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周“成績單”來了!
“ETF通”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今年7月4日,首批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87只ETF,開始正式交易。截至7月8日,“ETF通”首周交易資料出爐,本週5個交易日中,北向資金合計成交額2.22億元人民幣,南向1.92億港元,整體處於初期起步階段,並初步呈現“北熱南冷”的格局。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ETF通”的啟航無疑是深化互聯互通的又一重要舉措,對兩地資本市場影響深遠。在“ETF通”初期,流入金額和交投較小是合理現象,隨著未來更多的ETF被納入,投資者瞭解加深和投資機會的增多,未來“ETF通”會趨於活躍、持續向好,並有望成為兩地投資者越來越重要的投資通道。
首周交易成績單出爐
北向成交2.22億元 南向1.92億港元
今年7月4日,首批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87只ETF,開始正式交易。香港投資者可以透過北向滬、深股通,買到83只A股ETF,內地投資者可透過南向滬港通和南向深港通,買到4只港股ETF。
截至7月8日,“ETF通”首周交易資料出爐,港交所公佈的“ETF通”資料顯示,本週5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合計成交總額2.22億元,南向1.92億港元,仍處於比較低的階段。交易資料仍不及市場預期。
而從總成交額情況看,“ETF通”交易首周,83只A股ETF一週成交總額為1075.89億元,平均單隻基金日均成交額為2.59億元,比今年開通前的日均成交額略有抬升;平均單隻產品的日均換手率為3.16%,也比開通前活躍度提升了12.36%。
與此同時,4只港股ETF一週總成交額425.52億元,盈富基金、恆生中國企業日均成交額都超過30億元,南方恆生科技也有15個億以上的日均成交額。
從上述資料看,“ETF通”首周交易資金體量不大,相比相關產品本地交易量佔比較小,談及這種現象,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徐猛表示,在ETF的互聯互通機制初期,流入金額和交投較小是合理的,但他對未來的發展空間充滿信心。
在徐猛看來,首先,ETF互聯互通機制推出初期,市場參與者需要熟悉機制、建立制度、開發系統、設計風控措施等,這些基礎工作需要時間準備;其次,投資也需要找合適的市場時機進行配置;最後,參考2014年股票的互聯互通機制剛開放時,前期累計淨買入規模和增速也並不高,經過多年的發展,股票互聯互通機制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投資通道。
南方東英副總裁和絃也認為,隨著時間、相關宣傳的加深,和投資人準備工作的陸續到位,“ETF通”交易量會呈現逐步上升的勢頭。
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ETF投資總監王樂樂也表示,業務從初期到成熟,都需要一個過程。ETF是跟蹤基準指數的金融產品,海外投資者對國內的指數可能比較陌生,這就使得投資者在參與ETF投資的時候,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但是我們已經看到外資開始在摸索、介入國內ETF的互聯互通產品中。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趙雲陽也分析,主要還是產品本身的原因,A股納入的83只ETF中部分行業主題ETF,對海外投資者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配置價值的。相比之下,港股納入的4只產品除了個別產品在費率上有一定優勢外,A股投資者在A股市場可以找到相應的具有替代性的成熟產品。
國泰基金也表示,ETF互聯互通機制剛開通第一週,交投體量相對較小,也很正常。類比一下滬深港通開通時,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開通,當月港股通日均買入成交金額4.84億元,日均賣出成交金額1.18億元;而發展到現在,2022年6月港股通日均買入77.87億元,日均賣出70.68億元。
“我們覺得剛開始交投體量小是暫時的,隨著出海投教的深入等,往後看我們是比較樂觀的。”國泰基金相關人士稱。
南方基金也認為,隨著兩地ETF互聯互通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兩地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與融合,資金的流動會更加流暢,交易活躍度會自然而然的提升。因此ETF互聯互通開通後效果不一定立竿見影,而是需要細水長流,相信跨境投資必將是大勢所趨。
首周呈現“北熱南冷”
北向資金流入與成交額更具優勢
從首周成交額結構看,北向ETF成交相對比南向更為活躍。資料顯示,截至7月8日收盤,北向ETF首周交易資料為2.22億元人民幣,南向為1.92億港元,並呈現多個交易日“北熱南冷”的情況。
徐猛對此認為,ETF互聯互通機制初期資料都比較小,北向ETF相對活躍,主要原因是北向ETF標的更豐富。首批納入ETF互聯互通的符合資格標的共87只,其中A股市場有83只,港股市場4只。從數量上看,北向資金交易的標的更多;從覆蓋面上來看,北向交易的ETF包含寬基、行業、主題、Smart Beta等各類標的,提供了更豐富的投資選項。
在他看來,北向和南下ETF數量上存在較大差異,且短期也很難改變,未來北向資金流入與交易金額可能更具優勢。
