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安踏在釋出的2018年業績來看,營收達到241億元,同比增長了44.4%之高。從這樣的增長速度來看,已經是安踏上市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了。在之前十多年的時間中,安踏一直保持20%的增長速度,光是這樣的增速已經讓很多企業難以追趕了。在2018年9月,安踏集團計劃收購芬蘭運動品牌管理公司Amer Sports的訊息剛披露,股價就連續兩個月出現了下跌的局面。在跌至全年最低點之後,又出現了小幅回升。不過在2019年3月4日又創下了新高,這樣的情況也說明資本市場對於安踏逐漸產生了信心。從目前安踏的市值來看,已經能夠達到1290億港元之高了。
從Amer Sports在2018年的表現來看,營收達到26.78億歐元。其中戶外業務的佔比超過60%,球類業務出現了下滑的局面。整體業績增長還是值得稱讚的,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並不會拖累安踏公司的業績。縱觀安踏的收購之路,其實最初是在2009年開始的。在2009年8月,安踏宣佈花費6億港元的價格拿下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以及專營權。這一舉動被認為是安踏轉型走向中高階的第一步,之前除了嘗試安踏主品牌之外,其實也曾試過代理阿迪達斯、銳步等品牌。不過最後的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代理的品牌基本都是處於虧損局面。所以當時安踏收購FILA時,外界並不是非常看好。因為當時安踏正處於國際業務虧損的局面,與此同時FILA也並未實現盈利。當時這一品牌在中國也沒有什麼辨識度,不過安踏卻始終堅定想要轉型中高階品牌,而收購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
事實證明安踏的決定是對的,對於業績出現大幅增長的原因,一方面得益於安踏主品牌增長比較穩定,另一方面包括FILA在內的品牌增速也比較迅速。縱觀2018年安踏品牌的增速,FILA增速達到80%以上,這樣的增長速度還是非常優異的。很顯然FILA品牌的成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除了安踏主品牌之外,FILA的重要性已經到了“第二大主品牌”的位置。2010年至2015年這幾年的時間裡,每年增速都超過50%之多。這樣的表現還是令安踏比較“驚喜”的。
這也是為什麼安踏毛利率能夠一直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根據資料統計來看,2018年安踏的總門店能夠達到1.2萬家之多。佔比較高的就屬安踏主品牌,達到10057家。其次就是安踏一直看好的FILA,在大中華區以及新加坡地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652家之多了。按照安踏的想法來看,公司的目標是涵蓋高階以及大眾群體。從休閒到專業,從一線到三四線城市,儘可能的覆蓋更多的群體。同時也涉及到不同年齡段的運動市場,這樣安踏的市場範圍就更加廣泛了。雖然收購還沒有完全實現,不過已經在安踏的財務上有所體現了。安踏在派息比例上已經進行調整,末期每股派息28港分,只能達到年中派息的一半。理由就是因為有一個大的收購還在進行中,需要有更多的淨現金被留存。對此安踏CEO丁世忠表示:在收購Amer Sports的過程中,公司的現金流還是十分穩定的。剛開始組建財團進行收購,其實就是考慮到了負債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