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保就業被重點提及,而就業的主要承載者是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微企業,因而相當程度上穩企業可以促進保就業。今日本報從企業融資、國企混改、減稅降費等多個方面聚焦穩企業保就業。
近年來,我國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惠及眾多行業和企業。5月22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預計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預計今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2.5萬億元,規模創新高。
目前來看,前期出臺6月份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徵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徵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近年來,我國連年出臺減稅降費措施,規模逐年增加。財政部資料顯示,2016年全年實現減稅降費6000多億元,2017年全年實現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2018年全年實現減稅降費1.3萬億元,2019年實現減稅降費2.36萬億元,2020年預計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以此計算的話,2016年-2020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7.76萬億元。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從2016年開始連續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減稅降費範圍、專案、規模都呈現大規模增長,發揮了積極財政逆週期調節作用,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全力保障了我國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執行。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減稅降費力度逐年加大,有助於降低企業負擔,解決企業困難。同時,釋放減稅降費紅利,讓百姓減負,享實惠,還能促進消費。
普華永道中國間接稅服務主管合夥人李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2016年“營改增”全面收官以來,深化增值稅改革、最佳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是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大的財稅亮點。近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例如在深化增值稅改革方面,簡併和下調增值稅稅率、進一步貫通增值稅抵扣鏈條、實施增量留抵稅額退稅和部分存量留抵稅額退稅、逐步最佳化貨物及服務出口退稅政策、進一步完善增值稅優惠政策等。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日前釋出的《中國深化增值稅改革實施效應2019年度分析報告》顯示,深化增值稅改革去年累計帶動經濟增長0.362個百分點。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營收、利潤以及出口水平。對企業營收的平均帶動作用達5.07%,使得企業2019年營業利潤率平均增長0.23個百分點,企業出口平均增長2.27個百分點,4.26%的企業得以扭虧為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怎麼落實?
“今年2.5萬億元的減稅降費政策必將極大激發中國經濟內在的發展優勢和龐大的市場動力,啟用產業鏈、供應鏈等市場要素的發育復甦,在託底中國經濟的同時繼續推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為培育構建核心技術更高階、執行模式更先進、創新發展更充分、資源要素更健康的新經濟生態發展助力。”張依群說。
普華永道中國稅收政策服務主管合夥人馬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保障就業和民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免徵中小微企業三項保險單位繳費的執行期限延長到2020年底,有利於進一步減輕中小微企業的人力成本負擔。預計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將在6月底前發文落實繼續階段性免徵中小微企業的三項社會保險的政策。
馬龍表示,延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所得稅繳納到2021年,這對緩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現金流壓力具有積極作用。關於小微企業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適用條件、具體程式等問題,有待財政部、稅務總局出臺配套法規予以明確。
張依群建議,下一步,要制定和細化優惠政策的操作辦法,同時,要加強減稅降費政策宣傳力度,確保政策真正落地。在檢視政策落地實施效果和受益群體的真正獲得感上,結合此次疫情防控帶來的經濟社會整體變化,加快推進減稅降費向規範稅制、合理稅負、穩定稅源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