國泰基金也表示,因為產品數量差距較大外,內地客戶的資金體量整體更大,本該對南向產品更有利,但納入互聯互通的港股ETF以寬基為主,這類產品在國內有較多的替代品種,而A股ETF有一些香港市場稀缺的行業主題型ETF,所以可能更加受到資金的追捧。
富國基金王樂樂也認為,目前國內的股票ETF規模已經超過了1萬億,涵蓋了寬基ETF、行業ETF以及主題ETF等豐富的選擇,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選擇。相比之下,香港一些標杆指數,比如恆生、恆生國企等,國內市場也有相應的ETF。投資者直接參與國內市場可能會更加方便一些。而未來香港上市的、一些國內稀缺的ETF互聯互通標的,可能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關注。
南方基金也分析,整體上,A股的流動性要強於港股,因此北向ETF成交自然較南向更活躍。首先,對於香港投資者來說,境內ETF的吸引力較為明顯:有一些特色鮮明、稀缺性高的行業、主題ETF,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投資需求;其次,境內4月末以來處於疫後修復階段,經濟的快速恢復推動A股走出強於海外市場的“獨立行情”,這一點變的極具吸引力;最後,入選互聯互通標的的ETF本身屬於交易活躍、規模容量大的工具,自然會受到資金更多的關注。
南方東英副總裁和絃則認為,現在ETF開通時間還很短,現在說哪邊成交更為活躍還太早。但是我們認為投資習慣,比如海外市場投資者以機構為主,對於投資ETF產品,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做盡調以及研究,而內地的客戶以散戶為主,基數大,相對來講更加註重交易性,以及市場情緒、政策走向等因素,都會對雙方資金流向造成影響。
未來趨於活躍、持續向好
“ETF通”有望成為重要投資通道
雖然首周交易資料低於預期,但多家公募機構和人士認為,未來隨著持續的ETF互聯互通的投資者教育,使用ETF作為投資工具的投資者會越來越多,“ETF通”有望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投資通道。
華夏基金徐猛分析,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向好,A股市場的估值相對便宜,且具備較好的分散風險特徵,這些優勢將吸引海外資金的持續流入。目前境內ETF產品種類豐富、規模大且流動性較好,透過ETF配置中國市場是非常有效的、可行的方式。因此,預計未來“ETF通”的交易會越來活躍。
富國基金王樂樂也認為,“ETF通”未來空間比較大。源於海外投資者對國內市場的個股瞭解程度並不多,ETF可以比較好的解決個股選擇問題,讓海外投資者聚焦於國內市場產業變遷帶來的投資機會,比如:居民消費升級帶來的消費50的投資機會,通脹上行帶來的農業投資機會等。
“ETF互聯互通未來將趨於活躍,持續向好。”國泰基金相關人士也認為,對於北向ETF來說,境外投資者可以透過港股通直接投資內地ETF,尤其對於部分受限於資源無法深入研究A股個股,但希望藉助工具產品配置A股市場的投資者,可以便捷地透過A股ETF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內地指數和ETF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對於南向ETF來說,也給內地投資者提供了透過港股通投資香港上市ETF的機會。
“我們相信未來ETF通應該會更活躍,特別是如果未來能有更多的ETF被納入。”南方東英副總裁和絃也稱,投資標的的擴容會加大投資人的興趣,而且由於兩地投資人結構,交易規則,產品設計等不同,會隨著投資人不斷嘗試和了解後,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和興趣湧現。
除了惠及兩地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外,多家機構還認為,“ETF通”將繼續深化兩地互聯互通,促進內地與香港市場相互融合,對兩地資本市場影響深遠。
國泰基金表示,互聯互通有利於中長期資金的入市,內地上市的部分ETF有望在未來獲得可觀的資金流入,尤其是北向資金偏好且在港股市場稀缺的板塊,有助於提高A股的國際影響力。
南方基金也表示,長期來看,ETF互聯互通將為內地A股ETF做大做強提供機會:香港資本市場面向全球投資者,是全球資金的主要投資場所之一,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基金是境外市場重要的投資工具,互聯互通有望為內地A股ETF引入多樣化的增量資金。對境外投資者而言,互聯互通和QFII/RQFII各有優勢,互為補充。互聯互通交易便捷、機制靈活,免去跨境的時間和換匯的成本。
博時國際也分析,“ETF通”的啟航無疑是深化互聯互通的又一重要舉措,影響深遠。雖然從短期看,由於目前ETF通准入標準較高,加之兩地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同類型的ETF存在,在ETF通的初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市場培育。但是從中長期看,ETF通進一步完善了互聯互通的品類,給與了投資者更多的投資工具,同時也促進了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的相互融合,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與中國資產的進一步推廣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寬基及行業ETF均獲資金流入!
