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領域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落地顯成效
“我們公司註冊資本僅100萬元人民幣左右,財務人員較少。按照最新的‘試點政策’,公司將約15萬新加坡元的資本金結匯後直接劃入企業的人民幣基本戶,用於日常營運週轉,不用開立資本專案——結匯待支付賬戶,提高了業務辦理的便捷性,降低了企業綜合財務成本。”洛肯錫(寧波)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該負責人口中的“試點政策”,正是今年1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開展的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試點政策可以基本概括為“9+4+2”組合——9項資本專案改革措施、4項經常專案便利化措施,以及2項加強風險防控和監管能力建設的相關要求。
如今,試點政策落地已兩月有餘。涉及企業的政策好不好,終究是由企業說了算。在《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中,企業無一例外都給出了積極的反饋,試點政策取得顯著成效。
試點地區
充分發揮政策紅利整合效應
今年1月份,外匯局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洋浦經濟開發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等區域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
對於為何選擇這4個地區開展試點,外匯局資本專案管理司副司長查曉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四個區域分處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發展戰略清晰、經濟結構各具特色、政策訴求相對集中,同時區域範圍較小,有利於試點政策與實體經濟發展較好融合,充分發揮政策紅利的整合效應,防控試點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此次試點政策主要涉及資本專案改革、經常專案便利化,以及加強風險防控和監管能力建設三個方面。其中,資本專案改革有9項具體措施,包括支援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外債便利化額度業務試點),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穩慎開放跨境資產轉讓業務,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於登記,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資本專案外匯登記直接由銀行辦理,擴大資本專案收入資金使用範圍,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選擇跨境投融資幣種,適度提高非金融企業境外放款規模上限。
“資本專案改革方面,主要是服務拓寬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查曉陽透露,截至2022年2月底,已辦理試點業務30筆,涉及金額5.8億美元。此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跨境資金池業務等試點業務正在與有關企業溝通推進過程中。
經常專案便利化方面則包含4項具體措施,包括便利優質企業經常專案資金收付、支援銀行最佳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有序擴大貿易收支軋差淨額結算企業範圍、貨物貿易特殊退匯免於登記。
外匯局經常專案管理司司長劉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試點業務已在4地正式落地,截至2022年2月底,共備案試點銀行19家,銀行認定優質企業275家;已辦理試點業務4108筆、金額14.5億美元。
試點政策
已落地並取得多方面成效
目前,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落地已經有2個月,洛肯錫(寧波)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就是眾多受益企業的一個縮影。
眾多受益企業普遍表示,試點政策取消結匯待支付賬戶試點業務,實現了結匯資金直達賬戶。一方面,簡化業務辦理手續,降低了企業賬戶管理成本,方便資金管理,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直接透過網銀端辦理結匯和人民幣劃轉,非常方便,大大提升了企業端支付的時效,節省企業腳底成本,綠色低碳的同時享受匯率合適時點結匯收益。
也有企業認為,業務辦理效率得到提升。比如,廣東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辦公地點距離屬地外匯局近70公里,單向路程耗時約1.5小時,試點後企業辦理超長期限的貨物貿易特殊退匯業務無需往返外匯局,可直接就近在銀行辦理,試點首日,企業在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成功辦理超長期限貨物貿易特殊退匯業務1筆,金額57.8萬美元。
記者從外匯局瞭解到,試點有效推動外匯收支業務減流程、降成本,優質企業的經常項下資金結算效率提高50%以上。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試點政策實施後,僅憑收付款指令即可辦理經常專案外匯收支,免除了單據列印、影印手續,為該公司節約1元/筆至2元/筆的財務成本、30多分鐘/筆的時間成本,同時,有利於企業最佳化內部人員配置。
試點政策在服務科技創新上也發揮了積極作用。有企業表示,外債便利化額度業務試點政策拓寬了成長初期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渠道,對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途徑。
“我們公司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和軟體著作權,主要營業收入來源於新材料銷售及技術服務等。”設立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上海凱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按照現行宏觀審慎外債管理模式,公司並無外債額度可以申請。但是根據試點政策,該公司於近日完成簽約金額為500萬美元的外債登記。
試點政策中的“適度提高非金融企業境外放款規模上限”,為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境經營發展助力。同時,試點政策賦予銀行更多自主權,引導銀行最佳化稽核,支援貿易新業態創新發展。
還有企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主選擇跨境投融資幣種試點業務,實現企業跨境投融資在借款、付息、還本等環節中幣種選擇的靈活性,滿足了企業匯率避險需求,節約了換匯成本。比如寧波敏實汽車零部件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原有境外放款餘額2000萬美元,於2022年1月底自主選擇以人民幣收回部分境外放款,減少了匯率波動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強化安全意識和底線思維
築牢風險防控體系
事實上,除了上述企業可感知的政策效應外,此次試點政策是為了探索“更開放更安全”的外匯管理改革路徑,為構建與開放條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積累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風險防控是重中之重——築牢風險防控體系是前提,強化安全意識和底線思維是目標。
查曉陽表示,試點政策的目標之一就是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完善風險監測評估和事中事後監管,探索適應投融資高水平開放的風險防控機制。
“9+4+2”組合中的“2”即是加強風險防控和監管能力建設的相關要求。外匯局明確,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加強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監測預警和逆週期調節,嚴厲打擊外匯領域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外匯市場穩定和健康秩序。建立試點糾錯機制和風險應對預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升非現場監管能力,關注大額異常跨境交易,確保試點平穩有序推進。
記者從外匯局瞭解到,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方面,試點區域的外匯分局需就上述改革措施制定相應監管細則,強化對試點業務的非現場監測與現場核查、檢查,指導相關銀行和企業合規開展試點業務。指導銀行按照了解客戶、瞭解業務、盡職審查等展業原則對相關試點業務進行真實性和合規性稽核,切實履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和反逃稅義務。
在建立試點糾錯機制和風險應對預案方面,試點區域的外匯分局應密切跟蹤各項試點業務開展情況,建立試點業務風險評估工作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風險評估,重點關注資金跨境高頻流動、幣種錯配等風險。根據評估結果和具體情節,對風險較高的銀行和企業進行約談、發放風險提示函,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同時,針對試點業務建立風險應對預案和應對機制,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嚴厲打擊利用試點政策開展違法違規行為。
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一步,外匯局將指導試點地區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及時評估試點政策實施效果,在築牢風險防控體系、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提升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證券日報記者 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