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洪:碳中和目標帶來考驗與機會,混動是較好的過渡方式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正式開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汽車界人大代表的建議中,“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業發展、汽車零部件保供應等問題,成為汽車業的“關鍵詞”。

身為汽車業的代表,曾慶洪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碳中和的目標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考驗,也為發展提供了機會,電池技術、充電便捷性的發展仍是限制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大難題。混動車型在節能減排上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是比較好的過渡方式。

曾慶洪:碳中和目標帶來考驗與機會,混動是較好的過渡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電池技術、充電便捷性限制新能源汽車推廣

新京報:你認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對於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意義如何?汽車產業將如何發揮作用?

曾慶洪:汽車產業鏈條長,在碳中和目標下不僅要求汽車產業鏈快速升級、提高現代化水平,也要求汽車企業加快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加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的佔比。所以,碳中和的目標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考驗,也為節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

新京報:從國家政策和行業層面來看,你認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您有何建議或期望?

曾慶洪: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過程中,政府透過碳稅、碳交易、雙積分等政策措施,鼓勵汽車產業節能減排,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但目前電池技術、充電便捷性的發展仍是限制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大難題。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普及,一是要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充電難問題,國家相關部委加強統籌、規劃佈局,在舊城改造、城郊接合部開發時提前考慮用地規劃、充電站佈局、配電設施建設等問題,新增電力供應重點考慮老舊小區和城中村地帶的電力升級改造;二是加快技術革新發展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解決充電慢問題,國家層面提高重視和統籌規劃,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鼓勵該技術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和投入。

傳統燃油車仍佔據絕大部分市場 混動技術是比較好的過渡方式

新京報:你認為,碳中和議題下的行業變革,對於未來的汽車能源結構、汽車產業發展有何影響?新能源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是否為終極能源方向?

曾慶洪:碳中和目標的明確,將大大加快我國汽車產業往新能源方向發展的變革,預計在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將更快地擴大市場佔有率。但傳統燃油車目前仍佔據絕大部分市場,預計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還具有一定消費市場。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突出,天然氣與石油對外依存度較高,從能源安全形度考慮,氫能可替代油氣,降低油氣進口依賴度,最佳化能源終端體系。

新京報:近期,除了純電動以外,混動成為不少車企探索實現碳中和、節能減排的技術路線。在碳中和的目標下,你認為混動技術的發展是否更有必要性或緊迫性?

曾慶洪:相較於純燃油車,混動車型在節能減排上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且我國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仍在不斷完善中;所以在當前階段,混動技術是比較好的過渡方式。廣汽集團近年來也加大混合動力車型的匯入。廣汽本田、廣汽豐田也在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加強混動車型佈局,搶灘混動賽道。

新京報:廣汽集團在碳中和的目標下有何具體的目標和舉措?目前成效如何?

曾慶洪:在廣汽集團“十四五”規劃中,提出2025年全集團新能源銷量佔比要達到20%,傳統燃油車混動化比例要超20%。

在新能源技術路線規劃方面,堅持純電動兼顧插電式混動的路線,已建成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系統兩大新能源車型平臺。此外,開創向合資企業匯入新能源技術、自主品牌車型的先河,幫助合資企業降低碳排放。

與此同時,廣汽集團旗下整車工廠大部分已經可以做到廢水零排放,實現利用廠房屋頂進行光伏發電。目前,還攜手合作夥伴打造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積極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優秀企業落戶,將產業園打造成國際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生態城。

解決零部件難題仍需自主創新,促進產業鏈升級轉型

新京報:今年開年,“缺芯”“缺電池”繼續在產業鏈蔓延。廣汽集團目前的關鍵零部件儲備如何?是否能保障持續供應?

曾慶洪:廣汽集團相關投資企業持續加強與零部件供應商的溝通,持續爭取晶片與其他核心零部件的供應,盡力縮小零部件缺口,保障產品生產的正常運作。透過建立風險零件應對機制,強化風險防範;下屬各主機廠採取供應監測、資訊共享、部門聯動、臺賬管理等措施,對供應鏈實施動態管理,做到供應鏈風險早識別,早應對,積極採取多種應急措施主動應對。

新京報:面對零部件供應難的問題,廣汽集團與合作伙伴將如何解決,是否做了長期規劃和部署?

曾慶洪:針對晶片供應問題,廣汽集團成立晶片應對小組,及時協調晶片供應鏈問題,實行一點一策一預案,多方聯動推動產業鏈條的短縮,積極探索開發重點晶片替代方案。當前,廣汽集團與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廣東粵芯公司、地平線等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努力推動晶片供應鏈穩定升級。

從中長期來看,還是要依靠基礎創新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維護供應鏈穩定、促進產業鏈升級轉型。

新京報:如何看待今年汽車市場的發展?對於放開限購、汽車下鄉、增加號牌指標投放等政策,你認為能夠對市場格局和競爭帶來刺激和變化嗎?

曾慶洪:中汽協、乘聯會對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增速的預測為8%左右。但車市恢復高增長並不意味著“普惠式”紅利的到來,2021年車市仍將維持存量競爭的特徵。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將繼續為中小企業減稅降費,並且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這些都是汽車行業的重大利好訊息。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魏帥 編輯 趙澤 校對 楊許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77 字。

轉載請註明: 曾慶洪:碳中和目標帶來考驗與機會,混動是較好的過渡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