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電源的隱憂:百億營收下應收賬款高懸

  本報記者張英英吳可仲北京報道

  “公司整體經營保持平穩。”5月8日,面對並未消散的疫情危機,“光伏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300274.SZ)的掌舵者曹仁賢在2019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如是表示。

  2019年,在曹仁賢的帶領下,陽光電源營收突破130億元大關,擺脫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不過,進入2020年第一季度,陽光電源難敵疫情衝擊,其業績又瞬間“變臉”,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

  陽光電源方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的影響是有的,公司做出了一系列積極應對措施,整體可控。目前國內產業鏈都已復工,疫情可能影響全球的裝機容量,影響程度取決於疫情的發展情況。

  如今,海外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在競爭對手環伺之下,如何穩健擴充套件電站業務、搶佔逆變器市場份額、降低海外市場影響,這都是陽光電源在2020年面臨的重要挑戰。而在遠方,曹仁賢的“風光儲電氫”能源版圖設想也將迎接不少考驗。

  電站業務擴張隱憂

  陽光電源2020年一季度業績受挫,主要是因為電站系統整合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

  光伏逆變器是曹仁賢的發家業務,也是他的“命根子”。不過,如今他似乎更“偏愛”電站系統整合業務。

  2012~2013年,逆變器市場剛剛經歷一次洗牌,不少國外品牌紛紛退出中國,而國內企業之間的價格戰廝殺又撲面而來。不久,國內光伏標杆電價上網政策應運而生,市場快車道開啟。

  彼時,陽光電源在傳統逆變器業務基礎上,開始轉戰電站系統整合業務,一方面擴大逆變器市場份額,與其他競爭對手之間築起一道屏障;另一方面借勢增厚營收。

  2014年,陽光電源的電站系統整合業務營收開始超過逆變器,隨後一路狂飆突進,並於2019年營收佔比突破60%,接近80億元。

  事實上,2019年國內光伏市場景氣度並不高,全球新增光伏裝機30.11GW,同比下滑31.6%。但陽光電源在專案開發上卻大舉挺進,並於2019年拿下超2400MW的競價和平價專案,規模位居民企之首。

  “很多人看不上電站業務,實質上這是一個很好的業務。”2月24日,曹仁賢曾公開表示。

  據瞭解,陽光電源的電站整合業務模式主要包括EPC和BT兩種,收益來源包括逆變器銷售、EPC、專案公司股權轉讓等。曹仁賢認為,把電站作為資產運營出售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把它作為一個產品來運營,要制定全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其核心是上游專案開發和下游戰略客戶的培育,這種商業模式決定了(業務)可持續性。

  不過,受疫情影響,陽光電源2020年一季度的日子並不好過。報告期內,其實現營收18.47億元,同比下降16.78%;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0億元,同比下降6.83%。而業績受挫主要是因為陽光電源的電站系統整合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

  目前,國內市場仍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競爭力。近期,晶科能源首席營銷官苗根表示,國內需求預計每一季度會逐季回升,全年預測在30~35GW之間。這一數字並不樂觀,因為這包含了2019年超10GW的遺留專案。

  此外,競爭對手更加多而集中,價格快速下跌,使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中國電建的市場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地面電站EPC價格有的已降至2.9元/瓦,競爭者較多,疫情後都要吃飯。”

  疫情之下,確保現金流流暢、電站穩健投資,或許也是曹仁賢憂慮的。記者注意到,近幾年,陽光電源基本每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年底才能“轉正”,且應收賬款持續高懸。

  2016~2019年,陽光電源應收賬款從37.63億元攀升至66.72億元,佔營業收入約51.31%~62.67%。截至2019年12月底,其壞賬準備8.86億元。

  因應收賬款問題,陽光電源與客戶對簿公堂。2019年財報顯示,陽光電源涉及超百起重大訴訟、仲裁事項,其中涉及向客戶追討欠款、投資款或貨款的官司佔比為70%左右。其中,山東曹縣光伏專案糾紛涉及約5.89億元。

  陽光電源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應收賬款的增長,與收入規模不斷擴大有關。公司一直堅持穩健經營風格,透過加強專案管理、加強客戶信用管理、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計提壞賬準備等,確保經營風險可控。

  海外業務增長承壓

  陽光電源的儲能業務廣泛應用於德國、英國、日本、北美、澳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不少為疫情“重災區”。

  長期以來,倚重國內市場的陽光電源保持了業績增長,但略有“跛腳”的海外市場始終是曹仁賢的一塊心病。

  2019年之前,陽光電源國內業務營收佔比超85%,而海外市場則不及15%。尤其2018年,行業遭遇“5·31”危機,陽光電源開始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潭,而同為A股光伏龍頭的電池元件企業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卻保持了不錯增長。

