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家網
對於一些赴美上市企業來說,SPAC上市合併是一種成本更低、耗時更短的上市渠道。有分析指,透過這一方式實現上市的時間能壓縮在半年以內,並可以跳過路演、聆訊、財務報表審查等複雜程式。
因此,SPAC在近年來受到熱捧,資料顯示,2020年美股SPAC- IPO達248起,同比增長320%,佔所有IPO發行數量的55%,首次超越傳統IPO,總募集資金達830億美元,佔美股IPO總規模46.47%。2021年以來,SPAC的熱度繼續攀升,目前IPO數量就達到413起,超越上一年的數量;對應募資額1217億美元,平均募資金額近3億美元。
目前,Bain Capital、黑石、KKR等全球頂尖投資機構都先後設立了SPAC,用以尋找科技、消費、能源等行業的優質標的。
知名人士透過SPAC方式轉型投資人,也已成為一股熱潮:李嘉誠之子李澤楷與PayPal聯合創辦人Peter Thiel共同投資成立了兩家SPAC公司用於尋找東南亞市場的新經濟板塊的優質標的;國內醫藥健康領域知名PE康橋資本的創始人傅唯擬發起聚焦醫藥健康領域的SPAC;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擬設立SPAC用以尋找大健康、運動科技等領域的企業投資機會......
近日,記者獲悉,一家對標美國最大數字醫療集團Teladoc的企業欲以SPAC方式赴美上市,並計劃在2021年10月左右完成合並上市。該公司2021年下半年在華爾街頻繁活動,先後與華爾街著名投行Chardan 、Evercore、Rothschild、Maxim等機構接觸洽談上市融資事宜,同時已聘請由前紐交所高管組成的Global Markets Advisory Group 擔任特別資本顧問。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名為醫道國際集團(Etao International Group)成立於2020年8月,2020年11月經核准成立“醫道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醫道中國, 其為醫道開曼的全資附屬公司)。
醫道國際集團的核心商業模式簡稱“一個核心,一個基礎,兩輪驅動”。一個核心是數字醫療,一個基礎是線下醫療,兩輪驅動是人工智慧醫療、網際網路醫療。集團的核心業務資產包括數字醫療、線下醫院和健康保險這三大板塊業務和資產。目前,醫道集團的數字醫療板塊包括一家人工智慧醫療公司(智超醫療),一家網際網路醫療公司(醫道雲),一家數字化慢病管理公司(糖護士),一家AI創新藥研發公司(醫道智藥),一家雲藥房公司(醫盟科技);線下醫院主要涵蓋數字牙科連鎖(杭州六維)、醫美連鎖醫院集團(乾虎醫療)、生殖連鎖醫院(貴陽天倫等)、幾家綜合醫療機構(包括孟州醫院、稚州醫院、康寧健康等);健康保險板塊主要以全聯保險為核心,主要開展惠民保業務以及健康險和相關醫保支付結算業務。
從醫道國際集團官方資料顯示分析,其架構與目前估值300億人民幣的數字醫療公司有較大相似之處,雙方也各有所長。記者注意到,雖然,醫道國際此前行事低調,媒體報道甚少,但其近期在華爾街投資圈表現活躍,依然引起了諸多業界人士關注。
據醫道國際集團聯合創始人於小鐳博士介紹:醫道集團的核心團隊都是來自於全球領先的國際化精英醫生團隊、華爾街資本團隊以及國內各領域的優秀人才。集團在網際網路醫療、人工智慧醫療以及AI新藥研發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核心技術。除了國際頂尖的醫生集團和頂尖AI技術團隊資源、以及國內的政府和醫療市場資源,集團還儲備了近20億元營業收入的大量併購標的。在完成與SPAC合併上市後,醫道國際將獲得充足的發展資金,持續併購國內外線上線下優質醫療機構,為其提供資金、技術、管理等全方位的賦能,整合資源打造以數字醫療為核心,以國內國際連鎖專科醫院為基礎,以網際網路醫療、人工智慧醫療為兩輪驅動,構建線上與線下、技術與服務深度融合的全球領先數字醫療平臺。
世界衛生組織的判斷,2020至2030年可能是數字技術重塑醫療衛生系統的十年。全球範圍內,數字醫療行業正在加速發展。作為全球醫療水平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度,美國的數字醫療行業在近幾年高歌猛進,誕生了諸多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大型數字醫療企業,包括Teladoc Health、American Well、Grand Rounds、MORE Health等等。
人口老齡化下,醫藥健康領域逐漸成為資本最青睞的創業賽道之一,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又大大加速了這一歷史程序。打通“醫”“藥”“險”三大板塊,提供一攬子醫藥健康解決方案的模式徹底火了。
與其處於同一賽道的兩家直接競爭對手圓心科技以及鎂信健康在2021年也相繼釋出了IPO計劃以及新一輪的融資資訊。
圓心科技宣佈在8月3日完成超過15億人民幣的F輪融資。緊隨圓心科技之後,鎂信健康也正式宣佈完成超20億元C輪融資。
業內人士推測,同樣打通了“醫”“藥”“險”三大板塊,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數字醫療集團的醫道國際近期一旦以SPAC方式赴美上市成功,必將引起全球資本市場與數字醫療行業的共同關注,其合併後的公司估值被多位業界人士看好,預計會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而上市獲得融資後,醫道國際的發展,能否超越近期大火的思派健康、圓心科技、鎂信健康也值得期待。
“SPAC是沒有商業運作的公司,本質上是一種“現金殼公司”,設立的唯一目的就是透過IPO募資並透過併購實現私人企業的快速上市,從而攫取豐厚回報,一般收購物件為資訊科技、醫療健康等新經濟行業。投資人亦能從中得到豐厚回報。2020年已完成合並的SPAC平均收益率達103%,在經典的維珍銀河透過SPAC上市案例中,前Facebook高管查馬斯設立SPAC的初始2.5萬美元投資獲得的收益率就高達4840倍。
這種高額回報率正是吸引投資者參與SPAC的重要推動力,SPAC在股權結構的設定上天然賦予了投資人以較低成本獲取較高比例股權的投資槓桿。”一位資深投資人向記者介紹了SPAC受到熱捧的原因,他同時認為按照2020年國內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0萬億元,2023年將突破14萬億元的速度計算,仍將有大量的獨角獸在這一賽道產生。像醫道國際這樣的平臺公司持續透過收購併購來實現快速增長,有成為獨角獸的潛質,但上市後如何維持估值與盈利、如果做好管理將是其主要的挑戰。
對此,醫道國際集團創始人及CEO劉文勝回應:“做企業一定要站在未來思考當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組織變得更堅強。醫道國際思考的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站在未來看現在,站在他人的視角看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能力。以文取勝,以醫傳道是醫道國際的使命與擔當!醫道國際集團的數字醫療、線下醫院和健康保險這三大板塊業務和資產將為我們帶來持續穩定的受益。我們對線下醫院的賦能也制定了嚴格的服務流程,以及管理措施。對各職能部門制訂了嚴格的內控方案和倒計時式時間管理模型。在上市之前,我們的高管團隊就已經啟動了對旗下併購合作機構的走訪與上市動員工作。我們對上市前後的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和部署,相信完成與SPAC合併上市後,醫道國際將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醫療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