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醫療組
作者 | 陳廣晶
題圖|視覺中國
中國藥企不愛搞研發。
2016年,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醫藥界·E藥經理人》雜誌、和君諮詢集團聯合推出了“2016年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10強”榜單。
在這份榜單中,中國生物製藥排在首位,研發費用10.92億元;恆瑞醫藥這一年的研發費用8.92億元,相當於其當年營業收入的9.57%,排名第二。同在榜單上的海思科、達安基因等,研發投入不到2億元。
一年後(2017年),山東某省內媒體宣傳鼓勵研發成效,提到齊魯製藥2013年至2016年研發投入分別佔到了營業收入的5%到8%,已經“位於行業前列”了。
而大批知名藥企,其研發投入在營收中佔比普遍都在5%以下。很多知名中藥企業研發投入佔比甚至低至1%。重廣告營銷、輕研發是當時中國醫藥企業的通病。
如今情況忽然變了。從資料上看,中國藥企不僅越來越重視研發,甚至還很激進。
米內網統計的2021年研發投入排行榜上,恆瑞醫藥還是排名第二,不過數值已經增加至62億元,佔到他們當年營收的24%,相當於上年淨利潤的全部。排名第一的百濟神州研發投入已經逼近百億元大關。中國生物製藥排到第四位,研發投入也增加到了38.2億元。
另一家沒有上市的龍頭藥企齊魯製藥,2021年研發投入也超過了營收的22%。
而且這個變化似乎是忽然發生的。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2021年A股披露研發費用的404家醫藥企業中,326家研發費用增加,佔到總數的80%以上,其中半數以上的研發投入都在1億元以上,遠超歷年水平。
這些企業中,研發投入同比增幅超過100%的就有29家之多,最高增幅達到700%!
另據藥智網統計資料,TOP10家藥企在研發上的投入總額,幾乎與去年TOP100家藥企的研發投入總額相當。
這樣的勢頭在2022年也並沒有減弱。在已經公佈年中報的藥企中,湖南九典制藥研發投入增長超過了50%;武漢海特生物製藥同比增長34.87%;康緣藥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8.01%……
然而,在行業人士看來,藥企開始重視研發是好事,但是處於現在這階段,如此大筆投入值得關注。
2018年以來,大批仿製藥的價格被砍到“地板價”,而創新藥進院、支付等問題仍未得到徹底的解決。在投資領域,醫藥板塊也正處於一個低谷期。
作為典型代表,恆瑞有10款創新藥實現商業化,但總收入都不能抵消仿製藥集採帶來的影響——2021年以來恆瑞醫藥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市值也從巔峰時的6000多億元,跳水到2000多億元。
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發經驗薄弱的中國藥企,真的會如此激進地重注新藥研發嗎?激增的研發投入背後,又有怎樣的戰略和玄機?長期在研發方面欠債的中國藥企,是否能靠重金投入快速翻身?
不研發也賺錢的黃金時代
“我們的醫藥企業滿足於模仿、跟隨,享用巨頭們留下的殘羹冷炙,自以為解決溫飽,就高枕無憂了!”