  曹仁賢曾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自我反思,“海外市場收入至少要佔到公司總收入的40%,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抵抗各種各樣的風險。公司的目標是,用5年時間,讓海外收入佔比達到40%。”

  2019年,曹仁賢針對海外市場一番“指點江山”,加大銷售人員佈局,最終實現海外營收佔比25.16%,同比增長136.77%。

  可以說,這一成績正在向曹仁賢設定的目標逼近。但未曾料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卻席捲而來。

  光伏逆變器企業錦浪科技(300763.SZ)在談及二季度海外疫情影響時表示,疫情發生後,全球光伏市場面臨供應鏈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受限以及需求削減等問題。若國外疫情持續發酵,將給公司中短期經營業績帶來嚴峻挑戰。

  事實上,受波及的可能還有陽光電源的儲能等業務。

  2019年,陽光電源儲能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1%,儲能PCS與系統整合業務競爭力突出,其中海外儲能佔據了較大比例。據報道,陽光電源副總裁兼陽光電源光儲事業部副總裁吳家貌曾公開表示,陽光電源光儲業務國際化程度非常高,3/4的營收是來自於國際業務。

  據悉,陽光電源的儲能業務廣泛應用於德國、英國、日本、北美、澳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不少為疫情“重災區”。

  而曹仁賢重視海外業務的原因還在於,它直接關係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

  記者注意到,2019年,陽光電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上升1271.29%,其原因就是海外銷售佔比提升,銷售回款能力大幅度提升,銷售活動收到的現金流大幅度增加。

  對於疫情對海外業務的影響,曹仁賢在2019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海外一些業主專案受疫情影響雖有延期,但訂單未取消,再加上海外訂單存在數月的提前期,公司整體經營保持平穩。”

  “圈地”再擴新版圖?

  可再生能源制氫還要面臨來自可再生能源成本、儲氫、運氫、加氫和終端需求等多方面的挑戰。

  引人注意的是,就在2020年疫情等諸多不利因素衝擊下,曹仁賢鋪開了一張未來的能源新版圖。

  “風光儲電氫業務組合,全面構建新能源生態;發儲用控各產業環節,努力實現新能源閉環。”陽光電源在2019年報裡提出了新“藍圖”。

  陽光電源在氫能領域的佈局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制氫。據瞭解,目前氫氣的主要生產方式包括化石能源制氫、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等,而我國氫氣來源主要為化石能源制氫。

  公開資訊顯示,3月3日,陽光電源32.4億元投資吉林省榆樹市人民政府風電及制氫綜合示範專案,總裝機量400MW,其中示範制氫10MW。

  不僅如此,在2019年氫能被追捧至“風口”之時,陽光電源便正式成立了氫能事業部,並接連開始一系列佈局動作。

  2019年7月,陽光電源在山西簽訂了300MW光伏、50MW制氫綜合示範專案,後於2019年9月又舉行200MW光伏專案(一期)開工暨二期500MW光伏制氫專案簽約儀式。

  “風光儲結合起來制氫可以使電解裝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有利於大幅度降低制氫成本。”曹仁賢公開表示,風光儲氫一體佈局一方面促進陽光電源現有電站的開發,起到協同作用,也可為可再生能源消納尋找出路;另一方面,希望在氫能示範專案上找到突破口。

  然而,一位逆變器企業高管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一些地區對於氫能產業比較支援,陽光電源運用光伏制氫的概念,希望拿到更多光伏專案。以(氫能)產業換專案,可以節省開發成本。”

  但陽光電源方面向記者否認了上述觀點,並表示,任何一項新技術從嘗試到大規模應用,為市場接受,都需要漫長持續的投入和堅持。公司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用清潔能源生產清潔能源,可以打通真正的沒有碳排放的綠色迴圈,並可以有效消納光伏和風電。

  不過,目前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仍處於商業化匯入階段。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期來看,可再生能源制氫是一種更具市場潛力,也更環保的制氫方式。不過,目前受制於制氫成本偏高及整個氫能產業鏈發展不成熟,可再生制氫還要面臨來自可再生能源成本、儲氫、運氫、加氫和終端需求等多方面的挑戰。

  劉堅認為,透過消納可再生能源棄電可以明顯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但該模式會受棄電率等不確定因素影響。

  曹仁賢則表示,“任何優秀產品的研發成熟都需要較長的時間,目前公司可再生能源制氫還正處於技術研發和專案示範研究階段,收入貢獻進展要看市場發展情況。”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04 字。

轉載請註明: 陽光電源的隱憂:百億營收下應收賬款高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