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財政資金進一步撥付基建專案,製造業利潤改善增加融資需求,未來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支撐;服務業的加速放開,也將帶來居民短端貸款的進一步恢復。所有這些,都預示國內經濟復甦擴張態勢將會得到延續
□ 盛 剛
9月11日,央行公佈8月信貸資料。8月社融增量、新增人民幣貸款分別為3.58萬億元和1.28萬億元,皆超預期。但代表廣義流動性的M2增速環比降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引人關注之處在於,地方債拉動8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創出2018年2月以來新高,而M2增速卻回落至今年3月以來新低,社融與M2增速出現了明顯背離。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經濟執行來說,資金就是糧草。經濟主體只有先獲得融資,整個經營鏈條才能一步步推進。而M2和社融大致反映了社會資金的供求情況,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社融資料指實體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新增人民幣貸款是其中佔比最大的核心項,所以每個月都會重點統計),M2則意味著金融體系對社會的貨幣投放量,代表央行對社會整體融資的支援。
那麼,該如何看待8月金融資料?
總體看來,8月金融資料表現不俗,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均較7月回暖。雖然M2增速回落,但M1增速上升,M2-M1剪刀差收窄。而且,M2增速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連續六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所有這些都表明貨幣政策環境仍比較寬鬆。
具體分析,先說社融。8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9萬億元,比上月多增1.89萬億元,同比增13.3%,環比大漲111.8%。8月社融環比、同比均遠超市場預期,說明融資需求向好。其中,政府債券放量是帶動社融擴張的主要力量,8月社融同比多增1.38萬億,同比多8729億元,環比多8341億元,拉動了基建專案上馬。另外,從8月PMI可以看出,企業的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在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預期向好考慮增加投資,也意味著整體融資需求邊際好轉。
再看人民幣貸款。2020年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8萬億元,同比多增694億元,除票據融資和非銀貸款形成一定拖累外,其他信貸分項均同比正增長,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貸款擴張仍是新增信貸的主要支撐,說明結構最佳化繼續。其中居民中長貸新增5571億元,同比多增1031億元,指向地產銷售景氣度較好;居民短貸新增2844億元,同比多增846億元,支撐消費修復。8月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同樣繼續保持高增,當月增加7252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2967億元。由於這些錢多用於加大投資和擴大生產,體現監管引導銀行加大對製造業和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效果良好,而基建回暖也帶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8月社融增量超預期,廣義貨幣(M2)卻並未與之同步。截至8月末,M2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M2增速連續兩個月下滑。但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8%,增速連續3個月回升,並創2018年3月以來新高,指向企業流動性持續向好。M2、M1之間的剪刀差也進一步收窄。
不過要指出的是,M2供應增速偏謹慎,固然和經濟向好形勢下央行無意進一步擴大放水有關,但M2增速不及預期、且未隨社融走強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債券發行與財政資金支出不同步。8月雖密集發行了大量政府債券,但相當部分的錢並沒有投放而成為放在央行的財政存款。發了債券就會計入社融,可只有財政資金支出才會派生M2。背離因此產生,和趨勢性無關。這意味著,未來隨著財政支出加快,M2和社融增速之差會逐漸收縮。
由於7月金融資料的回落,一段時間以來,市場頗為擔憂貨幣政策收縮太快將帶來負面影響,但從8月信貸和社融資料來看,信貸環境仍在繼續向好。雖然,隨著經濟逐漸企穩以及防控風險的需要,貨幣政策有迴歸常態的必要,但也只是更強調定向而非轉向。展望未來,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並對實體經濟構成有力支援。而隨著財政資金進一步撥付基建專案,製造業利潤改善增加融資需求,未來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支撐;服務業的加速放開,也將帶來居民短端貸款的進一步恢復。所有這些,都預示國內經濟復甦擴張態勢將會得到延續。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