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生物技術工業正在爆發。”面對大幅增長的業務收入和持續新增的客戶訂單,維亞生物科技控股集團(下稱“維亞生物”,01873.HK)董事長兼執行長毛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008年在上海張江成立的維亞生物,主要從事CRO藥物發現服務,以及貫穿藥品全生產流程的CMC/CDMO服務。
“簽訂的新合同中有大量新冒出來的公司名字,本來一個月可能一兩個,現在幾十家冒出來。”毛晨說,尤其是,用人民幣支付的訂單在增加。“目前國內客戶業務佔比大約是17%,但接下來可能是25%、30%這種速度增長,很快。”
CXO業績爆發背後
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疊加人口老齡化、新興技術湧現等長期因素,推動醫藥領域創新需求放量,全球新藥研發投入持續上升。
由於新藥研發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且近年來新藥研發的投資回報比不斷下降。為降低研發成本、縮短新藥上市週期,藥企會更多選擇將藥物研發、生產製造等環節外包。
也因此,全球醫藥外包服務(CXO,包括CRO、CMO、CDMO)近年來蓬勃發展。僅在CRO領域,諮詢公司Frost&Sullivan預測,行業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626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960億美元,有望成長為全球千億美元規模的市場。
得益於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國CXO行業的離岸訂單也在持續增加。同時,包括集採、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以及相關政策推動,中國藥企更多轉向創新驅動,為CXO服務帶來了新的增量需求。
德勤釋出的《2021年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併購市場白皮書》稱, 2019~2024年,中國藥品研發支出預計將以18%的複合增長率增長,遠超全球平均水平。2019~2022年,中國醫藥CRO市場規模預計將從815億元人民幣,增至1402億元。
這種增長,已經反映在了多家CXO企業的財報上。
中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報告期),維亞生物收入由上一年同期約197.6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大幅增加至約1026.5百萬元,較上一年同期增幅約為419.5%;毛利由上一年同期約100.1百萬元大幅增加至約316.3百萬元,較上一年同期增幅約為216.0%;經調整後淨利潤由上一年同期約123.7百萬元增加至約204.9百萬元,較上一年同期增幅約為65.6%。
中報稱,業績的增長主要來源於藥物發現服務的高速增長,以及併購整合帶來的小分子臨床前及商業化階段CDMO服務增加。
僅在CRO領域,報告期內,維亞生物藥物發現服務收入大幅增至約321.1百萬元,較上一年同期(約197.6百萬元)增長約62.5%;在手訂單合同金額約為8.48億元,相較上一年同期(約4.93億元)顯著增長約72.0%。
泰格醫藥(03347.HK)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收入33.95億元,同比上升47.58%;歸母淨利潤17.81億元,同比上升35.13%;扣非淨利潤8.69億元,同比上升74.62%。
凱萊英((002821.SZ)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29.23億元,同比增長40.34%;歸母淨利潤6.95億元同比增長37.26%;扣非淨利潤5.96億元,同比上升30.58%。
藥明康德(603259.SH/2359.HK)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8%至165.21億元。新增客戶超過1300家,活躍客戶數量超過5640家。報告期內,藥明康德來自美國、歐洲、中國客戶收入分別為90.11億元、22.55億元、40.38億元。從收入同比增速來看,來自中國客戶的收入同比增速為45%,高於美國(38%)、歐洲(33%)客戶。
新企業大增 新園區湧現
來自中國的CXO新訂單、新客戶快速增加的背後,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更多城市將生物醫藥納入自己的重點產業佈局。
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產業園區運營和招商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許多發達地區會選擇把生物醫藥作為產業發展重點,經濟實力相對弱一些的,則會選擇醫療器械作重點。各地政府都會給予這些產業和企業非常大力度的支援,包括提供裝置、人才公寓、廠房、稅收補貼,以及成立政府引導基金,集聚相應的股權基金,為產業提供資本支援。
“可能是受到合肥成功投資了蔚來等案例的影響,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對於股權投資放得比較開,特別是投給生物醫藥。”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公司接到的生物醫藥專案大幅增長,佔公司專案總量的40%~50%。其中也不乏手握技術的海歸人才,希望憑藉自己的團隊、科研成果,找到地方支援配套並落地。“大概佔到生物醫藥專案的1/3。”
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從城市分佈來看,深圳共計2604家生物醫藥類企業,位居首位,上海以2272家排名第二位。此外,廣州(1271家)、北京(1059家)、蘇州(1013家)、南京(1005家)四城的相關企業數量尾隨其後,均超過一千家。
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傳統優勢園區主要集聚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比如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蘇州BioBAY等,大致呈“三足鼎立”態勢。
第一財經梳理賽迪顧問此前釋出的《2021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下稱“報告”)發現,2021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百強園區中,東部地區佔56席,中部地區18席,西部地區17席,東北地區9席。其中,長三角地區共有29個產業園區上榜,前十名中佔了4席。
