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4200字實戰覆盤:新專案起盤三步走策略

由 鍾離黎明 釋出於 財經

編輯導語:新專案起盤,通常會有很多需要準備和注意的事項。本文作者從洞察需求,到確立商業模式跟品牌定位,再到硬軟體裝置問題,從整體介紹了新專案從0起盤的策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許久沒有動筆,甚是手癢。

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K12教育行業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打擊,整個行業覆滅 ,二哥作為曾經某頭部公司的其中一員,對此深感遺憾和可惜。

但是同時也堅決擁護和支援,從百年大業計,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每一個深愛教育行業的從業者都深切希望教育行業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從生意的角度上來講,在教育這個賽道里面,我仍然認為K12是教育領域最好的賽道,因為足夠剛需,而恰恰需求是生意立足的最原始的出發點。

就像醫療行業,這種民生性質的行業,因為需求不可避免,且無法迴避,也是屬於典型的剛需行業,所以就會催生出一系列的亂象。再比如說食品行業,民以食為天,在歷年的315消費者晚會上,食品安全問題總是一項無法被避免的重要問題。

只不過行業與行業的特質不同,所以從生意的角度來講,人們注意的點就不同,醫療的看病貴,看病難,教育的內卷,食品的安全,房地產的高價。

K12的輝煌註定成為歷史,而上千萬的從業著也註定在歷史的車輪下滾滾向前,裹挾著各自的成長各奔東西。二哥成長,向來注重底層經營邏輯的研究與實踐,無論是做什麼專案,都會刻意訓練並打磨自己的核心成長要素。

其實無論是以前作為波爾多葡萄酒節的評委 ,英國葡萄酒及烈酒協會的認證國際品酒師做葡萄酒的專案,還是說以教師的身份做教育的專案,再或者是以操盤手的身份做汽車類的專案,均是如此,且以後也將一直如此努力下去。

目前因為機緣巧合結識了一位比我大一些且非常出眾的大哥,開始做新的專案,所以後續也會持續更新自己的實踐心得。

我將在這裡重新讓你看到一個新專案從0起盤的全部過程。

當然如果有教育方向想要轉行的朋友或者是想要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探索出適合自己獨立的變現模式的朋友,歡迎私聊我一起探討交流。

二哥不才,副業專案一年變現三四十萬不是問題。所以還是有一點點話語權來幫助一下你啦,而你要考慮的是,你為什麼值得被別人幫助。畢竟每個人的精力都非常有限。

最近跟著老家的一個大哥在做汽車方面的專案,具體什麼專案我就不說了,等後面幹到業內第一了再跟大家同步,現在處於起盤階段,所以,我就覆盤一下,起盤階段我們會遇到的問題,以及遇到問題後的解決方案。

專案起始第一步-洞察需求,並給出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一個專案一切的開始,其實就是發現一項需求,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亂象,然後給出迎合市場的解決方案。

理想總是豐滿的,但是現實總是骨感的,洞察需求是一種本事,發現亂象也是一種本事,實時上主動揭露亂象更是一種本事,將亂象揭露出來,並去設計解決方案。

我以企業培訓市場為例,企業經營存在三處問題 :

當你找到了企業經營的這三處問題,然後針對性去設計方案然後推出對應的產品,就一定會有客戶買單。

簡單來說,只要能夠提供出對企業而言降本增效的解決方案的產品,就一定可以實現變現。這就是發現了痛點和需求,接下來就是設計並給出解決方案。

當其他的企業遇到了這種問題的時候,需要有足夠專業,能夠真正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經過我的研究發現,這種真正高效的所謂的解決方案基本不存在。

我並不能說,一定100%沒有,但是有也都是經過了美化之後的。而且,從學習上手到落地執行,因為執行者人員的執行能力的差距 ,以及針對各自專案的差異化而進行的融匯貫通的能力不同,會導致後續一系列的效果問題。

根據我做老師多年的經驗總結,同樣的內容對於不同的受教育者而言,具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受教育者也應該明白,無論課好還是不好,總會有個人執行不到位的因素存在。有些人,確實就不是學習的料子。

專案起始第二步-確立商業模式跟品牌定位

二哥這從業7年來,一直都沉浸在私域運營的圈子裡,而私域經營也是目前業內公認的最為成熟也最為有效的使用者沉澱經營手法。

1. 經營模式問題

結合當下的情況,我的綜合建議是採用商業化直播+私域經營的商業經營模式,進行專案的孵化。商業化的直播用來解決低成本獲客的問題,私域經營用來解決高價轉化與持續性復購的問題。

網際網路相對於傳統行業跟業務而言,是最為高效的經營工具,傳統行業最缺的客戶問題,其實恰恰是網際網路行業最不缺的,網際網路的各類平臺,如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微博、影片號以及諸多的電商平臺,都是獲得客戶最為直接的方式。

很多的行業都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重新再做一遍,這是我從業以來最大的感受之一。曾經我大學做房地產時,透過地推去獲客的形式讓我真的非常頭疼,低效,相當低效,讓人難以忍受。這也是我畢業後必須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原因。

每天200多客戶,跟傳統的線下生意相比,就不在同一個量級上。所以定好經營模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商業化直播+後端的私域經營的方法,可以說就是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業務最好的經營方式。

我們已經打通了前端跟後端的鏈路問題,就好比,打通了前端獲客以及後端的轉化問題。那這就在經營變現模式上沒有什麼顧慮了。

2.商業流轉模式

除了經營的變現模式,就是商業的運轉模式,我們知道,商業的運作需要解決方案,而解決方案就好比涉及了生產要素的構建和流轉。

所以,單純只有經營變現模式還不行,還需要有資源的整合以及生產要素中的運作和流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產品原產地-工廠加工-品牌構建-渠道銷售。

