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杜燕)最新發布的《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9萬億增長至2019年的4.7萬億,受疫情影響2020年下滑15.4%至4.0萬億,但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恢復至4.7萬億,2024年市場規模可達到6.6萬億。
今天,記者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獲悉,該協會與華興資本聯合釋出報告。該報告整合21家上市餐飲企業資料、60餘家連鎖餐飲頭部企業反饋的調研資料以及決策者判斷資料,參考並引用相關報告和資料40餘篇,歷時3個月編撰完成。
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恢復至4.7萬億
報告指出,中國餐飲市場一直健康成長,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9萬億增長至2019年的4.7萬億,年複合增長率達10.1%。由於疫情的影響,餐飲市場規模2020年下滑15.4%至4.0萬億,但是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恢復至4.7萬億,之後行業將重新健康成長,2024年市場規模可達到6.6萬億。
中國餐飲業按菜式可以分為中餐、西餐及其他菜式三個細分市場,分別佔比79.4%、15.2%和5.4%(2019年)。中餐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2.3萬億增至2019年的3.7萬億,年複合增長率為9.2%。西餐市場規模自2014年的0.3萬億增至2019年的0.7萬億,年複合增長率為12.8%。
資料顯示,中國餐飲市場門店數在波動中上升。截至2020年,中國餐飲門店數量達到653萬家,同比19年下降11%,主要是疫情導致了部分中小型餐飲企業離場。
消費者最愛口味前三:辣、清淡和鮮
報告指出,中國餐飲業菜系豐富,消費者可選項極多。在眾多菜系中,火鍋是所有中式餐廳中市場規模最大的品類,川菜在所有品類中排名第二。
從使用者的消費場景看,聚餐是最主要的到店就餐場景。朋友/同事/同學聚會、追求口味享受和解決日常餐飲是日常用餐最主要的三個場景,分別佔31.2%、17.0%和16.3%,週中中午、週末晚上在外用餐比例更高。
根據消費者就餐關注要素調研,當前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最關注的前三大要素是菜品口味、餐廳價效比和內部就餐環境。菜品口味這個要素的佔比達71.7%,明顯高於其他要素,可見當前消費者外食的最主要需求還是追求口味。
根據消費者最愛口味資料,辣、清淡和鮮排前三。其中,喜歡辣口味的消費者佔41.8%,喜歡清淡口味的消費者佔23.7%,喜歡鮮的口味的消費者佔20.3%。
外賣發展成驅動行業發展新要素
受益於年輕人的線上消費傾向,中國外賣行業不斷快速增長。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外賣餐飲市場規模達到6,646億元,同比增長15.0%。
資料顯示,2020年,餐飲線上訂單整體保持高速增長,除疫情影響特別嚴重的2-4月,其他各月同比均實現正增長,且訂單量同比增長在2020年第四季度基本維持在70%以上,在12月甚至實現了107.9%的翻倍增長。
報告指出,預計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外賣行業可能仍將持續強勁發展。外賣的強勁增長也給了餐飲門店一個擴充套件自身收入、觸達更多消費者的機會:根據實地調研,部分傳統餐飲門店的外賣比例已經能夠達到50%甚至更高。
餐飲資本化如火如荼進行
報告指出,基於外賣對餐飲門店收入的增益、餐飲行業更多的應用新社交媒體推爆單品、基礎設施的完善使得標準化更加容易,餐飲的資本化正如火如荼的發展。
從融資金額看,2018年以前餐飲行業的投融資呈現整體增長的趨勢,自2018年開始投融資熱度逐漸下降,但在經歷2020年疫情後資本熱情再度高漲。截至2021年8月,中國餐飲行業投融資金額439.1億元,已達2020年的2倍。
從融資數量看,2015年是餐飲行業投融資交易筆數的巔峰,此後一直呈下滑趨勢。2021年交易金額超越2020年,但是交易筆數增幅有限,說明當前資本在餐飲行業的投資更加偏向單筆金額較大的有一定規模的餐飲企業。
從融資輪次分佈也可以驗證上述觀點。與2019年相比,餐飲行業投融資在2020年和2021年最主要的特徵是B輪、戰略投資以及其他後期投資佔比有明顯提升;Pre-A輪、A輪等早期投資佔比有所下降。
從細分賽道看,按融資數量排名,小吃快餐、咖啡、茶飲3個賽道最受一級市場追捧。按融資金額排名,茶飲、咖啡、火鍋分別佔行業1-7月融資金額的40.5%、15.7%、13.1%。
數字化變革正在發生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餐飲像所有傳統行業一樣,面臨著這個時代賦予的新的機遇與挑戰。目前頭部餐飲企業早就在數字化升級上發力並吃到紅利。
報告指出,在眾多數字化技術當中,餐飲企業最為關注的是大資料、人工智慧以及物聯網,這些技術目前在餐飲行業中已經被廣泛運用並初具成效。
報告認為,大資料有助於精確餐飲行業市場定位,透過分析和調研市場資料,企業可以更好的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定位;大資料可以幫助企業充分了解市場資訊,掌握競爭者動態,知曉行業競爭格局。企業可以透過消費者檔案資料來分析顧客的消費行為和價值取向,以此來改進和創新產品,或者進行更為合理的選單定價;人工智慧讓機器人和AI系統可以給顧客帶來更好的用餐體驗,而物聯網技術可以賦能餐飲企業精簡供應鏈進而降低成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