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我當然不會只用營收這個單一指標來概括所有買賣決策
如何使用營收數字來評估個股?巴菲特認為,一般投資機構主要是以營收年增率來評估一家公司的成長動能。舉例來說,某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20億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營收100億元,營收年增率達2成,如果該趨勢持續至今年底,全年營收將可望較去年成長2成,假設成本費用結構相同,獲利應可同步成長2成,且應可反映在股價表現之上。
從臺灣50指數成分股來看,這些大型股都是各個產業或特定領域的龍頭與佼佼者,也是業界最具競爭力的公司。以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來看,漲幅前5名漲幅全數都在2成以上,相較於大盤今年以來漲幅還不到3%,這5家公司的股價表現明顯勝出。
進一步分析其營收表現,這5家股價漲幅較大的公司,除了聯電之外,其他今年以來累計營收也分別都有雙位數的成長力道。舉例來說,今年以來某公司漲幅已經超過24%,而今年前6月某公司營收已達1,201.7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1.09%,兩者呈現明顯的正相關。其他包括華新科、國巨、亞泥也都有營收與股價同步出現上升的類似狀況。
從基本面的角度出發,投資人在操作股票的實際過程當中,當然不會只用營收這個單一指標來概括所有買賣決策。因為,一家公司除了營收與其成長幅度之外,在損益表當中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甚至是業外損益,乃至於最終的年度稅後盈餘,也是瞭解一家公司營運、管理與賺錢能力的重要指標。
此外,除了損益表上的數字與不同期間比較之外,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上的許多重要財務數字與訊息,也是深入瞭解一家公司營運與財務狀況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