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給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使他們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為民營經濟實現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規劃了藍圖、劃出了重點、指明瞭方向”“預期穩、信心足,企業就敢於擴大投資和開拓市場,企業家精神就會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就會充分釋放”……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31條”內容引發廣大民營企業家的強烈共鳴。“信心”“方向”等,成為人們熱議的關鍵詞。不少人認為,《意見》對民營企業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因此,持續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援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出臺實招硬招、明確方向路徑。
應該看到,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發展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迫切需要針對新情況,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意見》的出臺,圍繞著6個方面部署了重點任務,就是要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公平的環境、穩定的預期、法治的保障,以務實舉措來創造出更加廣闊發展舞臺和光明發展前景。
市場經濟是信心經濟。民營經濟的發展,格外需要注入信心。“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完善融資支援政策制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依法規範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尊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輿論環境”……從《意見》中看,一系列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援力度等方面的政策舉措,都是在精準回應民營企業訴求關切,把脈、診因、下方,有力有效地提振著民營企業家發展信心。切實下大力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必能幫民營企業解決發展的煩惱,進而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既要穩預期、增信心,也要添動力、促發展。民營企業要踐行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正如《意見》中專設一部分,強調“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越是支援民營經濟,越要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義,越要以發展的高質量來提升發展的信心、活力和韌勁。這對民營企業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當此之時,廣大民營企業應牢牢抓住發展機遇,自覺增強企業內生動力,讓發展的信心和底氣在發展的實效與成效中不斷遞增。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以《意見》作出的部署為契機,真正把實事做好、把好事做實,就能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程序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