在2009年《中國動物保健雜誌》的一篇文章中,某合資藥企董事長這樣犀利點評當時的本土藥企。
話雖難聽,卻是一針見血。
官方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以後,中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根據經濟參考報訊息,2012年中國醫藥工業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藥品和醫療器械市場。當年醫藥工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了14.5%,是全國工業平均增幅的3倍還多。
此後雖然增速有起伏,但是總體量持續增加。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彙總國家統計局、工信部等官方資料發現,到2017年,中國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已經達到29826億元,每年的增長幅度都在9%以上,最高達到16.5%。且醫藥工業增加值增速一直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
高速增長的市場中,仿製藥佔到了70%以上的份額。加上過專利期原研藥,非專利藥市場佔到了90%,甚至更多。而發達國家,結構正好是反的——專利藥銷售金額佔比90%,仿製藥銷售金額佔比10%。
從具體品種看,2016年全球銷售額最高的10款藥是各種“單抗”、治療丙肝的小分子藥、胰島素等。同期,在中國銷售額最高的是大輸液、抗生素、輔助用藥和中藥注射劑。
也就是說,醫保和患者花了大價錢,買到的往往是技術含量有限,甚至沒有與原研藥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比對的仿製藥,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都缺少試驗資料支撐的“萬能藥”。
在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後,藥企研發投入非常有限。
江蘇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原總裁陶惠啟在早年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2005年數千家制藥企業的研發投入總額是30億元,按照一款新藥研發耗費10億美元來計算,全中國所有藥企兩年的研發投入加起來,還不夠研發出一款新藥的。
“那時候醫藥行業能快速發展,全靠政策紅利。”人大醫藥衛生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特約專家劉檢告訴虎嗅。
國家醫保局成立以前,相當長時間裡,中國醫保基金管理粗放,控費不嚴格,加上“以藥養醫”等問題,低端仿製藥、過專利期原研藥、安全無用的輔助用藥在醫院大行其道。
這些藥定價高,加上大處方問題嚴重,造成醫保基金的浪費,也增加患者看病的負擔。而在硬幣的另一面,這也確實促成了醫藥市場的迅速崛起。很多本土藥企就憑一兩種仿製藥或中藥獨家品種,就能年入上億元,甚至十幾億、幾十億,還能在A股IPO上市受到資本市場的推崇。
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研發起到的作用反而有限。
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研究者以2010至2013年間在中國A股上市的100家醫藥公司為樣本,研究發現:對於小藥企來說,在研發上增加投入,還不如將同樣的錢投入到營銷領域獲益大。
新藥研發風險大,耗時長,且不說這些企業有沒有實力搞研發,在當時的環境下,即便研發成功了也很難獲批;即便批了,醫院、醫生也未必敢用。對於它們來說,倒不如跟在跨國藥企身後吃“殘羹冷炙”,靠營銷搶佔市場。
巔峰時期中國有近7000家藥企,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加大營銷投入幾乎是醫藥市場競爭的標配。
可以看到,即便是被奉為“研發一哥”的恆瑞醫藥,2015年的研發投入也只有銷售費用的1/4。恆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在後來回憶這段時期經歷時也曾提到,當時說是做新藥,實際上也都是仿製藥。