以前我個人對去工廠從業是沒有什麼感覺的,但是如果從商,大機率工廠是繞不過去的環節,而產品的選取,跟工廠對接又是繞不過去的一個重要環節。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大家在構建生產要素的過程中,可以從阿里巴巴或者一些垂直細分渠道來直接找到工廠進行合作。打通生產要素的流轉是必不可少的關鍵部分。

3.品牌經營模式

在同一個行業,一定會有多家競爭對手,一定會有多個同行。那麼同行與同行之間,其實就是給出的解決方案不同,有一些是產品本身的問題,有一些是產品價格的問題……

品牌有品牌的發展戰略跟方向,比如說手機領域的蘋果、華為就是走技術流,走高階產品;小米就是走極致價效比,以極致價效比為切入口再走高階品質。

還有一些,比如說我朋友所在的非洲一家市場佔有率在第一的公司傳音控股,就深受廣大非洲人民的喜愛。

品牌定位策略決定了定價策略,定價策略決定了營銷策略,營銷策略決定了銷售策略,所以這是一個經營的完整鏈條。

任何業務走到最後一定是走向高階,因為只有高階品牌才有溢價,只有溢價空間才有錢賺,但是因為前期需要積累客戶,所以,在積累客戶階段可以類似小米走極致價效比的路線,把價效比的路線走出去之後,以此為突破口,再去走高階。

不過這樣會有一定的矛盾跟問題,就是以價效比為突破口跟以高階技術為突破口吸引的受眾人群不同,所以對於品牌而言,如果實力允許,任何專案都有前期的投入虧損期。我的意思是,如果實力能夠撐得住,熬得過第一個階段的話,就可以直接走品牌的高價路線。

專案起始第三步-硬軟體裝置到位

90%的網際網路專案操盤手在專案操盤的過程中,並不是死在了經營模式跟商業模式上,而是死在了網際網路的賬號管理上。玩網際網路專案的同學們都清楚,平臺就是我們存活的基礎,無論是獲客也好,還是變現也好,都需要從網際網路上來獲得流量客戶。

而流量客戶獲得以及經營的前提,一定是你首先在平臺具有相應的賬號,企業化的經營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賬號,無論是前端的獲客賬號,還是後端的變現賬號。

而賬號的註冊需要手機號,一個人在一家通訊公司可以辦理5張手機卡,這是伴隨著網際網路一個平臺的5個賬號。那麼前端的賬號數量,比如說抖音或者快手,再或者是其他賬戶,也就伴隨著15個賬號,這就需要15臺手機。

而對於小的業務線來講,1個人最多隻能註冊5個微信。除去個人私人用的2個賬號,也就只能註冊3個用於經營。當然,根據個人需要,也可以5個全部投入應用。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

一個微訊號在經營過程中,不出現任何違規,穩定使用的情況下,一個微信3000個好友,可以承載15000的客戶。按照2%的客戶轉化率,就是300個成交客戶。

當然客戶也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在不斷經營洗客戶的過程中,當成交客戶佔比能在50%的時候,這就是7500個客戶,一個客戶終身貢獻價值按照5000來算,這是3750萬。

但是這樣不僅及其危險,而且也是極其不穩定的存在。我們更多的時候,都需要進行分散式的經營。一家企業想要長期發展,做到千萬產值的話,至少要穩定投入使用的帳號數量在20個。而現在日益嚴格的規則,讓封號成為一種常態,後端賬號至少要做50個穩定長期的儲備。

前端賬號就肯定是多多益善了。就這一項工程,很多很多操盤手或者企業公司都邁不過去。更別提什麼私域經營了。

起始經營的賬號,創始人找自己的親朋好友來幫助註冊,找5個最親的人,註冊20個留作備用,基本足夠專案起盤,後續入職的員工,單獨配備手機,並同時要求入職員工進行微訊號註冊,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全部費用,由公司進行承擔。

其實就單純的這些號的管理投入長期來看,就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援。

一個號每個月固定花費支出20,流量支出30,這是50元的固定支出。一個手機固定投入800元,100臺手機的存量是8萬的前期固定支出。當然對於小公司或者個人戶來說,可以先投入5臺手機的量。自己先跑模式,等業務模式跑通了,這5個手機賬號的業務做起來了,再進行業務的商業化運營就可以了、

個微的經營跟企微的經營相比,免去了很多的商業化,更加有人情味;企微相對來說要更加穩定,但是商業化未免有點嚴重,因此會影響一定的轉化率。

個微適合個體工商戶,企微適合穩定長期的經營化管理,因此選擇什麼工具,創始人可以自行決定。

我今天講的這些基本都是屬於專案的前期準備工作,或者說是專案測試階段需要大家認真去做,認真去考慮並進行的一些準備。

現在創業做專案,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援,任何專案都很難起盤。做專案很爽,但是現在做專案的許可權,真的不太屬於普通人,而現在再也不是以前的時代了,起始門檻都在不斷上漲,沒有一定的資金積累和前期投入,不太能起得來。

專案實現變現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實現扭虧為盈,變成一項穩定的長期可以來錢的專案,就需要大量的時間跟精力的投入了。對於小白或者沒有資金子彈的人而言,真的越來越難了。做專案,至少要做好兩年內虧損的準備、

但是,也希望廣大的有志青年,不要慫,不要怕,勇敢去克服困難。對於上班一族而言,更是如此,利用時間精力,去長跑經營一項特長副業,哪怕透過曲線救國的策略,也請務必,打贏逆襲的翻身仗。

#專欄作家#

範毅文,微信公眾號:飯老師的文字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7年運營人,愛好交友,聚焦商業變現,10萬+方法論沉澱助力共同成長。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