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簽虧1萬5:又一個躺贏的時代過去了
作者:財姥爺 編輯:小市妹
這真是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
就在最近的一週內,我們見證了特斯拉和寧德時代屢創新高漲破天際,見證了動力煤期貨從持續暴漲到連續跌停,也見證了facebook更名為meta,向“元宇宙”全面轉型。行業的興衰更替,週期的潮起潮落,在資本市場反映得淋漓盡致。
要說本週A股市場最引人注目的變化,一定是新股的連續破發。
從上週五開始,A股連續6個交易日出現新股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其中虧損最大的是週四上市的成大生物,按當日開盤賣出計算,每籤虧損1萬塊,如果留到收盤,每籤虧損則會高達1.5萬。
▲成大生物日線圖 來源:同花順iFinD
成大生物發行價高達110元,要在往常一簽賺10萬也很正常。很多中籤者還想著中了個大肉籤,可能牛也吹了,客也請了,這下懵逼了。
其實,新股破發並非是這周才開始,我查了下資料,今年上市的新股總共有407只,已經有53只跌破了發行價,破發率超過10%。曾創下A股史上最高發行價的新股義翹神州,本週暴跌18%,收盤價距離292元的發行價也只有一步之遙。
▲義翹神州周線圖 來源:同花順iFinD
打新一向被認為是躺贏的無風險投資,也是投資者在A股市場獲得穩定收益的重要來源。根據同花順iFinD資料,按照科創板和深市一簽500股,滬市主機板一簽1000股,首日無漲跌幅限制的新股取開盤價,其餘則取首次開板當天開盤價來計算收益率,A股自實施新股信用申購制度以來,新股的平均中籤收益在2萬以上,今年前三季度新股平均收益也超過了2萬。
最近兩年,每年上市的新股有400家左右,平均中籤率大概在萬分之二,只要20萬左右的資金,平均下來每年就能中一簽,相當於無風險的年化收益超過10%。相比當下國債、貨幣基金等固收資產或房租的收益率,這可以說是非常逆天的收益了。
新股不斷破發,打新的收益自然也出現明顯下降。今年10月份,平均打新收益只有6000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則有1.4萬元,今年9月份為1.5萬元,打新收益同比和環比下滑都超過了60%。
新股的連續破發,也帶崩了市場。包括之前連續5週上漲的上證50,本週也大幅下跌,因為市場上有規模超過1000億的打新基金,為了申購而配置的市值主要都集中在上證50裡的優質藍籌股,現在打新風險陡增,可能造成部分打新基金離場,手頭配置的股票自然也會被清倉賣出。
從歷史上看,新股頻繁破發往往是熊市時才有的現象,而今年A股顯然不是處於熊市環境,導致新股破發的主要原因,是定價機制的變化。
在註冊制之前,A股新股的發行定價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發行市盈率不得超過23倍,一級市場較低的定價,也是之前打新收益較高的重要原因。
註冊制之後,上市公司發行採取市場化詢價的方式,原則上不受之前的估值紅線的約束,但是機構採取的抱團壓價策略,讓一些上市公司的發行價被限制在較低的位置,從而使打新的高收益能夠一直維持。
9月18日,證監會、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同步釋出了註冊制下發行承銷一系列規則調整方案。規則修改後,上市公司的定價中樞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意味著本來屬於新股中籤者的部分收益,現在轉移到了上市公司。
近期出現上市首日即破發的新股中,普遍發行市盈率較高,出現大幅超募的現象。其中成大生物預計募資20.4億,實際募資45.8億,超募額25.4億元;可孚醫療預計募資10.07億,實際募資37.24億,超募高達27.20億元。
股市的初衷本來就是為了支援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定價新規使上市公司獲得了更多的資金用於生產經營,相當於股民為經濟發展做出了更大的貢獻,同時也使打新獲利的難度陡然增加,無腦打新的躺贏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未來新股上市後破發和分化可能成為市場常態,打新和炒股一樣,同樣需要分析公司本身的質地,判斷估值是否合理,投資對專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其實,像港股、美股這樣的成熟市場,打新從來不是什麼躺贏的策略,首日即破發的情況更是司空見慣。
總之一句話,中籤有風險,打新需謹慎。
當然,新股破發還有一層積極意義,就是提前進行風險警示,對二級市場新股炒作熱潮會起到明顯的降溫作用。
事實上,如果新股上市首日總是被爆炒,只會讓風險延後發生,未來帶來的仍然是一地雞毛。
我們可以看下注冊制次新股指數,去年8月份推出的第一天,就是指數的歷史最高點,絕大多數成分股都是上市首日出現暴漲,有的公司單日漲幅甚至高達10倍。隨後該指數從1279點下跌到目前的400點,跌幅接近70%,接盤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註冊制次新股周線圖 來源:同花順iFinD
本週還有個事情比較重要,就是老虎證券和富途證券的連續大跌。兩家提供美股、港股等全球主要市場股票交易服務的跨境網際網路券商周跌幅都超過25%,在投資者中引發震動。
▲老虎證券周線圖 來源:同花順iFinD
這或許與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日的一場主題演講有關。
孫天琦在演講中提到,金融牌照有國界,境外機構在境內從事禁止的、未對外開放的金融業務、或者僅持境外牌照在境內展業,屬非法金融活動。
跨境網際網路券商遭遇的監管壓力其實一直都存在,最近一段時間更是與日俱增。
10月14日,人民網就曾刊發《財經觀察:個人資訊保護法施行在即,跨境網際網路券商何去何從?》一文,文章指出,內地公民的個人資訊出境後的安全問題,或將成為網際網路券商面臨的新考驗。當天,這篇文章就引發了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的股價大跌。
在嚴厲的監管壓力之下,老虎證券已經從近兩年的高點下跌了80%以上,富途控股跌幅也超過70%。
我知道有很多投資者都在透過這些境外券商投資美股等海外市場,其實這種投資方式並不理智,還是要注意控制一下風險。
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有嚴格的金融和資本管制,投資海外市場本身存在合規風險,一旦政策收緊,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也存在風險。
另一方面我覺得未來全世界最好的投資機會其實還是在A股市場,相對於美股等海外市場,A股當下較低的估值提供了更高的安全邊際,經濟的高速增長和持續轉型,也一定會創造出足夠多的投資機會。
回頭來看,即使在過去幾年A股整體指數的表現不算太好,但是個股的機會也並不比海外少。如果在A股賺不到錢,本質上還是投資能力的欠缺,去不熟悉的海外市場其實更難賺到錢。
當然,監管層也需要想辦法為投資者留住更多的優質公司,如果中國新經濟中最好的公司以後都能趁早在A股上市,去海外投資的人也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