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的“蔚小理”,為何有了迴歸“港股”的想法?
過去一年,是造車新勢力最瘋狂的一年。
身處頭部隊伍的蔚來、小鵬、理想,無論是在新能源車市場亦或是資本市場,都可謂是風生水起。歷經“資本荒”和產能爬坡之後,它們在汽車市場上已經佔有一席之地,市值更是翻了幾番進入到主流跨國車企的行列。
赴美上市取得充足的融資以及知名度之後,最近卻頻繁傳出蔚來、小鵬、理想將再次回港上市的訊息。據財聯社3月29日報道,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理想汽車尚未“遞表”。
3月9日,路透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蔚小理”計劃今年赴港上市,以籌集更多資金。三家造車品牌擬發售至少5%的股份,按美股市值計算籌資總額或為50億美元。針對以上資訊,三家公司未發表相關置評。
但對於各位看官來說,造車新勢力頭部三駕馬車都紛紛回港上市,背後的用意更耐人尋味。
回港是順勢而為
先來說說當初蔚來、小鵬、理想赴美上市的原因。首先,國內上市對於IPO企業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淨資產等財務狀態都作出了硬性要求,整體稽核流程複雜、時間較長。對於短時間內需要大量資金流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這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反觀海外上市,外交易所通常上市門檻較低,申請程式簡單、週期短,融資速度也相當快。與國內IPO相比,海外IPO通常能贏得較高的國際聲譽,能大大提升品牌價值和國際市場擴充套件能力,無疑是造車新勢力在初期的最佳選擇。
當然,赴美上市也存在劣勢。首選,美國上市的發行費用和維護成本比較高,由於對美國相關制度法規的不熟悉,公司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和訴訟風險也比較高。
另外,中概股在美國股市往往不受待見,股價被壓得較低,難以真正體現中概股真正的價值。更為重要的是,在美上市面臨著做空機構的威脅,股價波動較大。
最近幾年,連阿里、百度、騰訊都紛紛返港上市,增發股份後能讓更多的人參與投資,帶來更多的資金流。交易量上來了,市值才更有機會被拉高,不斷擴充套件的業務才有了充足的資金去推動落地。而“蔚小理”的回港也就不意外了。
資金壓力依然存在
話說回來,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不管是赴美IPO亦或是回港IPO,最真實的需求還是資金。
過去幾年,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藉著新能源這股東風以及政策紅利,它們在汽車市場迅速站穩腳跟。而資本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的熱情也空前高漲,“蔚小理”在股市中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狂歡。
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一巨大的蛋糕,不少科技/手機巨頭於今年紛紛宣佈入局造車。更多跨界玩家的加入,不但使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也增加了融資的難度。疊加補貼退坡的影響,資金壓力已經是一眾新勢力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回顧蔚來、小鵬過去一年的發展,全年累計交付分別為43728輛、27041輛,同比均超過100%以上。僅有一款車型的理想汽車也有32624輛的良好成績。營收方面,“蔚小理”分別為162.58億元、58.44億元和94.61億元。
整個2020年,“蔚小理”雖說都實現了毛利率的成功轉正,但53.04億元、27.32億元、1.52億元的淨虧損資料,還是說明了它們尚未完全實現自我“造血”的能力。
而造車新勢力在未來幾年不但要建廠擴充產能,還要不斷完善銷售渠道網路,更要為產品技術迭代更新持續投入。造車就是一場燒錢大戰,對於尚未擁有盈利能力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更是一場持續的燒錢戰。
謹防資本泡沫
即使是特斯拉,連續虧損17年後才迎來首個盈利年,但這並不影響它現在6100億美元的市值。同理,雖說其他造車新勢力仍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但也毫不影響資本市場的投資熱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造車新勢力已累計融資超500億元人民幣。
不過,進入2021年以來,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汽車股集體一路下跌。特斯拉市值已經縮水1/3,蔚來、小鵬和理想的股價也處於大幅下跌的態勢,資本市場逐漸理性化使它們未來的發展愈發艱難。
無獨有偶,高瓴資本早在2020年末就清倉了所持的所有造車新勢力股票。如今看來,新能源確實存在泡沫,市值虛高的背後是車企自身的銷量規模和實力的不匹配。這些新能源車企在短期內難以兌現市場所期待的,就會面臨股價回撥的壓力。
眾所周知,美股股票市場受國際關係或政策影響容易引發較大的波動。反觀港股,除了比亞迪之外就沒有主流的純電動汽車品牌。造車新勢力此時選擇赴港上市,就相當於為自己留有後路,降低不小風險。
鍾述
中國企業在國外市場本來就處於弱勢地位,為規避國際關係影響的風險,中概股的迴歸也是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對於蔚來和小鵬來說,返港上市意味著可以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援,讓自身能得到最大的“質變”,更好地“去泡沫化”,順利參與到新能源車市場下一個維度的競爭當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