費結構向中高階持續升級,對經濟增長的內生性支撐作用越來越大。
資料顯示,2020年,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4.3%,連續7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8%,拉動GDP增長6.3個百分點,兩年平均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具有強大韌性的消費,成為中國經濟抵禦風浪的重要壓艙石。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其關鍵在於抓住居民消費升級的大趨勢。2020年,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8.2%,已連續8年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8%,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而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文化辦公用品和通訊器材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額的同比增速,已經超過疫情前同期的增長水平,明顯高於消費整體增速,居民商品消費升級態勢明顯。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新產品產量增速也印證了這一點。資料顯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大幅增長172.5%,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智慧手錶等產品同比增速均在50%以上。
我國消費升級的良好趨勢還體現在諸多方面。旅遊、文體娛、健康等幸福產業發展壯大,並與新資訊科技深度融合,目前已步入發展快車道。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廣泛滲透,直播電商、短影片電商、社群團購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促進市場銷售增長。線上線下消費融合提速,快遞“進村”“進廠”“出海”加速推進,市場規模持續擴張。
居民消費最佳化升級,同現代科技和生產方式相結合,蘊含著巨大增長空間。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耐用消費品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的潛力很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文化、健康、養老等新興消費領域將保持快速發展。此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紮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逐漸補齊,農村市場潛力將逐步釋放。
“十四五”期間,我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我們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深入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暢通內外經濟迴圈,著力促進消費升級,從而不斷增強經濟發展韌性,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鄧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