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山東青島膠州灣,集裝箱貨輪在航道上行駛。新華社發(俞方平 攝)
國家統計局18日釋出資料,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9.8%,保持恢復態勢。
如何評價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總體表現?中國今年以來外貿基本面持續向好,原因何在?提振消費重點在哪?思客採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巖,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回應這些熱點問題。
我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如何看?
魏建國:這個成績很不錯,這是國家綜合運用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全力構建“雙迴圈”格局的結果。從全世界範圍看來,中國取得這個成績非常不容易。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的成績可以說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些西方國家雖然克服了疫情,但也沒能取得像中國這樣的成就。
徐洪才:總體上看,符合預期。前三季度經濟增長9.8%為全年經濟增長高於8%奠定了基礎,反映出三季度經濟資料還是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基本趨勢保持穩定。
在全球疫情之下,中國今年以來外貿基本面持續向好,原因何在?
魏建國: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3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2.7%。其中,出口15.55萬億元,增長22.7%;進口12.78萬億元,增長22.6%。取得這一亮眼的成績主要因為:第一,中國是一個超大市場,這一超大市場的吸引力已經越來越明顯。第二,中國成功控制了疫情,很早就開始復工復產,相比其他國家,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生產鏈和供應鏈。第三,現在有很多東南亞市場的訂單,也逐漸迴流中國,這主要也是完整的生產鏈在發揮作用。
隨著全球疫情防控整體改善,未來出口增速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魏建國:出口作為拉動經濟“三架馬車”當中跑得最快的一駕馬車,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投資和消費的不足。
很多人認為上半年最大的亮點是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可能到了下半年就不會出現這樣高水平的發展。我不太同意這個觀點,我認為外貿還會保持逆勢增長的態勢。
8月20日,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一家線纜出口企業的工人在記錄產品資訊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首先,隨著疫情的變化,紡織品、家電、體育用品等消費品的需求並不會減少,反而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因為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產業鏈供應鏈恢復較完整,其他一些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並沒有完全恢復,這個時間段對我們非常重要,因此明年仍然利好外貿;
第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成為推高我國進口值的重要因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一時的;
第三,中國出口的商品正在進行轉型升級,由勞動密集型向高新技術產品轉型,這其中民營企業發揮了很大作用。
綜合而言,我們的視窗期還有一到兩年時間,應該保持高度關注,做好這個時期外貿的轉型升級和出口商品的結構改革,同時加大跨境電商的出口,這些是未來新的增長動力。
新冠疫情以來,消費受到衝擊,至今未能完全恢復元氣,提振消費重點在哪兒?
郭麗巖:未來有望支撐消費穩定恢復,我認為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第一是傳統消費。在疫情期間,我們在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到目前為止,基本民生消費是消費當中的穩定器,一直處於比較旺盛的狀態。
我們現在出臺了一系列提升和刺激消費的措施,如智慧家電更新換代,渠道下沉,進一步輻射三四線地區及農村市場,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10月15日,一名國內採購商(右)在第130屆廣交會不鏽鋼餐具展臺洽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另外新能源汽車消費可以拉動和帶動投資,這包括充電樁、智慧化網路技術等配套的基礎設施,這類的傳統消費還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
第二是新興消費。新興消費雖然目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中佔比不高,但絕對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增長亮點。疫情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線上消費成為普遍接受的一種消費模式,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線上消費會成為生活中重要的方面,比如智慧化市場已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像線上醫療、線上健身、線上辦公、線上觀影等,已經跟生產生活密切關聯在一起,所以新興消費是未來提振消費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雖然我們常說的消費指的是食物和服務,但也要關心消費背後的基礎設施建設。《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資訊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中提到要加大力度推廣普及資訊消費的基礎設施,在“十四五”時期相關的一些重大工程也與此相關,所以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未來將會是提振消費很重要的支撐。
綜合這幾個方面來看,我認為消費後勁還是比較足的,展望中長期,消費穩定恢復的態勢是比較明顯的。
魏建國:應當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消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蓬勃發展的電商經濟在挖掘消費潛力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正在摸索的社群電商,可以滿足消費者碎片化、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帶動農村市場消費升級。
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消費是其中重要因素。提振消費,還要打通影響“雙迴圈”的堵點。現代物流還存在短板,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雖然已經透過努力降到13%左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偏高,這會加大消費者的成本壓力,從而影響消費。
如何在疫情當中既做好疫情防控,又能打造一條個性化、數字化、便捷化的消費產業鏈,儘量降低消費成本,這條路還在摸索當中,我相信明年會摸索出更好的消費經驗。
監製:唐心怡
編輯:孫惠 周佳苗
校對:馬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