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所長
過去一週,儘管大家一度非常悲觀,但A股市場卻用一場絕地反擊告訴我們A股不願就此沉淪。
一週時間裡,上證指數漲了5.31%,創業板漲幅更達到8.92%,其中已有兩天達到了萬億成交額。
前幾天我們講到A股的積極因素正在變多,雖然有些甚至只是傳聞,但既然市場願意為傳聞買單,那麼這就代表著市場的預期已經發生了變化。
我們一直說,影響市場漲跌的因素,除了經濟、政策等基本面之外,資金面、情緒面都是不容忽視的。
當一個市場足夠樂觀時,利空都能被解讀為利好,反之亦然。
而在11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紀錄地暴漲1500點,顯然,又有樂觀的因素出現了。
強美元週期下,外資撤出是影響股市的一大負面因素。
而諸如茅臺等權重股更是外資的大本營,是這段時間來股市進一步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穩住人民幣匯率,從而穩住中國資產的價格,是央媽一直在努力的一大方向。
此前我們已經在多篇文章中提到了央媽關於穩定匯率的措施,可謂是層層加碼。
這一次人民幣創歷史紀錄的暴漲,其背後則有著更多因素。
從目前市場主流的觀點來看,似乎將首要原因歸咎於美元指數的突然大跌。
而美元指數的這次異動,則是因為美國最新的就業資料出現了超預期變化。
美國非農就業資料 圖片來源:tradingeconomics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10月份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6.1萬人,前值31.5萬人;失業率反彈至3.7%,前值3.5%。
失業率是美聯儲考慮是否加息時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旦失業率出現走高的趨勢,那麼猛烈加息的預期的底氣和就會立刻變弱不少。
因此,失業率的意外走高加強了市場對加息減緩的預期,從而引發了對美元指數的快速下跌,隨後再傳導至人民幣匯率上。
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注意到另一則傳聞,或許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畢竟最近市場對於傳聞的認可度似乎意外地高。
同樣是在週五傳出,美國審計官員已提前完成了對中資公司的首輪現場審計工作。顯示出中美審計合作取得進展,包括阿里等在內的數百家中概股從美股摘牌的風險有望解除。
大家也知道,美方此前一度有讓90%中概股從美股退市的意圖,不過前不久中美雙方已經進行了交流,願意共同尋找解決辦法,在審計上的合作就是重要一步。
這次傳聞一出,港股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和美股的中概股都紛紛大漲,港股阿里巴巴週五一度漲幅超過20%,這都已經說明了市場的樂觀情緒。
這些中概股,正是MSCI等外資主要配置的中國資產,所以一定程度上為人民幣匯率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
當然,關於中概股的問題,目前無法完全說是風險解除,因此未來仍然需要持續關注。
11月4日的A股大漲行情中,最強勢的當屬鋰礦等相關產業。這是另一大值得關注的地方。
這個行業突然走強的根本原因,則在於週四加拿大突然發難,要求中資撤出加拿大的鋰礦。
加拿大鋰礦專案彙總 圖表來源:中信證券
今年8月的文章中,我們就分析過拜登提出的《降低通脹法案》,其中關於新能源的部分直指中國產業鏈,毫不遮掩地發起競爭。
《降低通脹法案》中提出,到2023年電池中關鍵礦物至少須有40%需要來自美國或者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80%,否則相關產業就無法獲得補貼,同時任何在北美以外組裝的電動汽車都沒有資格享受稅收抵免。
瞭解過這些內容,那麼對於此次加拿大的操作就完全不會驚訝,可以說完全就是美國計劃中的一部分。
而在加拿大邁出這一步後,我們不得不擔心的是美國的另一個盟友,澳大利亞是否也會緊隨其後。澳大利亞擁有全球最大的鋰礦產能,對於鋰礦價格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訊息應該是對國內新能源產業來說更偏利空,因為上游定價權的不確定性加強了。
不過有趣的是,由於近期市場非常強勢,這一事件的積極的面甚至蓋過了消極面。
既然海外鋰礦有收緊跡象,那麼自然是大力發展國內的鹽湖提鋰。同時,鋰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技術、鋰電池的代替品鈉電池等等都成為了市場資金青睞的目標。
這就是所謂的,當一個市場足夠樂觀時,利空都能被解讀為利好。
最後,近期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有關疫情防控的問題。
週末國家疾控中心對於這個問題給出了最新的回應,一方面強調了總方針不變,另一方面也講到了強化精準防控、防止一刀切。
關於這問題,我們需要關注的還是特效藥的推進速度、以及各地政策的細微變化,具體會怎樣也不能多說,大家還是得自行體會了。
無論如何,這個時候不妨再樂觀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