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玄宗時募兵系統化,所募的49萬兵是正兵,但正兵不是國防力量的全部。北宋時期,宋遼休戰,且宋的國境線內收,饒是如此,天下兵馬也要百萬。
對比之下,49萬之外的空缺,都要仰賴廉價的不在正兵額數之外的番兵。只能說是一個因素,但你這把其他的都否定了就很牽強了。
另,大唐主力一直是漢人軍隊為主,安祿山手下也是漢軍漢將,大唐四五十萬藩鎮兵大部分都是漢人,你說的那些問題,恰恰是安史之亂後,數十萬漢人健兒在內亂中互相傾軋(這些不管是唐政府軍還是叛軍,都是當時大唐的精銳),中央權威下降後才出現的個人覺得四層保險理由牽強。
第一條,對於藩鎮來說天下兵馬三分之一已經非常誇張了,莫非讓地方軍閥掌握半數力量以上才叫"不制衡"?絕對兵力論,向來是成立不了,也杜絕不了起義的,哪個反抗勢力多數都是弱而為強。我覺得第一條絕對算不上是玄宗的制衡手段,分他三分之一兵,也必然不是為了限制他,對於造反勢力足夠了。力量過於集中,算不得帝王術,算決策之不利。
第二條,認乾兒,也可以說是安祿山運籌的反向穩定術,構不成保障,但在玄宗心中可能算是制衡之舉。
第三條,用邊將牽制,算得上是玄宗的制衡之術。第四條,邊將和宰輔矛盾,換位思考,楊國忠長期在帝王身邊,製造邊將危機感,邊將會想到討好帝王嗎?還是自危自己的力度不比身邊人。可以說制衡的是安祿山入廷為相的行政權力,卻無法限制擁兵之權,于軍事角度而言,第四條反而是反向操作,構不成對安祿山的軍事制衡決策。
【作者:黃國華歷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