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最近醫療行業最受關注的板塊莫過於疫苗,美國一則豁免新冠疫苗專利的訊息引發板塊巨震,隨後業內專家解讀稱短期內對產能的貢獻有限。昨日復星醫藥的一則公告更是把股價推向了風口,港股創新高,A股也直接漲停。

5月9日,復星醫藥公告,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擬與BioNTech投資設立合資公司,以實現mRNA新冠疫苗產品的本地化生產及商業化。根據約定,雙方將分別認繳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50%,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以現金及/或有形或無形資產(包括廠房及生產設施等)作價出資合計不超過1億美元、BioNTech擬以其相關生產技術和專有技術許可等無形資產作價出資合計不超過1億美元。

根據此前的原約定,復星醫藥與BioNTech合作,引進mRNA新冠疫苗,並於3月在香港和澳門被批准接種,同時繼續推進在中國內地的II期臨床試驗;BioNTech承諾在條件符合的情況下,2021年將向中國內地供應不少於1億劑的mRNA新冠疫苗,復星和BioNTech的成品新冠疫苗銷售利潤將按65:35分成。

根據當前新的合作意向,復星醫藥產業應提供年產能可達10億劑mRNA新冠疫苗的生產設施,並將該設施作為出資的一部分注入合資公司。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作為一家老牌藥企,市場一直對復星醫藥前期的戰略存在較大的分歧,2018年以前,公司主要發力點還是在仿製藥和併購擴張,市場認可度並不高。18年以後,公司的創新轉型迎來轉折,同時市場對藥企的BD能力有了正確的認知,復星醫藥也受到更多的關注,此次疫苗的佈局更是把公司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1、公司基本情況

復星醫藥成立於1994年,分別於1998年及2012年在上交所、港交所掛牌上市,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復星醫藥已成為中國領先的醫療健康產業集團。

2008-2017年的十年間,復星醫藥加大了對製藥、醫療服務、醫藥分銷、醫療器械和診斷領域的收購及戰略投資,不斷進行版圖擴張,逐漸完成全產業鏈佈局。2018年至今,復星醫藥迎來創新轉型期。子公司復宏漢霖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其科創板上市方案穩步推進中,GlandPharma在孟買證券交易所及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公司實際控股人為郭廣昌,現為母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長,透過持有Fosun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公司85.29%的股份,間接持股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復星醫藥。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復星醫藥36.6%的股份,為第一大持股股東,復星醫藥股權結構清晰。旗下子公司分別負責不同醫藥細分領域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分工明確。除子公司外,隨著合營及聯營子公司的不斷引入,公司全產業鏈整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復星醫藥2020年度實現營收303.1億元,同比上升6%;歸母淨利潤為36.6億元,同比上升10.3%;扣非淨利潤為27.2億元,同比上升21.7%。公司18A/19A/20A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1億元、33.2億元、36.6億元,業績穩步增長,盈利水平整體提升。2021年一季報,營業收入80.56億元,同比+37.00%;歸母淨利潤8.47億元,同比+46.78%;扣非歸母淨利潤6.58億元,同比增長50.76%。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分業務類別看,製藥業務貢獻了主要業績,2020年全年收入218.8億元,佔比72.19%;器械和醫療服務分別佔比17.21%和10.47%。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單看製藥板塊,復星醫藥在抗感染、代謝及消化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疾病、抗腫瘤治療以及原料藥和中間體領域具有多個核心品種。2020年受疫情影響,代謝和消化系統、抗感染、中樞神經和血液系統等領域的注射劑業務銷量有所下降。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分產品看,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漢曲優(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等多個品種獲批上市並放量銷售,創新產品推動業績可持續增長。漢利康2020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在新患者的使用比例超過50%。漢曲優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已開通全國及所有省市的醫保準入,並完成28個省市招標掛網。蘇可欣實現銷售1.4億元,已完成對全國31個省區市4,000家醫院、DTP藥房的覆蓋。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2、公司正在發力研發創新