ETF互聯互通開通首周成績單來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7月4日,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正式開閘交易,這對於兩地ETF市場都稱得上標誌性事件。
如今ETF已經平穩運作一週時間,首周成績單也正式出爐,內地納入互聯互通的73只“北向”ETF迎來了2.22億元資金淨流入,而香港4只“南向”也合計吸金1.92億港元。
據基金君瞭解,不少基金公司旗下ETF首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外資金流入,這其中既包括上證50、中證500等寬基ETF,也有軍工ETF、消費50ETF等行業主題基金,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ETF則在南向資金流入方面位居首位。
有了良好開局之後,ETF通未來長遠發展也還需基金管理人繼續傾注心力。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大力開展面向海外投資者的推介路演,細心解答海外客戶關注的ETF管理人投資經驗、投資流程、風險控制等各種問題。
寬基及行業ETF
均獲海外投資者青睞
ETF開通首周兩地市場合計淨流入近4億元資金(港幣兌換成人民幣計算),哪類ETF能夠獲得海外資金青睞是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基金君從多方瞭解到了首周成績單。
據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徐猛反饋,華夏基金有10只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本週前4個交易日,上證50 ETF作為市場上權益規模最大、成立時間最長ETF,獲得最多的資金流入,其次依次是新能源車ETF、晶片ETF、碳中和ETF、創成長ETF、食品飲料ETF等。
南方基金表示,在香港權益市場中,機構投資者仍是主要的參與者,佔比過半。而機構投資者對於寬基指數ETF的認知和認可程度較個人投資者更高。因此預計境內旗艦寬基指數ETF會受到境外資金的青睞,而首日的資料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資料顯示“ETF互聯互通開閘的前兩日,南方中證500ETF成交額最大,日均成交達到18.2億元,比今年ETF通開通前日均成交額高出17.29%”。
事實上,除了寬基ETF之外,部分海外投資者也將目光投向內地市場的行業ETF。據悉,國泰基金此次有8只ETF納入互聯互通名單,而據國泰基金透露,在上述產品中,以軍工ETF的成交額為最大。“原因可能是內地軍工類企業不在香港上市,因此軍工類產品有很高的稀缺性,和海外產品可以形成互補,海外投資者有一定的偏好。”
此外,國泰基金還反饋,目前透過北向資金購買內地市場ETF的資金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一方面可參考港股通股票的持有人中,機構佔據了主導力量,機構投資者對A股資產更感興趣,也具備更雄厚的資金實力;另一方面,香港作為世界的金融碼頭,很多海外的機構投資者願意借道香港來配置A股資產,包括A股ETF。”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海外投資者更加看重上市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ROE),ETF基準指數的盈利能力(ROE)和選股邏輯可能依然是海外投資者最關心的視角。從這一方面看,消費50ETF所代表的龍頭公司可能會是海外資金比較關注的方向。
南向方面也有喜報傳來,南方東英副總裁和絃告訴記者,從首週數據來看,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ETF(3033.HK)備受內地投資者追捧,首日獲ETF通資金淨流入約6,625萬港元,佔當日ETF通南向資金淨流入總額的86%,次日後,兩日總流入更是達到9,270萬港幣,佔ETF通南向資金淨流入總額超過90%,在首批4只ETF互聯互通南向合資格標的中位列第一。
持續做好海外客戶推介路演工作
對於ETF互聯互通市場而言,首周只是一個開端,為了贏得更好的發展,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積極開展面向海外客戶的推介路演工作,瞭解海外客戶關注的重點。
在華夏基金看來,ETF互聯互通機制給境內ETF帶來增量資金,是一個值得長期投入的方向。華夏基金為海外客戶服務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ETF投資總監王樂樂也表示,目前已經在和海外的券商、機構投資者進行溝通。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趙雲陽稱,正在積極準備相關推介素材及路演,目前尚處在初期準備階段。
國泰基金也在持續積極地配合交易所組織的針對海外客戶的路演和培訓。除此之外,國泰積極也在和國泰基金香港子公司討論,如何更好地在業務上相互配合,觸達更多的香港客戶。同時,國泰基金將不斷地瞭解香港市場的投資者教育的渠道,未來計劃投入資源去開拓和陪伴海外客戶。
