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馬斯克之後,張一鳴也要為生育大業做貢獻了。
企業工商資訊平臺顯示,近日,北京美中宜和醫療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位元組跳動旗下小荷健康完成增持,對美中宜和全資控股。
2021年9月,小荷健康首次投資美中宜和,持股17.5748%。今年6月,小荷健康旗下小荷香港增持美中宜和41.49%股權。本次增持後,小荷健康和小荷香港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0.47%和69.53%股權,合計100%。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檔案顯示,上述收購案經公示後已獲無條件批准。小荷健康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交易經有關部門批准,未來將會持續探索優質醫療健康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美中宜和創立於2006年,是一家高階私立醫療機構,主要面向生育需求,覆蓋產科、婦科、兒科、輔助生殖、產後康復、產後休養等。目前,美中宜和擁有7家婦兒醫院、2家綜合門診中心及5家月子中心,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區域。
美中宜和從產科起家,但也在尋求向更多醫療領域拓展。創始人胡瀾接受《健康界》採訪時曾表示,“未來希望美中宜和為婦女、兒童直至家庭其他成員打造出一個從產前到生育服務,直到衰老的全生命週期醫療服務閉環。”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美中宜和服務過的高階家庭超50萬,出生新生兒超7萬;集團營收很大一部分來自產科,產科客單價約為7萬元。
與公立醫院數千元的常規收費標準相比,美中宜和著實不便宜。多位購買過美中宜和服務的受訪者向字母榜(ID: wujicaijing)表示,美中宜和服務水平一流,但收費很高。
不過,在北上廣深高淨值人群的追捧下,美中宜和逐漸成為國內高階醫療的頭部企業之一,成為資本二級市場的香餑餑。
圖源美中宜和官網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至今,美中宜和先後獲得君聯資本、華興資本、華平投資、高瓴資本、光大控股、航天產業基金等機構投資,並在2019年12月得到了知名藥企藥明康德的戰略入股。
2020年10月,美中宜和啟動上市,計劃登陸創業板。但在次年8月,美中宜和以市場變化和自身戰略考量為由,終止上市輔導,並在一個月後接受了小荷健康的入股。
如今,隨著增持的完成,位元組正式成為美中宜和的新東家。美中宜和找到了新的靠山,長期陪跑的投資人也終於獲得了退出機會。
對於位元組而言,收購美中宜和更像是一步“閒棋”。美中宜和主打的高階婦產醫療服務遊離於位元組的網際網路業務之外,不會對現有業務組合構成衝擊,也難以迅速帶來大筆收入。但拿下這塊新業務後,位元組將能夠親身試驗和近距離觀察醫療服務的運轉細節,為流量輸出變現找到更多渠道,並在網際網路醫療賽道加速追趕阿里、騰訊、京東等先行者。
A
位元組近期收購的美中宜和以產科聞名,與張一鳴的個人興趣頗有暗合之處。
張一鳴曾多次公開表達對於生命科學的興趣,認為“生物從細胞到生態,物種豐富多樣,但背後的規律卻非常簡潔優雅”。坊間傳聞,他在入讀南開大學時首選生物專業,只是因為調劑才最終讀了軟體工程。
此外,2021年5月張一鳴卸任CEO時,他在內部信中稱“虛擬現實、生命科學、科學計算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已現黎明之曙光,需要我們突破業務的慣性去探索。”
張一鳴
不過,位元組在醫療領域的佈局,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的“綠松果”。這款APP希望透過提供病歷查詢和線上諮詢等服務,構建線上患者社群。但由於內容匱乏等因素,綠松果並未激起太多浪花。
直到2020年底,位元組成立大健康部門“極光”,對外統一品牌為“小荷健康”,由原百度副總裁吳海峰負責,直接向張一鳴彙報。位元組醫療從此開始加速發展。
推出之初,小荷健康旗下產品主要包括面向患者端的小荷APP,以及面向醫生端的小荷醫生APP。兩款APP主要圍繞線上診療展開服務,同時提供健康相關資訊;幾個月後,又增加了線上購藥服務。
與此同時,位元組首次涉足線下醫療,在北京中關村推出首家“松果診所”,服務領域涵蓋婦科、全科、皮膚科、中醫、健康管理等。
圖源:Tech星球
進入2021年,小荷健康透過設立分公司,不斷拓寬業務範疇,先後涉足藥品零售批發、進出口,醫療器械銷售,檢驗檢測等,沿著健康管理產業鏈不斷延展。
來自位元組的充裕資金,是小荷健康快速擴張的重要砝碼。這首先包括重金招攬專業人才。投中網的一篇報道稱,小荷健康內部人士透露,“小荷的工資是同行業裡遙遙領先的。”
更重要的是,位元組透過一系列股權投資,迅速在醫藥賽道形成了產品服務矩陣,與自家的小荷健康形成互補。