這些仿製藥在原研藥遲遲不能進入中國的年代,解決了臨床缺醫少藥的問題,有其積極意義。後來逐漸走上了野蠻生長的道路,也與忽視研發密切相關。
這些產品普遍是低水平重複建設的結果,本身缺乏競爭力、同質化嚴重,銷售幾乎全靠拉關係、給回扣。在動輒80%到90%的毛利率中,有相當部分用於中間環節。根據央視2016年的報道,藥品定價中,醫藥代表可以拿到10%的提成,醫生拿30%到40%的回扣。
這也進一步壓縮了研發投入的空間。在政府限價的趨勢下,所謂的研發投入很多時候是為了應付新政,比如GMP升級和集中招標採購——價格降得太低的藥品,會“改頭換面”重新上市,按照新藥重新定高價,而這個過程也實在花不了很多錢。
曾有知名藥企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如果要投入研發,最多能拿出營業額的5%到8%。這點錢與銷售費用相比就少得可憐了。
如此迴圈往復之下,過去幾十年裡,中國製造業浩浩蕩蕩走向全世界的時候,醫藥產業逐漸掉隊了,除了原料藥和少數仿製藥,幾乎沒有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的產品。
那時候,對於數千家中國藥企來說,躲在中國市場的“溫室”裡就能衣食無憂,甚至吃到“虛胖”,出海跟各國製藥巨頭正面拼殺,也實在沒有動力。
不研發就死的尷尬時刻
中國醫藥人的“南柯一夢”可以說是做到頭了。
“再不轉型,企業都沒了。”在第七批集採剛剛結束之時,南京循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新峰就向醫藥同仁敲響了警鐘。
過去4年裡,包括國家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取消藥品加成、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醫改新政已經徹底顛覆了前述醫藥行業發展的邏輯。
特別是,仿製藥集採,其勢頭可謂“摧枯拉朽”,國家集採和地方聯盟集採配合,短期內已經將大部分相對成熟、採購金額大、臨床用量大藥品的利潤都擠幹了。很多上市公司直接失去了“現金奶牛”。
在第七批藥品集採後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醫保局公開透露:國家藥品集採已經累計節約費用約3000億元。
拼殺之下,失敗者固然前景堪憂,很多中選者也只能稱之為“慘勝”。“可能只有20%是藥的錢,80%都是包材的錢了。”劉檢向虎嗅表示。
這意味著,以前跟隨仿製暢銷藥,靠“定高價、給回扣”方式推廣的市場遊戲徹底玩不轉了。
米內網一項資料顯示,2021年在A股上市的433家醫藥企業中,近半數企業營收、淨利潤有不同程度下滑,55家藥企虧損。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恆瑞醫藥,在創新藥仍然不能挑大樑的情況下,18個主打產品納入集採之後,其營收和淨利潤首次雙雙下滑——營收同比下滑6.59%,淨利潤下滑28.41%。
臨床常用藥只有400到500種,前七批全國性集採已經囊括了近300種,留給藥企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現在整個行業都在喊’活下去’。”劉檢向虎嗅指出,“共識,就是唯有創新才是活命之路,不創新是活不下去的。”
經過幾年煎熬,很多企業已經熬不下去了。就在前不久,老牌仿製藥企業四環醫藥剝離了其仿製藥業務。
這對於跨國藥企並不是新鮮事,輝瑞、諾華等都已有所行動,因為對他們來說不賺錢的仿製藥業務還不如直接換成錢,但是對於以仿製藥為主營的中國藥企來說卻不容易。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幾乎就意味著改弦更張。
更早些時候,第二批集採中“阿卡波糖”意外失標之後,昔日的“糖尿病口服藥龍頭”華東醫藥,沉寂一年後就開始轉戰醫美了。
不過,劉檢認為,集採的目的不是把企業逼死,而是讓一些老藥給下一代產品騰挪位置。“有的藥就算你降到1分錢,國家也不要”。所以“創新”也蘊含著“根據臨床需求、疾病譜的變化,推出新藥替代老藥”之意。
自從上世紀末藥品管理趨嚴以來,中國製藥業經歷了從強制執行GMP認證到集中招標採購,再到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一系列的“淘汰賽”、“生死局”,藥企大規模關門的情況並沒有出現,19萬個批文也只減少了3萬多個,這次他們真的會改變嗎?
