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貨幣政策持續顯效 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大

由 公西成化 釋出於 財經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中國證券報》12日刊發文章《貨幣政策持續顯效 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大》。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行7月11日公佈的金融資料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專家認為,新增信貸、社融增量繼續回暖意味著融資需求正在改善。貨幣政策持續顯效,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大。在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援下,信貸結構將繼續最佳化,助力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持續修復。

  (資料圖,新華社發)

  (小標題)新增信貸結構改善

  人民銀行資料顯示,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業內人士認為,信貸總量呈高位執行特徵,創歷史同期新高。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多增屬季節性現象,但同比多增6867億元,並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新增規模,表明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功能正在充分發揮作用。隨著基建投資發力和樓市回暖,信貸結構得到改善。

  專家認為,信貸結構的上述變化體現出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正在改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中長期貸款明顯增加反映出企業信心在加快回暖。在居民信貸方面,一方面是生活加快恢復正常;另一方面是因城施策、穩樓市政策效果顯現,樓市需求在穩步回暖。

  前幾個月的新增信貸資料中,中長期貸款增長一度不及市場預期。對此,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認為,在信貸增速趨勢性回升時總是票據貼現率先啟動,而某個階段票據融資的快速增長大機率預示著下一階段中長期貸款佔比提高。“這在本輪信貸市場回暖過程中也有體現。”他說。

  (小標題)社融同比明顯多增

  資料顯示,初步統計,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億元;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3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對於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較上年同期明顯多增的原因,王青分析,從分項看,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環比、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政府債券融資和表外票據融資三項拉動。其中,6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量突破萬億元,帶動當月政府債券融資環比、同比實現大量多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持相同觀點,人民幣貸款和政府債券是支撐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大幅走高的重要動力。“5月中旬以來,政策支援民營房企發債融資,高等級債券的淨融資情況顯著改善。”溫彬分析,今年以來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的存量壓減速度放緩,表外融資將持續好轉。

  (小標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

  在廣義貨幣(M2)方面,人民銀行資料顯示,6月末M2餘額25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個和2.8個百分點。專家表示,6月末M2同比增速創2016年12月以來新高。M2同比增速提高顯示出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的穩固,也體現出了前期貨幣政策的成效。

  溫彬認為,有三方面因素支撐了M2同比增速的提高:一是“穩增長”背景下流動性充裕,信貸投放加快;二是財政支出加快,銀行體系流動性增加;三是非標融資壓降放緩。

  在貨幣政策方面,人民銀行日前表示,將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抓緊謀劃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支援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在經濟內生增長動能修復過程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將加強聯動,加大配套融資支援,抓緊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著力推動中長期信貸增長,夯實國內經濟復甦基礎,信貸結構將繼續最佳化。”溫彬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