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航天進入SPAC上市潮

商業航天進入SPAC上市潮

(圖片來源:Rocket Lab)

當地時間3月1日,SpaceX競爭對手、美國商業航天初創公司Rocket Lab宣佈,其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Vector Acquisition達成併購交易協議,將透過SPAC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程式碼為“RKLB”。根據協議,預計該交易將在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下一步則等待雙方董事會一致批准,合併後新公司估值約41億美元。

Rocket Lab由紐西蘭工程師彼得·貝克在2006年創立,主要開發小型商用火箭。目前該公司已為政府和私營企業發射了97顆衛星,並正在為美國宇航局的月球任務開發光子航天器。本次發行收益計劃用於運載火箭的研製,從而完成巨型衛星星座部署,太空飛行任務和商業太空飛行。

在Rocket Lab宣佈啟動SPAC上市的同一天,商用衛星製造商Spire Global也宣佈將透過SPAC方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程式碼為“SPIR”,合併後估值達到16億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Rocket Lab已經是過去幾個月間第六家宣佈透過SPAC交易的商業航天企業。此前包括衛星影象服務商BlackSky、商用運載火箭製造商Astra、衛星寬頻服務商AST&Science、太空運輸服務商Momentus等企業紛紛宣佈與SPAC公司併購,從而“借殼”上市。

更早之前,英國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創立的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 (Virgin Galactic),已於2019年透過SPAC方式成功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最新市值已超過90億美元。

在新冠疫情以及資本推動等因素下,商業航天賽道已進入SPAC上市潮。

什麼是SPAC?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也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出現於上世紀90年代的多倫多證券交易所。

它是美股市場一種借殼上市的方式。與買殼上市不同,SPAC是由投資方自己造殼,建立SPAC公司進行上市。這類SPAC公司沒有實質業務,主要透過現金註冊一個殼公司,再透過兼併收購的方式助實業公司曲線上市,被當作美國資本市場的特殊上市工具。該公司成立是為了從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以實現收購一項或多項經營業務的目的。

商業航天進入SPAC上市潮

SPAC上市架構圖(來源:富途牛牛)

與傳統IPO流程相比,SPAC上市模式具有時間短、成本費用低、流程簡單、融資有保證、效率高等特點,對投資者和目標公司來說都具有較大優勢。透過傳統IPO方式上市,需要完成選擇承銷商、向證監會和交易所提交資料、路演定價等流程。而透過SPAC方式上市,目標企業只需要與已上市主體合併,即可完成IPO。

不過,SPAC上市也有一些缺點,例如合併後公司的交易量可能較低,市值回落較大;SPAC普通股伴隨認股權證,投資人可能用較低價格購買更多股票而導致股價下滑、股權稀釋等。

另外,相對於傳統的買殼上市,SPAC的殼資源乾淨,沒有歷史負債及相關法律等問題,因此成為很多公司想要上市融資的另一選擇。例如聯合辦公運營商優客工場、直播平臺思想無限、教育企業美聯英語等公司,都是透過SPAC成功實現上市。

據SPAC Insider資料顯示,過去十年間透過SPAC方式進行IPO上市的公司數量年均不足20例。但在2020年,美國SPAC呈現爆發式增長,SPAC IPO公司數量達到248家,接近2019年59例的4倍,佔當年美股IPO數量的52.7%;總募資額為830.42億美元,接近2019年的7倍,佔當年美股IPO募資額的53.5%,首次與傳統IPO模式並駕齊驅。

2020年也被投資者稱為“SPAC元年”,成為資本市場的里程碑。

商業航天進入SPAC上市潮

2021開年,SPAC熱度不減反增。賈躍亭創辦的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宣佈與PSAC合併,將透過SPAC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引發市場關注。

截至3月1日的最新資料,SPAC IPO企業數量已達到202家,總募集金額超640億美元,都已超過2020年的一半。

高盛分析師大衛·克斯汀(David Kostin)曾預計,SPAC上市熱潮或將持續到2021年:“受益於SPAC的上市模式,全球併購規模有望在未來2年內達到3000億美元。”

為什麼商業航天初企紛紛採用SPAC方式上市?