公司於2020年初成立了全球研發中心,對創新研發專案進行統籌管理,以中國、美國、歐洲為中心,不斷加強藥品的臨床前研究與臨床開發能力。公司持續加大對小分子創新藥、生物創新藥及生物類似藥、CAR-T細胞療法的研發投入,建立了四大高科技平臺,即生物藥、小分子創新藥、高價值仿製藥、新技術治療平臺,為創新藥的研發助力。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公司的創新藥臨床試驗逐年增長,由2017年的1項增長至2019年的23項。截至2020末,復星醫藥的在研產品共計在研小分子創新藥18項、生物創新藥25項、生物類似藥19項、引進專案13項。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從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情況看,復星醫藥2020年研發費用為27.95億元,排在第三位,僅次於恆瑞醫藥和中國生物製藥。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3、幾個重要的研發平臺

小分子

復星醫藥小分子研發平臺包括復星弘創及復創醫藥。復星弘創為由復星醫藥及ZPGpharma共同投資建立的合資公司,成立於2017年,聚焦於小分子及癌細胞代謝相關的抗癌藥物。公司在蘇州及洛杉磯成立兩個研發基地,加強國際化合作,採取首創(first-in-class)為主,fast-follow和best-in-class為輔的開發策略。

目前首款進入臨床階段的抗癌創新藥ORIN1001為IRE-1α抑制劑。2020年1月,ORIN1001獲批在國內開展針對晚期實體瘤治療的臨床試驗。目前在美國處於I期臨床階段,針對複發性、難治性、轉移性乳腺癌(包括三陰乳腺癌)已獲獲得美國FDA快速通道審評認證。

大分子

大分子創新藥研發管線豐富,多個重磅產品獲得重要研發進展。復宏漢霖已有三款單克隆抗體上市,生物類似物、生物創新藥及聯合療法穩步推進中。

細胞治療

復星凱特為復星醫藥與美國Kite Pharma的合營公司,於2017年在上海成立。復星凱特將獲得Kite Pharma首個產品在中國的技術轉讓及商業許可權。復星凱特透過自主研發及技術轉移國際合作,聚焦中國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

目前,除FKC876以外,研發管線還包括多個CAR-T早期研發專案及臨床階段產品。2020年4月,在實體瘤治療的CAR-T和biCAR-T研發方面,復星凱特與復宏漢霖達成戰略合作,將藉助復宏漢霖實體瘤治療的重要靶點相關抗體序列,構建針對實體瘤的CAR-T和biCAR-T,並進行早期的研發驗證。

疫苗

復星醫藥最受關注的還是疫苗平臺,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擬與BioNTech投資設立合資公司,以實現mRNA新冠疫苗產品的本地化生產及商業化。根據約定,雙方將分別認繳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50%,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以現金及/或有形或無形資產(包括廠房及生產設施等)作價出資合計不超過1億美元、BioNTech擬以其相關生產技術和專有技術許可等無形資產作價出資合計不超過1億美元。

根據當前新的合作意向,復星醫藥產業應提供年產能可達10億劑mRNA新冠疫苗的生產設施,並將該設施作為出資的一部分注入合資公司。

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已上市,即使美國開放新冠疫苗專利,短期內競爭對手欲複製產品仍將面臨病毒變異、原材料短缺、研發門檻高、產能不足、公眾接受度低、生產成本控制難等難題。且新冠疫苗普遍受到政府限價影響,利潤率有限。在世界整體接種率快速上升和其他生產技術壁壘的影響下,美國開放相關專利對當前具有領先地位的疫苗企業影響有限。

估值情況

參考興業證券近期對復星醫藥的估值,疫苗板塊可以給到為300億元-400億元估值。除疫苗外,公司主業合理市值區間為1432.87億元-1630.76億元。中性考慮疫苗彈性,總計對應合理市值約為1732.87億元-2030.76億元,對應PE估值區間為29倍-34倍。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4、結語

這次美國發聲支援新冠疫苗專利開放,引發業內專家對疫苗的研發生產進行解讀,也給市場普及了一下mRNA疫苗的高壁壘,反而為投資者增強了信心。儘管未來供給會有增加,但也影響不了近幾年的格局,包括復星醫藥在內的疫苗企業在未來幾年或許都值得長期關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39 字。

轉載請註明: 復星醫藥大漲25%,疫苗屆黑馬誕生 - 楠木軒