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國經濟受到重挫,資產價格大幅調整,各國央行開始加快印鈔步伐,再度開啟大水漫灌模式。美聯儲開始購買資質比較差的資產,透過財政給居民發錢,甚至不排除未來像日本央行那樣直接購買股票。
紙幣的印刷成本很低,紙幣如此氾濫,會帶來哪些影響?大類資產如何配置,才能跑贏央行的“印鈔機”?
過去50年:紙幣都成了“紙”
縱觀200多年的歷史,國際黃金價格的飆升,恰恰就是開始於紙幣脫鉤黃金後的時代。
在1971年之前的180年時間裡,黃金價格只上漲了1.3倍,年化漲幅不到0.5%;而從1971年至今的近50年裡,黃金價格上漲了將近36倍,年化漲幅達到了7.6%。
相對而言,紙幣大幅貶值。從1971年至今,美元對黃金貶值了97%,而在1971年之前的近200年裡,美元兌黃金只貶值了57%。也就是說,如果1971年發行的美元紙幣的含金量是100%的話,那現在發行的美元的含金量只有3%了,果真成了“紙幣”。
其它紙幣的貶值幅度更大。1971年以來,土耳其、巴西、墨西哥、印尼、阿根廷、南非等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僅僅對美元的貶值幅度都有90%以上;印度、菲律賓、韓國貨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也有50%以上。如果考慮到美元對黃金的貶值幅度,大多數新興貨幣對黃金的貶值幅度都在99%以上。所以如果我們拉長曆史來看,外資進入新興經濟體時對匯率的考慮還是不無道理的。
主要發達經濟體中,1971年以來,英國、瑞典、澳大利亞、加拿大貨幣對美元也有貶值,但幅度遠遠小於新興經濟體。德國、新加坡、日本、瑞士貨幣對美元有明顯的升值,但考慮到美元兌黃金的貶值幅度,所有的紙幣對黃金都是大幅貶值的。
黃金大幅升值、紙幣大幅貶值,背後主要是相對稀缺性的變化。從1929年至今,美元紙幣增長了330倍,而美國經濟實際增長了16倍,黃金存量只增長了6.7倍。從1971年開始算,美元紙幣增長了21倍,美國經濟實際增長2.7倍,黃金只增長了1.1倍。
黃金的增長速度,不僅遠遠慢於紙幣的“印刷”速度,也遠遠低於其他商品的生產速度。物以稀為貴,相對稀缺性是黃金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升力量。
通脹消失了?沒有通縮就是通脹
從理論上來說,紙幣的超發必然會帶來紙幣標價的商品價格的上漲。
道理很簡單,如果美聯儲突然宣佈現存的市場上的每1美元,立即變成2美元來使用,那所有用美元紙幣標價的商品的價格都要翻倍。
這個例子雖然比較極端,但事實上美聯儲就是這麼緩慢的超發貨幣的,當紙幣的印刷速度遠遠超過了經濟中商品、資產生產速度的時候,就會帶來以紙幣衡量的商品、資產價格的上漲。
所以回顧美國100多年的通脹歷史,每一波通脹水平的大幅上行,往往都伴隨有貨幣的超發。尤其是戰爭時期,為了解決政府開支急劇增加的問題,多印刷紙幣往往是比較省時省力的做法。美國內戰、二戰期間都出現了通脹大幅飆升的情況,70年代滯脹的發生和前期的貨幣超發也有著必然聯絡。
從1860年至今的160年時間裡,前110年美國的通脹上漲了4.7倍,年化只有1.6%;而後50年美國的通脹漲幅達到了5.5倍,年化高達3.9%。也就是說美國物價水平的飆升也是開始於1971年之後的紙幣氾濫時代。
而且在1971年之前的110年時間裡,美國97%的物價上漲是集中在內戰、一戰、二戰的10多年時間裡,也是和紙幣超發有關的;其餘100年時間中基本上沒有什麼漲價。
然而2000年以後,美國經濟大幅下臺階,貨幣超發的現象更為嚴重,美國卻再沒有出現過“像樣”的通貨膨脹。是不是紙幣超發對通脹沒起作用呢?並非如此。
如果再仔細看一下,在1971年之前的110年中,有35%的時間美國CPI同比為負值,即整體物價絕對水平的下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明顯的通縮。
其實在紙幣發行穩定的情況下,物價為負很正常,因為供需都在波動,供給小於需求的時候,物價上漲;等到供給逐漸大於需求的時候,上漲的物價再跌回來。
但是紙幣大幅超發情況下,上漲的物價很難再跌回來。尤其是現代貨幣政策體系下,通脹又是貨幣政策緊盯的目標,一旦通脹低於2%,貨幣超發就開啟了,通脹就很難低於0值。所以從1971年至今,美國CPI同比基本上沒有出現過負值。
試想一下,當全球經濟需求不行的時候,如果貨幣沒有超發,之前上漲的價格可能就會跌回來,那可能就會有很多時間的通脹是負值。
所以並不是2000年之後的貨幣超發沒有帶來通脹,而是如果沒有貨幣超發,通脹水平可能會更低,貨幣超發對通脹仍是有推動作用的。
貧富分化的視角——資產的“通脹”更嚴重
2000年以來,儘管沒有特別高的通脹,但全球的資產泡沫卻一波接著一波。例如,美國先是經歷一波股市泡沫破滅,房地產泡沫起來,07年房地產泡沫也破滅,股市泡沫又起來,今年股市泡沫又破滅。從歷史上來看,資產泡沫也對紙幣的利率政策非常敏感。
其實不僅僅是2000年以來,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來看,資產的價格也更加受益於紙幣的超發。從1971年至今,黃金、美股、房地產等資產類價格的漲幅,遠遠超過了其它消費類商品的價格漲幅(即通脹的漲幅),也超過了居民名義或實際收入的增長。而且1971年以來的資產價格上漲速度,要明顯快於1971年之前。
道理很簡單,多印刷出來的紙幣,總要有個流向,要麼就是去購買消費類的商品,體現為我們統計的CPI、PPI的上行;要麼就是去購買資產類的商品,推升股價、房價、金價等。
為何2000年以後商品類的通脹要明顯弱於資產類的通脹呢?未來到底是商品漲價,還是資產漲價?