例如,位元組2020年上半年收購百科名醫,交易金額高達數億元。後者宣稱擁有中國最大的獨立版權醫學知識圖譜,且為“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專案”唯一指定網站。依靠這筆收購得來的醫療科普內容,位元組後續做出了“小荷醫典”,與騰訊醫典對標。
2021年,隨著小荷健康的橫空出世,位元組在醫療賽道的出手次數更加密集。
當年9月,位元組領投心理健康醫療平臺“好心情”,後者除了擁有網際網路診療平臺外,還設有線下心理診所;同月,小荷健康入股美中宜和及宏達愛瑞,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均為胡瀾。
在新藥研發等前沿領域,位元組同樣有所涉獵。
2020年12月,多家媒體報道稱,位元組人工智慧實驗室位於中美兩國的研發團隊正在招聘AI製藥領域人才。次年10月,位元組投資新藥研發平臺水木未來。公開資訊顯示,該公司主營臨床前新藥研發加速,可提供新藥靶點驗證、化合物庫篩選、先導化合物發現等綜合性技術服務。
整體來看,位元組在醫療賽道的佈局初具規模,既有線上線下內容社群和診療服務,也具備醫藥銷售和新藥研發等產業鏈上下游能力,只是整體規模尚有欠缺,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B
位元組加速佈局大健康,恰好趕在了主營業務的瓶頸期。
過去兩年間,位元組增速不斷放緩。2021年底,多家媒體援引位元組內部人士言論稱,位元組國內廣告收入過去半年停止增長,今日頭條處於虧損邊緣。廣告收入是位元組營收大頭,其停滯意味著整個公司的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位元組曾經押下重注的教育板塊在政策轉向中折戟沉沙,而音樂、遊戲、元宇宙等板塊增長較快,但距離成為新的引擎尚需時日。
位元組做的是流量生意,除了要有內生增長的流量池外,還必須要有多元化的流量承接變現場景。在老業務遭遇天花板、新業務尚難當重任的情況下,把剛需、高頻的醫療板塊做起來,不失為一種選擇。
網際網路醫療是一個數千億體量的龐大市場。根據《2021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2021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市場的規模分別為1961億元和2831億元,年增速接近50%。
此外,根據第48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線上醫療使用者規模從2020年12月的2.15億,增至2021年6月2.39億,線上醫療使用率從21.75%提升至23.70%,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這條賽道上,阿里和京東佈局很早,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先後上市,巔峰期市值高達數千億港元。騰訊也投出了更美、微醫、新氧等眾多明星企業。相比之下,位元組入局較晚,行業地位也略遜於其餘三家公司。
位元組的優勢在於流量和演算法。目前,透過自營與投資雙管齊下,位元組已經在賽道內佔據了若干“橋頭堡”,其中不乏美中宜和這樣的細分領域龍頭。若輔以位元組擅長的精準流量輸出玩法,位元組有很大機會把醫療矩陣塑造為“位元組健康”,與阿里、京東等量齊觀。
但是,位元組作為網際網路醫療的後來者,其可選項正在變少。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網際網路公司做醫療生意,賣廣告是最快捷的賺錢方式。但在2016年的魏則西事件後,這一板塊不僅遭遇嚴厲監管,在輿論場上也是公眾唾棄的物件。張一鳴自己也曾表態“不做醫療廣告”,並在過去多年間大體上恪守了這一諾言。
但隨著位元組在醫療賽道頻頻落子,美中宜和這樣的嫡系部隊開始增多。面對這些醫療企業的推廣需求,位元組是否會打破當年的承諾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位元組醫療還面臨著“賣不賣藥”的兩難。
網際網路醫療的一個常識是,平臺必須靠賣藥賺錢。上一財年,藥品銷售在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的營收佔比均超過85%,線上診療等服務佔比很低。位元組要想有所作為,勢必也要走向這一模型。
但今年上半年,《網際網路診療監管細則(試行)》和《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相繼釋出,網售藥品監管明顯收緊,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的單日跌幅超10%。
兩大平臺均握有線下藥店資質,且分屬不同公司主體,因此上述新規的實際影響較為有限。對於位元組來說,它已經在子公司的經營範圍內加入了藥品銷售,要想賣藥大機率也要邁過線下資質這一關。
不過,目前位元組大健康仍處於發展早期,斷言將走向何方為時尚早。收購美中宜和,有助於位元組近距離觀察線下醫療的運營狀態,併為其流量輸出提供新的試驗場。在此過程中,位元組將有機會加深對醫療的認知,並在這條龐大而複雜的賽道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