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信託產品估值啟動 10月底出首批結果

由 士振文 釋出於 財經

本文轉自【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方妮

信託公司淨值化繼續加速推進。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9月22日,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信登”)與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簡稱“中債估值中心”)簽署估值服務協議,同時與上海信託、陸家嘴信託、華寶信託、粵財信託、渤海信託、中建投信託、陝國投信託、國投泰康信託、長城新盛信託等9家首批試點機構簽署了估值試用意向協議,由此開啟中國信登與中債估值中心信託產品估值業務的合作,參與試點信託公司將於今年9月底開始透過中國信登向估值合作方報數。

另據瞭解,首批估值結果10月底推出,隨後將逐步向全行業推廣,爭取早日實現行業全覆蓋。

9家試點即將開始報數

不久前,由中國信登、信託業協會、中債估值中心等聯合制定的《信託公司信託產品估值指引(徵求意見稿)》(簡稱《估值指引》)下發至信託公司,向業界徵求意見。

根據《估值指引》要求,信託公司一方面需建立估值管理委員會作為估值管理機構,負責全面統籌估值工作;另一方面對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進行公允價值評估時,無論該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是否準備於近期轉讓,信託公司在計算公允價值時都應假定估值日發生了出售該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交易,並以此假定交易的價格為基礎,計量該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公允價值。此外,在估值過程中,信託公司可以參考第三方估值機構提供的估值結果或估值引數,或優先使用中國信登和中債估值中心聯合釋出的具有廣泛市場認可度的第三方估值資料。

而今,信託產品估值淨值化再度推進。

9月22日,中國信登與中債估值中心在上海舉行信託估值合作簽約活動。中國信登總裁張榮芳與中債估值中心總經理牛玉銳簽署估值服務協議,同時與上海信託、陸家嘴信託、華寶信託、粵財信託、渤海信託、中建投信託、陝國投信託、國投泰康信託、長城新盛信託等9家首批試點機構簽署了估值試用意向協議,由此開啟中國信登與中債估值中心信託產品估值業務的合作,參與試點信託公司將於今年9月底開始透過中國信登向估值合作方報數。

中國信登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中國信登估值服務主要內容和後續計劃安排,估值資產將涵蓋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附回購特徵的資產收(受)益權類資產等固定收益類資產以及非上市股權等其他資產,首批估值結果將於10月底推出,隨後將根據相關監管規定逐步向全行業推廣,爭取早日實現行業全覆蓋。後續中國信登還將攜手中債估值中心推出包括合同現金流量特徵(SPPI)和預期信用損失(ECL)在內的信託資產新金融工具準則全套解決方案。

難度不小意義重大

截至二季度末,全行業信託資產規模為21.28萬億元,同比下降5.56%,比年初減少3250.48億元。不過,以非標債權類資產為主的集合信託規模達到10.29萬億元,佔比約48.35%,折射出非標債權類信託產品淨值化的難度。

一位中等規模信託公司的負責人坦承,目前中小型信託公司在引入公允價值對非標債權類資產進行淨值估算時仍然存在較多難點,比如:底層資產相關運營資料的獲取有難度、有些資料還存在時效性與準確性問題,以及估值方法缺乏統一性與權威性等。除此之外,中小型信託公司智慧化及線上化有限,業務繁忙期間信託產品資訊披露與淨值估算核查容易產生差錯。

亦有業內人士建議未非標淨值化設立過渡期,大量投資者將信託產品預設為固收產品,在短時間之內恐怕難以接受公允價值的產品淨值新計算方式。

中國信託業協會副秘書長鄭方表示,推進信託產品淨值化管理是落實《資管新規》的要求之一,旨在督促信託公司更加審慎開展估值工作,更加透明披露產品資訊,幫助投資者全面、及時掌握風險收益變化,減少資訊不對稱,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逐步打破剛性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