從資料上看,中國藥企確實拼了。
2021年恆瑞醫藥一口氣拿出了一年淨利潤——約62億元,來重注新藥研發。
另一家龍頭齊魯製藥,根據咸寧新聞網對該集團董事長李燕的專訪,2021年齊魯在研發上的投入33.2億元,這一數字相比2020年增幅超過25%。該公司在全球至少有5個研發機構作為源頭,正在推進的創新專案有80多個,其中13個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另據行業智庫藥融雲訊息,僅今年5月份拿到批文的1類新藥AB-729注射液——用於乙型肝炎治療和預防的核藥(RNAi)上,齊魯製藥就投入了超過19億元人民幣。在國際前沿的核藥領域,除了RNAi還有siRNA、mRNA等。
據米內網統計,2021年A股及港股上市的中國醫藥企業中,有247家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總金額超過千億元。
相比上年研發投入增幅超過30%的有127家。其中,29家增幅超過了100%,最高值達到700%;研發投入相比上一年增幅超過50%的有43家。增幅在10%到20%之間的有67家。雲南白藥、濟川藥業、匯宇製藥、葫蘆娃藥業、石家莊四藥、悅康藥業、長春高新等老牌藥企也在其列。
以前最多隻願拿營收的8%搞研發的藥企,紛紛掏出20%、30%甚至更多來投入研發。
雖然從體量說仍然沒法跟跨國藥企匹敵,但是相比從前也是“大出血”了。
另據美柏資本釋出的《2022中國醫藥授權許可BD交易半年度報告》,儘管在創新藥遇冷的總體形勢下,交易更加趨於理性,僅2022年1-6月份,中國的BD交易總額還是達到了109.5億美元,首付款13.12億美元,同比還增長了38%以上;交易數量43筆,同比增幅達到了61.5%。
在這個領域,傳統藥企自有資金較為豐厚的優勢凸顯。根據上述報告,傳統大藥廠交易20筆,顯示出十足後勁,在各類藥企BD交易中佔據首位。其中,華東醫藥BD交易最多,半年就有4起,其次是復星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等。
來自:美柏資本微信公眾號
藥企的研發佈局中,包括抗體藥物的PD-1、LAG-3、CTLA-4、TIGIT、PCSK9等熱門靶點及其各種聯用、偶聯,基因療法、細胞療法……凡是跨國巨頭有的,幾乎都可以在中國找到蹤跡,甚至還有“卷”起來的勢頭。
總之,在仿製藥空間急劇萎縮大勢之下,無論是靠仿製藥起家的恆瑞醫藥、齊魯製藥、揚子江藥業,還是靠中藥起家的雲南白藥、步長製藥,都在不遺餘力地向外界剖白自己對創新是多麼的重視。
劉檢將行業的這種狀態定義為“五代十國”。對於具體藥企,這意味著更大的風險、更多的可能,以及更加殘酷的競爭。
“繁華”背後有多少表面功夫
逆境中的研發支出,往往可以看出企業未來的競爭力。
但是可能不包括那些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的企業。
事實上,多位行業專家都曾向虎嗅透露這樣的看法:“中國藥企重視研發是好事,但是研發投入忽然增高,恐怕很多隻是表象。”
儘管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關頭,大部分企業仍在觀望。劉檢告訴虎嗅,目前只有不到10%的頭部企業能做自主創新。另有大約10%的藥企想做高階仿製藥,還有10%的藥企開始轉入其他賽道,比如醫美。此外,至少60%的藥企仍在觀望,不想做出改變。
這些藥企可能沒有能力做創新藥、也沒有財力買新品種,或者乾脆是心存僥倖,認為只要堅持下去,沒準兒哪一天市場環境會改變。他們深陷經典的兩難境地:“不創新會死;做創新,恐怕會死得更快”。這些企業彷彿身處懸崖峭壁,其目標是活下去,沒有動力轉型。
“提高研發費用”的好處顯而易見,既可以美化利潤、穩住投資人信心,也可以保住上市公司的“殼”。“不然沒等企業真的被集採打垮,股價就先把他們弄死了。”有業內資深人士向虎嗅指出,實際上很多所謂研發投入提高,只是“障眼法”。
比如研發投入資本化,就是常見的盈利管理工具。
資本化之後,研發投入可以作為“無形資產”按年度分銷,不必直接作為費用被抵消掉,操作上企業自主空間較大。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在經營狀況好的時候,將更多研發投入費用化,可以減少繳稅;經營狀態差的時候,提高資本化比重可美化利潤。
