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上調了全球GDP增速預期至6%,並將對中國的GDP增速預期上調至歷史性的8.4%。
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困難猶在,但備受期待。經歷了2020年曆史罕見的全球大疫情後,各國均面臨如何進一步抗擊疫情同時加大經濟復甦力度的巨大挑戰。與此同時,多國財政支援政策的推出及疫苗的研發與接種,極大提振了各國推動經濟復甦的信心。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經濟能否如願強勁復甦,哪些經濟體、哪些產業將領先一步?全球貿易和跨境投資會形成怎樣的趨勢?當前以美國為代表實行超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會對全球和中國金融市場帶來怎樣的衝擊和壓力?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是削弱還是加強,中國面對的國際環境會向哪方面發展?全球和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是什麼,如何防範?全球和中國政商學界權威人士對於全球經濟和各經濟體的增長前景信心如何?
在關鍵而重要的時刻,《財經》雜誌、《財經智庫》、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在繼“2020全球經濟信心指數”釋出後,再次攜手共同組織了“2021全球經濟信心指數調查”。
調查顯示,受訪者普遍預測2021全球經濟將穩步復甦,全球貿易與投資均將出現反彈,主要國家或地區的股市、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也將相對回暖;而長時間的疫情衝擊,各國財政收入下滑但支出大幅擴張,債務風險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要謹防債務風險演化為金融危機;尤其是目前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和保持低位的利率水平使得金融市場維繫脆弱的平衡,但長期來看,超規模的刺激提升通脹上行壓力以及結構性通脹上升,會迫使加息重啟,市場流動收緊,對金融市場形成巨大波動;大家普遍認為生物醫藥、資訊科技、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將是國內外最有成長前景的行業,也是今後國際產業競爭的焦點。
4月11日19:00-21:30,八位相關領域專家與企業代表將親臨現場,解讀“2021全球經濟信心指數”,共話疫情後全球及中國經濟的復甦與反彈。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慎良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