儘管解釋全球低通脹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認為貧富分化或許是個很重要的原因。
假設一個經濟體有10單位居民,其中2單位是“富人”,8單位是“窮人”。如果央行發行的紙幣流到8單位窮人那裡,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很高,衣食住行的價格可能很快就漲起來了。但如果紙幣流到了2單位富人那裡,衣食住行都有了,怎麼辦呢?要儲藏財富就會購買資產,就會體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
隨著經濟的自然增長,收入、財富的分化都是很難避免的。這也意味著不斷超發的紙幣,會越來越多的流向少數人手中。
上次全球貧富分化的高點是在20世紀初期,之後經歷了戰爭、經濟危機後,貧富分化降至低點。70-80年代滯脹時期,也恰好是貧富差距相對較小的時候。
當前疫情的發生,又到了全球貧富分化的一個高點,所以未來可能很難看到消費類商品的通脹,而更多會體現為資產類商品的漲價。而且資產泡沫的體量足夠大以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也越來越關注資產價格的走勢問題,導致資產泡沫易升難降。
相對於我們的財富不能每年增長21%,你的錢就貶值了
什麼概念?
也就是如果30年前你有1萬塊錢,你是萬元戶,現在相當於你的等值財富是280萬元戶左右,年化以後,每年年化增長是21%,並且持續30年。
這意味著什麼?
如果不能為財富增值、保值,每年增長21%,並且持續30年,你的錢就貶值了。
如何跑贏“印鈔機”?
據說這張圖一方面引發了對房地產這一輪搶購,另外引發了對於科技股、創新股無窮憧憬。
這張圖是把剛才M2那張圖做了累加,也就是每年供應貨幣堆到一塊。做投資有參照性,有基準,你的基準是什麼?你的基準是CPI嗎?CPI佔收入多少?大部分錢還是放在財富增值和投資領域。
這根藍色的線,M2,我們稱之為洪荒之力,所有人的努力奮鬥,不管是做公司的、做投資的、做投機的、做配置的,都在跟這根軸搏鬥。
在這過程中我們找到了極少數的成功投資或者資產,能夠跑贏這臺印鈔機,是誰呢?
當然可以嘗試其他的策略,可以配置理財、配置黃金、配置其他的東西。但根據資料顯示:
在過去三十年裡頭只有配置兩類核心資產,第一海外房產投資,第二極少數的科技型、前沿型、成長型的股票,否則是搞不定這臺印鈔機的。
海外房產投資是近年來高淨值人群的首選,但是,關鍵問題:先知先覺者大口吃肉,後知後覺者啃點骨頭,不知不覺者則必須最後掏錢!這無形中有人收益頗高,有人收益輕輕。
這也是,風險投資市場永遠顛撲不破的鐵律。這句話同樣適合海外房產投資市場。美國至少有30%的億萬富豪是從房地產中產生的;澳洲有75%的千萬富翁是從房地產投資起家的;中國的比例更高。不可否認,房地產是創造財富的最好辦法之一。價是由市場的供需關係來決定的,位置才是真正的稀缺資源。
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海外房產呢?
依據資料來看,現有資料表明中產階級人群海外移民購房更傾向於以下幾點:
度假型房產佔31.8%
排在首位的是度假型房屋,有餘錢進行海外接業的投資者更願意選擇投資與休閒相結合的度假型房屋,環境是他們最重視的硬指標。
度假型房屋大多在氣候溫和,環境優美,人口密度不大的地區,還擁有上佳的風景。這類房產可以滿足投資者休閒放鬆,改善生活節奏的需求,已經成為國人在海外房地產投資的首選。
國人海外接業的勢頭越發迅猛,所涉及的國家範圍也更廣了,更多的人投入到海外接業的大軍中,投資是他們的第一目標,自然就會選擇投資型房屋,這類人群佔到了26.4%。
說到底,具有投資價值的房產,需要緊跟政策潮流、緊跟發展規劃、緊跟區域特性,這在海外投資市場,幾乎是一個鐵律!絕大部分投資者是投資海外,小部分自住海外,所以您的選擇需要滿足的是當地需求,再來才是你的需求,你的需求是什麼?是“投資潛力”!
通常來講,房產盈利能力越強,房產價值越高,房產的盈利主要來自於房租,一般是透過房屋租售比率來衡量一個房子的盈利能力;租售比值越大,房產的盈利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