可以看到,長春高新就曾被指粉飾利潤。該公司從2018年開始逐年提升研發投入中資本化部分的佔比,從17.17%一路提到30%以上,在百克生物上市後,其業績壓力緩解後,相關資料又迴歸到常規水平。
微芯生物2019年也曾因營收增長17.68%,淨利潤大降37.9%,研發投入資本化激增等,遭到“操縱利潤”的質疑。
從各家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來看,業績承壓之下,中國藥企研發投入資本化的問題正在凸顯。
比如:2021年一直堅持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的恆瑞醫藥,忽然對部分研發費用資本化。
同年,貝達藥業的研發投入中,資本化金額所佔比例達到77.63%,雖然不是歷年最高的,但是也高於2020年水平。
研發投入增長53.93%的麗珠集團,其2021年財報顯示,該公司報告期內研發投入中資本化金額從2020年的1.05億元激增至3.78億元,增幅257.88%。資本化部分在總研發投入中的佔比也提高到了24.79%。
同時,現行規則對研發費用沒有明確規定,也為企業大開方便之門。
很多藥企把建廠房的投入、更新產線的費用、生產線員工工資等等,都列到了研發費用裡。有一些雖然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有利於更好地保障供應,是值得鼓勵的,但是與投資人和公眾想象中的“研發”,也就是開發創新藥械,並不是一回事。
從年報中公開的專案看,所謂研發費用中,材料費、員工薪酬和折舊及分攤上普遍佔了大頭,更具有實際意義的試驗費和外部技術買入等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
此外,研發管線是不是真的在推進,在研產品成色如何,也值得關注。
從公開的管線看,最突出的問題仍然是同質化問題。藥智網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研發投入最高的10個藥中,有2個是PD-1產品。研發投入最多的100藥品中,阿達木單抗、貝伐珠單抗、人血白蛋白等都很常見。
“在現在的製藥工業水平和集採環境下,任何賽道有兩三個產品基本也就能滿足市場需求了,後面的如果不是更好的,就沒戲了。”中國醫藥裝置工程協會秘書長徐述湘告訴虎嗅。
更糟糕的是還有藥企的研發管線中,有明顯不會有市場,甚至不會獲批的產品。比如某上市藥企的研發管線中,還有中藥注射劑產品在研,而這類產品因為安全性、有效性受到質疑,已經多年沒有新產品獲批了。可以說毫無誠意了。
而從更廣泛的角度看,藥企研發投入增加,究竟是在提升產品線水平、提高產品質量,還是在做創新藥,還是隻是為了獲得前述“研發”帶來的好處,都會透過企業的改變來大白於天下。“弄虛作假的人,是出不了成果的”。
無論如何,那些拒絕做出改變的藥企,業界預計,他們終究“會隨著集採的推進逐漸退出”。
真砸錢研發就能救命嗎?
舊的產業邏輯打破了,但是新的還沒有建立。
“中國還沒有形成做創新藥的環境和氛圍。”劉檢向虎嗅表示,“企業花了大價錢、熬白了一代人的頭髮,新藥好不容易上市了,結果銷售情況很差。那對很多藥企來說,還不如賣仿製藥。”
這是正是本土藥企面對創新藥的普遍心態。有人算過一筆賬,如果企業投入2到3個億做研發,峰值銷售不到5億元,那投資回報率就是10%,是收回成本的價值。而實際上,跨國巨頭近年來的研發投入回報率是下降趨勢,一度低至3%左右。
而中國企業搞研發又有獨特的難點。
首先是中國藥企研發經驗不足,又往往急於求成。
“中國製藥企業研發費用提高以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結構問題。”劉國恩在北大國發辦前不久舉辦的一次活動中指出,中國藥企的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臨床研究上,臨床前研發佔比偏低。
劉國恩援引歐盟報告,2009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1650個領軍企業中,只有中國和美國的研發投資是持續上升的趨勢。其中美國上升到40%,中國上升到了7%。醫藥產業在包括IT、汽車、工業、航天等所有領域中所佔比重還是最高的。
