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香港《亞洲週刊》網站公佈最新一期內容,一篇題為《韓國魷魚社會之痛 網劇折射高度競爭的殘酷》的文章稱,韓國的人均GDP去年已經升到3萬美元以上,但這也讓韓國社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次《魷魚遊戲》網劇在全球引起共鳴,不但展示韓國社會的獨特性,也把在全球化浪潮下新自由主義勢力主導的社會的各種畸形發展、小人物的悲歌與命運的嘲弄表露無遺。
文章寫道,《魷魚遊戲》全球32億人次觀看,打破紀錄,它反映韓國“魷魚社會”的特色,折射高度競爭社會的殘酷,不惜生死相搏。韓國的人均GDP去年已經升到3萬美元以上,被聯合國列為發達國家,但韓國自殺率之高,全球排名前列。而男尊女卑與等級意識、階級矛盾,無處不在。這是儒家文明與資本主義結合的奇特的例子,面子至上,資源爭奪過程是“物競天擇”。
文章認為,《魷魚遊戲》在全球引起共鳴,也顯示在全球化浪潮下,新自由主義勢力主導的社會畸形發展,小人物與高層墜落的悲歌與命運的嘲弄,都扣人心絃。
《魷魚遊戲》的走紅成為全球現象,但背後的“韓國性”很濃烈,折射一個高度競爭社會的殘酷,最後不惜生死相搏。但這樣的殘酷,也恰恰是韓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動力。韓國的人均GDP去年已升到3萬美元以上,被聯合國列為發達國家,在亞洲與日本並列。但這也讓韓國社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韓國的自殺率之高,在全球排名前列,男性自殺率是每十萬人有30人自殺,女性則是13。而韓國的男尊女卑與等級意識,都使得社會的競爭有更粗糲的一面。
文章提到,最近韓國軍中有一位女兵被男同袍性侵(政府沒有公開其姓名),最後自殺抗議,引爆軒然大波。東窗事發時,與該名女兵同一個單位的女性同袍和上司都沒有伸出援手,而是要她息事寧人,她在不甘受辱之後自殺了斷,正反映韓國社會的性別歧視與等級矛盾。
文章表示,也許韓國是儒家文明與資本主義結合的一個最強烈的例子,由於面子至上,人人都要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但面對有限資源的競爭,爭奪的過程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物競天擇”。但韓國的民權運動與民間的維權意識也高漲,各種保衛人權的力量排山倒海,與既得利益者鬥爭,這都成為韓國影視的豐富題材。這次《魷魚遊戲》網劇在全球引起共鳴,不但展示韓國社會的獨特性,也把在全球化浪潮下新自由主義勢力主導的社會的各種畸形發展、小人物的悲歌與命運的嘲弄表露無遺。
在現今韓國的媒體上,也越來越多人談論“M型社會”或“貧富懸殊”的字眼。從數字上看,韓國社會已經成為了“二十比八十”或是“十比九十”的社會(意指社會上百分之十或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或是九十的資源)。在M型社會底下,由中產階層跌入底層生活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是當初IMF對韓國開出貸款要求的政策結果,也令到很多韓國人對生活已經感到失去希望。
文章以首爾市的租金為例,雖然韓國的最低工資近年來已經上漲至一百七十五萬韓元(一千五百美元),但是在首爾租一間一人房間的價錢是一百萬韓元(八百四十美元),即一般工人的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而首爾就居住了全國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說明這種新世代的“城市貧窮”人口越來越普遍。
報道稱,在韓國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說話:“律師的兒子還是律師,醫生的女兒還是醫生。”這反映了韓國是一個階級社會的真相。因此,很多看《魷魚遊戲》的觀眾的快感就是來自於幻想參加一場賠上生活豪賭的遊戲,活著也確實沒有希望。而《魷魚遊戲》恰恰就是在揭露韓國這種底層人民的經濟之痛,甚至最近發生在韓國的一些罷工活動也是以劇中角色衣著為題材,足見此劇所談及韓國社會的貧窮問題之深。
文章表示,觀看《魷魚遊戲》的細節,會發現有一個詞經常被強調,那就是遊戲中的“公平”原則。在劇中,行使了欺詐等不公平行為的參賽者會立刻被槍斃,這背後也反映了大多數觀眾對於整個韓國社會的一些看法。那就是他們要求社會的流動性高一點,而不是一種世襲式的、家庭式的財富繼承遊戲制度。這一點與同類型鬥智鬥勇的日本遊戲性劇集不同,日本的劇集是考驗主角的智力,以打破錶面遊戲規則的方法來贏取勝利(如《詐欺遊戲》)。但是在韓國的《魷魚遊戲》卻不同,劇中所有的遊戲都是簡單的、大部分韓國人也玩過的兒童遊戲,而主辦方會強調遊戲的公平性質。
韓國影視作品《魷魚遊戲》在全球最大網路串流平臺網飛(Netflix)上登上榜首,迄今全球共逾一億四千萬觀眾。《魷魚遊戲》一共分成九集,共有32億人次觀看,成為了網飛平臺歷史上最成功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