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基金董事長、總經理同日迎變!此前曾遭監管點名

南華基金董事長、總經理一日內雙雙變更。12月23日,南華基金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張哲因個人原因離任,自12月21日起,總經理朱堅升任為公司董事長,副總經理曾媛升任總經理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張哲曾兼任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華期貨”)副總經理,也於近日遭到南華期貨解聘。過往公告看,11月6日,浙江證監局曾因南華期貨的多項違規對張哲出具警示函。有業內人士指出,監管警示函可能對南華基金董事長的離任產生了一定影響。公司高級別的兩位高管同時易主,對公募管理可能有影響,或也可能導致公司戰略方向和運營策略的調整。

南華基金董事長、總經理同日迎變!此前曾遭監管點名

董事長、總經理同日易主

又一公募官宣換“掌門”。12月23日,南華基金髮布公告表示,自12月21日起,總經理朱堅升任為公司董事長,副總經理曾媛升任總經理一職,原董事長張哲因個人原因於12月21日離任。

公告簡歷顯示,朱堅先後任職於浙江金迪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浙江新華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南華期貨,2018年8月加入南華基金,2018年12月起任南華基金總經理。

南華基金原董事長張哲同樣擁有南華期貨背景。2022年8月,張哲履新南華基金董事長,彼時的任職公告顯示,2002年3月起,張哲就職於南華期貨,任南華期貨副總經理、財富管理業務總部總經理。除南華基金外,2023年12月13日,南華期貨也曾釋出公告,因工作內容調整,解聘張哲公司副總經理的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僅一個月前的11月6日,浙江證監局曾發文點名張哲。因南華期貨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存在未按會計準則要求將個別資產管理計劃實質持有的部分債券資產納入非法人產品表內進行會計核算,導致相關資產管理計劃的總資產與淨資產的比例連續多個交易日超過200%;部分資產管理計劃在未能有效隔離的情況下開展了可能導致不公平交易的交易行為、投資經理和運營管理負責人直接參與債券交易詢價、重要投資缺少詳細的研究報告和風險分析支援等多個違規情形,張哲作為公司分管資產管理業務的副總經理,遭監管出具警示函。

就董事長、總經理同日變更對公司的影響,原董事長離任是否與上述警示函有關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南華基金,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在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看來,公司高管同時易主,對公募管理可能有影響,或導致公司戰略方向和運營策略的調整,這需要新上任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迅速適應並制定相應的發展計劃。其次,高層變動可能引發公司管理架構和人員配置的調整,這需要公司內部做好協調和溝通工作,確保公司運營的穩定性。至於公司原董事長的離任是否與監管點名有關,公告中並未明確提及,但可以推測,監管警示函或對其離任產生了一定影響。

連續多年淨利潤虧損

公司官網顯示,南華基金於2016年獲中國證監會核准設立,為國內第一家由期貨公司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2.5億元。另據同花順iFinD資料,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南華基金非貨基在管規模為214.9億元。對比同年成立的鵬揚基金、匯安基金、華泰保興基金等9家公募,南華基金非貨基在管規模處於“中游”。

經營業績方面,南華期貨年報資料顯示,近三年南華基金均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168.56萬元、-2846.85萬元和-1075.99萬元。直至2023年上半年,南華基金業績才有所回溫,扭虧為盈,實現營業收入3410.19萬元,淨利潤60.42萬元。

林先平指出,一般而言,導致一家公募淨利潤虧損的原因可能有投資收益不佳、管理費收入過低、市場競爭加劇等。從南華基金情況來看,2023年上半年淨利潤相較2022年全年虧損有所改善。至於2023年全年以及未來是否延續虧損,這需要看公司在新管理團隊領導下,是否能夠有效提升投資收益、控制管理成本以及加強市場競爭力。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提示稱,對公募機構來說,提升合規能力,增強風險管理意識非常重要,可能影響未來業績表現,公募基金及旗下高管人員也需要注意提升機構合規能力,同時提升合理規範管理的水平。

北京商報記者 劉宇陽 郝彥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57 字。

轉載請註明: 南華基金董事長、總經理同日迎變!此前曾遭監管點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