去年5月鈦媒體曾報道,由於疫情給整體經濟帶來下滑影響,創立22年,曾以充氣式艙段紅極一時的畢格羅宇航公司(Bigelow Aerospace)日前宣告遣散所有員工並永久關門;3月28日,商業衛星製造商OneWeb則向美國法院宣告破產(詳見鈦媒體前文:《裁員、破產、疫情壓力……海外商業航天企業深陷“破產潮”》)。

事實上,自新冠疫情起,人們居家隔離,導致火箭製造、服務等環節進展緩慢,發射進度受到了嚴重影響,一些依靠航空和傳統衛星通訊訂單收入的初創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難以支撐下去;並且,NASA訂單逐步聚集到SpaceX、維珍銀河等頭部企業,很多美國公司並未從商業航天行業中獲益。

因此,多家商業航天初企和其背後的投資方,希望透過SPAC IPO方式儘早在資本市場中籌集資金,擺脫破產壓力。

美國航天業中的一些人將SPAC視為希望超越風投資本的新資金來源。貝瑟默風險投資公司副總裁Tess Hatch就在去年10月的一次線上會議中指出,“維珍銀河公司的SPAC交易是一個強大的先例資料點,這使其他商業航天公司紛紛效仿,為籌得不同來源的資金感到興奮。”

2019年7月,維珍銀河公司宣佈與風險投資公司Social Capital創立的SPAC Hedosophia合併,該交易於去年10月完成,從而將維珍銀河轉變為在紐交所的上市公司。同時,維珍銀河也成為了第一家在公開市場交易的載人航天公司。

投資銀行PJT Partners的合夥人詹姆斯·默裡(James Murray)則表示:“現在是SPAC為商業航天領域及其周邊產業鏈企業籌集資金的最佳時機。”

僅在去年,私募股權公司就收購了包括Blue Canyon Technologies,NanoRacks和Tethers Unlimited在內的商業航天初創企業,而風險資本已湧入Iceye,Kymeta和Relativity Space。這些資本以臨近破產公司為目標,低價融資入局,並推動企業加速SPAC IPO,從而在資本市場中再次籌得資金,投資方則從中更快變現,獲得更高回報。

據CNBC報道,2020年11月,3D列印火箭製造商Relativity Space宣佈完成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高達23億美元,使其成為僅次於SpaceX的全球第二大最有價值商業航天公司。公司執行長蒂姆·埃利斯(Tim Ellis)在融資公佈之時表示,保持私有性狀態先要條件下,Relativity Space未來肯定會透過SPAC方式上市。他認為尋求風險資本只是“相對的選擇”。

外媒SpaceNews則直言:“商業航天公司的董事和經理都希望透過SPAC以誘人的估值獲得數百萬美元。”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SPAC交易並不適合所有公司。In-Q-Tel管理合夥人湯姆·吉萊斯皮(Tom Gillespie)對媒體表示,正在考慮進行SPAC的公司應注意潛在的風險以及回報。

在吉萊斯皮看來,目前存在部分公司還沒有準備好迎接資本市場,就急於上市,資本也急於退出,這可能會給未來可以透過SPAC上市的企業帶來更多麻煩,“大家先觀望現在SPAC IPO的情況再做決定。”

前高盛掌門人Lloyd Blankfein則告誡投資者,因SPAC流程繞開了正常IPO流程的嚴格盡職調查,所以投資者需要對SPAC上市模式保持謹慎。

而相對於海外商業航天企業紛紛啟動SPAC上市,中國民營企業則首選科創板。

今年1月末,民營火箭公司“星際榮耀”啟動科創板上市程序,天風證券與中信證券擔任公司輔導機構。若成功上市,星際榮耀有望成為科創板上的“中國民營火箭第一股”。此外,包括長光衛星、九天微星、星河動力在內的多家中國商業航天企業都已公佈了科創板上市時間表:九天微星目前正在和券商對接,並有計劃在2年內登陸科創板;而長光衛星有望在今年登陸科創板。

受Rocket Lab併購訊息影響,截至本週一美股收盤,Vector Acquisition股價大漲36%,至13.95美元/股。其他商業航天概念股普漲,NavSight上漲5%,Holicit上漲13%,Stable Road上漲17%,Virgin Galactic上漲2.4%。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52 字。

轉載請註明: 商業航天進入SPAC上市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