報告撰寫人、賽迪顧問生物醫藥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寧玉強告訴記者,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格局由“三足鼎立”向“七群三帶”過渡,正逐步演變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中原、成渝和關中平原等7個引領產業發展的城市群佈局。
一方面是傳統優勢園區空間承載能力下降、生產生活成本上升等問題日益凸顯,企業外溢傾向明顯。另一方面,傳統優勢園區周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的新生代園區,具備極強的空間承載能力,且生產生活成本較低,在承接產業轉移層面具備諸多優勢。
為了解決承載空間的問題,上海深入實施“張江研發+上海製造”行動,持續推動“張江研發+浦東轉化”“張江研發+外區轉化”“張江外溢+迴流上海”“張江試水+本市擴張”四種模式,一年來,累計先後2批次共7個市級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正式授牌。
2021年以來,石家莊高新區全面開啟了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建設,以打造萬畝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力爭在三到五年內達到千億級規模,努力打造石家莊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嘉興市也已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十四五”期間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去年11月18日,維亞生物宣佈在嘉興市秀洲區設立維亞生物AI新藥孵化中心。
根據《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嘉興市將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不低於20%。到2025年,形成3至4個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細分領域,培育2至3個百億級產業叢集,為打造長三角“千億產能、萬億市值”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奠定堅實基礎。
2020年,嘉興市醫療器械行業完成工業生產總值27.83億元、銷售收入23.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6%與26.5%;醫藥製造行業完成工業生產總值37.56億元、銷售收入38.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與16.2%。
“不光是長三角,全國很多城市都將生物醫藥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那些火一點的概念,從幹細胞再生醫學到CAR-T,各地都想搶佔這些產業資源。”寧玉強說。
園區產業配套新變化
在吸引龍頭企業落地,進而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地的同時,地方政府、產業園區為推動產業發展所作的配套也在發生變化。
“新藥研發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變化,推動產業發展的配套也需要隨之變化。”毛晨說。
在毛晨看來,可能衝擊用實驗方法來做新藥的底層邏輯的因素有二,一是冷凍電鏡。大多數作為藥物靶標的目標蛋白質是大型不對稱蛋白質,並以複合物形式發揮作用。現有分析技術僅適用於一小部分可能的蛋白質分析物。冷凍電鏡可以對大型蛋白質複合物進行高解析度成像,無需結晶,從而提供關於藥物靶標和疾病機制的關鍵資訊。
二是人工智慧。目前,AI已經應用於靶點發現、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篩選、晶型預測、臨床試驗設計、藥物重定向等新藥研發的各個環節,有助於降低藥物研發的成本和週期,加速新藥的研發程序。
近日,AI製藥公司英矽智慧(Insilico Medicine)宣佈,基於人工智慧藥物研發平臺Pharma.AI研發的IPF(特發性肺纖維化)候選藥物——ISM001-055,啟動了微劑量人體試驗,實現了第一批健康志願者的臨床給藥。
去年2月24日,英矽智慧曾表示,透過人工智慧發現這一候選新藥,大幅縮減了時間和費用:從靶點發現到臨床前候選藥物的發明,用時不到18個月,總成本約為180萬美元。
目前,多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正在圍繞這一底層邏輯佈局。
去年10月12日,在“2021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首屆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上,張江AI智藥生態計劃、AI新藥研發聯盟正式釋出並揭牌。今後,聯盟將共同打造AI智藥“1+3”產業版圖。力爭到2025年,使生態內集聚300家活躍機構、30個創新聯合體、30個賦能平臺,AI助力每年新增30個一類新藥管線。
毛晨表示,在嘉興市秀洲區設立的維亞生物AI新藥孵化中心,將建立世界領先的冷凍電鏡、超算中心,並與頂尖的人工智慧企業就新藥研發開展深度合作,加強在實驗和運算裝置上的投入,力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發中心,以順應目前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爆發的趨勢,在若干年內建成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的產業叢集,孵化並引進國際領先的生物技術公司。
“以資訊化和醫藥產業的融合來說,生物醫藥產業未來在數字化藥物研發可能會有新的增長點,同時臨床資料應用、資訊化的抓取分析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寧玉強說,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將朝著專業特色化、數字智慧化、綠色環保化和“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區域融合”多維融合化方向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