此外,據基金公司反饋,對於ETF互聯互通這一新業務,海外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它們不僅重視基金公司的整體情況,對指數本身包括盈利能力在內的各項指標也非常關注。
南方東英副總裁和絃就稱,“根據我們多年面對海外客戶的經驗看來,海外客戶更加註重風險管理。在投資ETF這類產品時,他們注重對跟蹤誤差、指數風險、組合管理,風險控制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全面考量,而不僅僅侷限於指數表現。”
趙雲陽也反饋,海外投資者可能更關注基金公司完備的投資框架流程及理念。徐猛也稱,從初步的反饋來看,海外客戶更關注ETF管理人的投資經驗、投資流程、風險控制以及ETF的費率等因素。
而涉及到具體產品時,王樂樂表示,海外客戶對國內市場的效率、指數編制、盈利能力(ROE)以及宏觀環境對於板塊盈利能力的影響等方面比較關注。據國泰基金觀察,客戶主要會關注產品本身的稀缺性,以及指數對於行業代表性等問題。
進一步豐富海外投資者購買渠道
事實上,海外客戶投資國內基金產品不止ETF互聯互通這一渠道,早在2015年7月1日,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就已開閘,ETF互聯互通可以說是進一步豐富了海外投資者購買內地基金的的方式,兩種渠道也分別適合有不同需求的投資者。
在趙雲陽看來,相比互認基金,ETF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指數基金的費率相對更低;第二、指數基金非常透明,風格明確,工具屬性突出;第三、ETF的倉位通常更高,在上漲中具有倉位優勢。主動基金的倉位上限是95%,而ETF的倉位通常都保持在99%以上。另外,作為資產配置的底層資產,ETF產品有其天然的優勢。
徐猛也指出,陸港通互認基金以主動型基金為主,相對來說,指數型基金有以下優勢:一是ETF交易便利。作為場內可交易的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樣在二級市場買賣,有著更好的流動性;二是,ETF風險收益特徵透明,以跟蹤指數為目標,每天公佈持倉,避免風格漂移;三是,ETF費率低,比主動基金低1%左右。
和絃則提到,ETF通下的被動指數ETF和陸港通互認基金相比來講更靈活,更容易交易。“客戶只需一個交易賬戶就可以直接買賣,不用逐個產品審批,只要符合標準的產品都可以自動被納入進來,相對更加靈活。目前,陸港通互認基金的審批時間較長,而且也收到銷售渠道等因素的限制,發展需要投入的資源較多。”
王樂樂更是表示,ETF互聯互通解決了海外投資者選股的問題以及個股打滿上限以後無法投資的問題,此外,海外投資者還可以透過ETF分享到產業發展帶來的趨勢性會。
“互聯互通ETF中納入的83個內地品種,有不少代表指數的寬基ETF品種,但數量更多的是行業和主題ETF,其中不乏香港沒有的稀缺品種。另外,由於互聯互通ETF的納入門檻包括了15億元的日均規模和上市超過半年的要求等,投資者直接買到的一般是規模和流動性較好成熟ETF,投資者能夠自由進出。相比之下,互認基金數量較少,需要從頭開始培養流動性和規模,成熟度稍微低一些。”國泰基金如是分析。
建議多舉措提升兩地資金互聯互通
如何促進“ETF通”兩地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提升兩地投資者和資金的互聯互通,業內人士也紛紛獻計獻策。
和絃建議,廣泛深入的市場教育,讓兩地投資人更瞭解ETF通的機制和ETF通規則裡的相關產品,能幫助投資人更快的熟悉投資規則和投資標的,參與到ETF通裡來。另外,擴大ETF通涵蓋的ETF標的,納入更多的ETF產品,特別是兩地市場稀缺的產品型別進入互聯互通機制能對ETF通形成積極的促進作用。
博時國際談到,互聯互通機制需要政策與市場參與者的合力共同推動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資管機構需要肩負更多市場建設與投資者教育的工作,真正利用好政策所賦予的業務機會,紮紮實實做好相關品類在境外的銷售與服務;另一方面,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需要逐步放鬆現有互聯互通業務的限制,進一步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高水平開發。
“一是有序擴充互聯互通標的池,力爭能夠有更多符合要求的特色化、差異化ETF被納入互聯互通名單。二是加強投資者教育、產品宣傳與推介。”徐猛也給出了兩點建議。
王樂樂認為,推動ETF互聯互通發展,核心需要更多海外投資者對國內的指數和ETF有一個充分的瞭解,這樣才能更好的參與到國內ETF互聯互通標的。他建議,或許可以定期舉辦面向海外投資者的ETF互聯互通會議,建立一個交流互動平臺,這樣可以讓海外投資者對國內ETF有一個更好的瞭解。
據瞭解,國泰基金也在積極探索海外比較大的機構投資者,瞭解針對海外投資者的投教渠道,透過外方股東、香港子公司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去拓展對於海外投資者的介紹和陪伴,提高投資者對於A股ETF的認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