他援引的另一份資料則表明,美國製藥企業新藥研發中,臨床研究投入,基本上是臨床前研究的1.3倍;而在中國可以達到兩倍以上。
臨床試驗以外的研究,甚至是與藥品獲批無關的研究,很可能是持續創新的源頭。有臨床專家曾在行業會議上表示,跨國藥企在做研發的時候,不是做出新藥就可以了,還會對這個新藥進行持續的研究,找到該藥起作用的源頭在哪裡,耐藥的機制在哪裡。
“這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推出有二代、三代藥物。”上述臨床專家指出。而國內藥企在這方面做得不夠。
“我們常說卡脖子,就是落後於人,受制於人。如果不做臨床前研發,不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就會一直落在後面,一直被人家卡脖子。”劉國恩進一步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在中國,還不止是藥企觀念、投入的問題。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企業要想拿到臨床血液樣本等做進一步研究,要過遺傳辦、倫理委員會的關卡;學者要想自己開辦公司、搞轉化,也受到管理層面的制約。這些都在影響源頭創新的發展。
當然,新藥研發最大的障礙還是支付問題。根據人民政協網等媒體訊息,在年初的一次座談會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就曾表示,保基本的醫保政策,在與正在爬坡的中國醫藥創新藥有相融性的問題。
還需要關注的,是業界反映較多的“創新藥進院難”問題,也是在這次座談會上,宋瑞霖指出問題的關鍵,進一步最佳化國產醫藥創新生態環境,首先在政策制定上,就要全鏈條思考。
比如:很多創新藥是作為臨床急需藥品加速獲批上市的,結果卻不能進醫院。如果這些藥是臨床急需的,那就應該儘快讓患者用上;如果批了又不能進醫院,那到底是不是臨床急需的?
“國產創新藥一年批20個左右,能不能直接進入醫療機構?”宋瑞霖在前述座談會上指出。
這些問題的解決,目前看來,都不是短期能實現的。那麼中國藥企應該怎麼辦?
“一定要做差異化競爭。”徐述湘向虎嗅指出。他建議有能力做創新藥的企業,對“廣譜”抗癌藥的研究也要更細。這種藥究竟對哪些癌種是主要治療方法,對哪些癌種是輔助療法,要說清楚。“新藥不能做成’萬金油‘,什麼病都能治,什麼藥都能搭。”
如果新藥研發做不到差異化競爭,醫藥產業發展就很可能回到“多小散亂”的老路上。
有行業人士以中藥配方顆粒劑為例指出,在國家指定的6個試點企業之外,近年來很多地方也扶持了本地配方顆粒企業。經過幾年運營,那些規模小、同質化競爭企業,因為沒錢做研發,產品缺乏創新性、質量不過硬,現在也在逐漸撤出市場。
“事實證明多就會小,就會散、亂。”上述行業人士向虎嗅解釋說,過去有一些藥,比如安宮牛黃丸,阿莫西林、布洛芬等,都有上百個,甚至幾百個批文。“絕大多數都做不大了”。
行業專家還提醒企業,要注意評估風險,充分考慮到國內和國際審批環境不同帶來的影響。他指出,國產PD-1,比如信達生物的達伯舒,出海受阻,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研發經驗方面的侷限,“必須去了解對方的規則,不能投機取巧”。
對那些沒有研發能力的藥企呢?
“斷舍離。”劉檢向虎嗅表示。
對於中國藥企來說,最重要的看清方向,然後就要行動。“不是等著活下去,要動起來才能活下去”。有創新能力的要趕緊做研發,沒有研發能力有營銷能力的,可以轉型做營銷,兩種優勢都沒有要儘早退出或轉型。
“普藥的批文滿天飛。不要等到最後,想賣都賣不掉了。”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End
柔性供應鏈作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成為了行業尋求突破的共同命題。如何打造服裝業柔性供應鏈,縮短從設計、生產到零售終端之間的距離,為企業的品牌和業務增長服務?掃碼報名虎嗅「502線上同行」主題活動,本次會議暫行報名稽核制|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