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回落背後中國經濟有三個“不變”

(年中經濟觀察)GDP增速回落背後中國經濟有三個“不變”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經濟半年報15日出爐。從一季度的18.3%到上半年的12.7%,GDP同比增速回落背後,中國經濟大勢仍有三個“不變”。

其一,復甦勢頭不變。

受疫情影響,自去年2月份起中國主要經濟指標一度負增長,導致今年同期相關指標同比增速大幅跳升。隨著基數回升,這些指標同比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研判當下中國經濟形勢不僅要看同比資料,還要看近兩年平均資料、環比資料等,只有將不同切面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觀察中國經濟全貌。

如其所言,儘管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回落,但兩年平均增長5.3%,依然比首季加快0.3個百分點。從單季看,二季度同比增長7.9%,環比增長1.3%,兩年平均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從相關指標看,上半年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24.6%,兩年平均增長7.2%;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6.1%,兩年平均增長7%。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關鍵引擎,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消費也呈改善趨勢。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1%,比2019年同期增長10%,兩年平均增速為4.9%,漲幅加快0.4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稱,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7%,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2.5個百分點,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正逐漸釋放。

其二,發展信心不變。

經濟穩健復甦之下,中國發展質量效益總體提升。據統計,1-5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了21.7%,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7.1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5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倍。

日子更加好過,增強了市場主體的發展信心和底氣。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9%,已連續16個月位於景氣區間,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也都位於較高景氣區間。渣打銀行此前釋出的一份報告亦顯示,當下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維持在疫情暴發以來次高水平,其整體經營活動穩健,各行業復甦更趨均衡。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稱,這反映了市場主體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對未來增長活力的信心在持續改善。她還提到,市場活力逐步增強,企業效益普遍好轉,有利於增強企業投資的信心和能力。

其三,政策定力不變。

整體來看,上半年中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基本符合預期。但進入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一方面,國際疫情形勢反覆波折,全球經濟復甦尚不充分不平衡,外需仍有波動;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復甦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給企業成本帶來較大壓力。

在此背景下,中國政策工具箱繼續開啟。如央行近期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人民幣。劉愛華表示,在經濟基本面、供需各方面穩中向好同時,宏觀政策繼續保持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支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政策在不斷落實落地,這有利於為企業紓困解難,持續為市場注入生機活力。

溫彬認為,下一步,中國宏觀政策宜繼續保持“穩”字當頭,隨著外部衝擊加大和增長壓力增加,工作重心可適度向穩增長、穩市場主體等偏移,繼續加大力度提振內需。貨幣政策繼續加大結構性支援力度,幫助中小微企業對沖原材料漲價影響;財政政策繼續發力託底經濟增長,進一步促進投資發揮關鍵性作用。(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41 字。

轉載請註明: GDP增速回落背後中國經濟有三個“不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