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亮眼的業績表現沒有延續到一季度。
今年一季度,受地緣政治和疫情蔓延超出預期等影響,A股二級市場下行壓力加劇,核心股指悉數下行,日均成交額也出現萎縮,這對證券公司業績所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
近日,A股上市券商的一季度業績報告相繼“出爐”。據Wind資料,今年一季度,A股41家上市券商的營業收入合計約為962.6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30%;淨利潤合計約為229.21億元,同比降幅達46%。
在41家上市券商中,僅有4家券商實現淨利潤同比正增長,8家券商遭遇虧損。可見,一季度上市券商業績普遍承壓,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都出現同比下滑。
在一眾上市券商中,國信證券的表現令人側目。因為相比於年度淨利潤進入百億俱樂部,下一個季度業績大降著實令市場不適。
01
去年業績亮眼,投行業務增長乏力
4月19日,國信證券(002736.SZ)釋出了2021年年報。資料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8.18億元,同比增長26.8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01.15億元,同比增長52.8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98.50億元,同比增長44.59%。
圖源:2021年年報
在國信證券釋出淨利潤躋身“百億俱樂部”的捷報後,4月30日又披露了2022年一季報。不同於靚麗的年報資料,一季報營收與淨利潤資料雙雙下滑。
受高基數以及今年低迷的股市影響,國信證券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29.76億元,同比下降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67億元,同比下降達54.45%。
具體來看,國信證券各項業務佔比相對均衡化,經紀業務和投資交易是最優勢的板塊。
圖源:東北證券,Wind
(一)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營收佔比最高的傳統優勢業務
根據國信證券2021年年報,公司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主要包括:為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證券經紀和期貨經紀服務,推廣和銷售證券及金融產品,提供資產託管、專業化研究和諮詢等服務;提供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約定購回、行權融資等資本中介服務。
作為其去年最賺錢業務,2021年收入107.69億元,佔營收比重高達45.21%。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國信證券在全國共設有58家分公司,184家證券營業部;公司經紀業務客戶數量達1,254萬,同比增長17%。
(二)投資與交易業務:營收增長迅速
公司的投資與交易業務主要是從事權益類、固定收益類、衍生類產品、其他金融產品的交易和做市業務、私募基金管理及另類投資業務等。2021年,國信證券的投資與交易業務營收為74.16億元,同比大幅上升89.70%,營收佔比為31.14%。
(三)投行業務:增長乏力
公司投資銀行業務主要包括股票承銷保薦、債券承銷、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和新三板掛牌推薦等業務。2021年,國信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僅為4.43%。
(四)控股、參股公司情況
除了上述業務以外,國信證券的業務還囊括控股期貨、基金等。2021年年報顯示,國信證券主要控股參股公司有國信期貨、國信弘盛、國信香港、國信資本和鵬華基金五家。
其中,國信期貨是國信證券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2021年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29.10億元、3.11億元,整體表現還不錯。
國信證券參股50%的鵬華基金亦值得一提。鵬華基金在公募業界頗具知名度,其去年營業收入為44.37億元,淨利潤為10.08億元。從資管規模來看,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鵬華基金的非貨幣管理月均規模在152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中位居第12名。
02
一季度行業慘淡難掩分化現實
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41家上市券商自營收入328億,虧損21億。22家上市券商的自營業務出現虧損,佔比54%,此外另有16家券商的自營業務出現下滑,其中有10家同比減少幅度超過50%。
所以可以說,自營業務的大幅虧損或收益急劇下滑,是今年一季度券商淨利潤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國信證券也不例外。根據一季報,國信證券公允價值變動虧損16億。
《每日財報》發現,大型券商中只有中信證券自營業務下滑幅度最小,其他大型券商的自營業績表現基本都可以用“慘烈”形容。
國信證券表示,2022年資本市場 “倒春寒”的現象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和投資熱情,對財富管理業務的推進帶來較大阻力。雖然公司一直積極引導客戶積極應對市場低迷期,但大部分客戶的觀望情緒仍較重,零售客戶交易與產品配置意願降低。
在股價方面,自國信證券股價2021年9月到階段高點以後就一路下滑,最大跌幅超過30%。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去年不錯的年度淨利潤,也對其持續下行的股價無濟於事。《每日財報》注意到,同期內券商板塊整體的走勢與之相似。
但也要看到,一季度業績表現上,有頭部券商憑藉轉型已經形成了優勢,業績抗壓能力要好於中大型和中小型券商。而作為頭部券商,國信證券“站穩腳跟”還需要努力。
本文源自每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